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在我國的歷史上,不少君主帝王都會通過建立章法制度的手段鞏固自己的地位

,把國家的實權掌握在自己的手心裡,春秋時期的禮樂制度也正是如此。《左傳》當中記載,武王伐紂商朝滅亡,西周政權建立,周公為了穩定自己的政權一手創建了禮樂制度,對百姓以及諸侯的大小禮節做出了明文的規定,看似公平公正的背後,實則弱化了各個諸侯的實權,如果一旦有哪位諸侯違抗了這種制度,就會遭到周王以及各諸侯的討伐,而這也讓西周時期周王朝的勢力最為強盛,基本上所有諸侯都不敢違抗周王的命令。

但這種局面在周幽王時期發生了變革,周幽王在位時期發生了一件大家都知道的小故事,就是“烽火戲諸侯”最終的結果直接導致周幽王被殺,西周滅亡,繼位的周平王則不得已遷都他地,周王朝的實力被不斷減弱。隨後幾百年的歷史發展,各個諸侯國的實力差距逐漸增大,矛盾和問題接踵而來。

到了春秋時期各個諸侯國都各自稱王,原有的禮樂制度遭受了很大程度的破壞,幾個諸侯國中要屬晉國實力最為強大,但看似強大的它

在內部其實有著嚴重的內亂,諸侯甚至頻繁被殺,導致其國內禮樂制度嚴重崩壞,而這也為春秋戰國時期的“禮崩樂壞”譜寫出了一首協奏曲,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晉國國內紛爭不斷,諸侯頻繁被弒呢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一、優越地理位置:免於戰亂確又加劇內爭


1、四面環山免受戰火紛擾

在我國古時有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在平原上即使兩個國家相隔數百里卻依舊有可能爆發戰爭,但如果這兩個國家之間隔著一座大山,那麼它們兩者之間就會呈現出一種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局面。在春秋時期的初期,晉國也是如此,這裡就不得不提及一下晉國的地理位置了,晉國四面環山,嚴重阻擋了敵軍行進的腳步,再加上當時多以馬車行軍打仗,基本也不會有外來的敵軍選擇穿越亂石叢生的山間小路,因為這樣既費時又費力。

所以這四座大山更像是一道天然屏障,讓晉國長年免於戰火的襲擊,按理來說少了外憂的晉國國內應該呈現出一種繁榮的景象,但實則不然,雖然避免了敵國的入侵,但國內閒來無事的官員們也沒有把心思放在建設國家為百姓排憂解難上面,相反各個官員之間開始產生了隔閡,不少人都想摒除異己,最後導致了晉國一分為二,

兩股勢力互相纏鬥時間長達七十年餘年。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2、城市之爭致使諸侯被弒

晉國600多年的歷史當中,內亂是導致諸侯慘死的重要原因,根據上文所述,我們回到兩方對立的最開始,根據《史記·晉世家》當中記載:公元前746年,晉文公因病去世,他的長子伯接管父親的位置,成為晉昭公,在繼位之初他便冊封自己的叔父於曲沃,史書上稱其為曲沃恆叔,也正是因為這次冊封導致了內亂的結局。

時間到了昭公七年,當時晉國朝中有一位士大夫叫做潘父,他趁著昭公不備便刺殺了昭公,並且在事成之後想要打開城門迎接曲沃恆叔繼位,但當時晉國公室的勢力還算是比較大,出兵對曲沃恆叔進行了阻撓,恆叔大敗回到曲沃,晉國又立昭公之子為新一任的君主,史稱孝侯,並且殺了刺殺昭公的潘父,此時看似統一的晉國已經分裂成了兩股勢力,也就是上文所述的一分為二。

隨著時間的輪轉,恆叔的孫子武公繼位,而當時曲沃的實力也是今非昔比,足以與晉國相抗衡,於是武公設計誘殺當時在位的小子侯,希望可以一舉吞併晉國,但當時周恆王聽聞了此事,在當時禮樂制度約束下,他立即出兵對武公進行討伐,武公節節敗退最後也只能回到曲沃。

但這也並沒有讓武公放棄吞併晉國的念頭,在這之後又對晉侯緡進行了討伐,並且成功將其擊殺,隨後用討伐時所搜刮到的金銀珠寶賄賂了當時剛剛繼位的周釐王,這也讓武公成為了晉國新任諸侯,長達七十年代兩派紛爭就此結束,晉國實現統一。這也是歷史有名的“曲沃代翼”,在這次內亂之中先後有昭侯、孝侯、哀侯、小子侯、晉侯緡等五位諸侯被弒,縱觀春秋歷史這都是不曾有過的,而賄賂事件也讓一直流傳下來的禮樂制度出現了分崩離析的前兆。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二、“晉無公族”制度:諸侯安定受威脅


1、公族與公室究竟有何異

公族是由西周時期所創立的一種職位得統稱,《毛公鼎》對公族有這樣的描述謂王令兼司公族與“三有司”,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各個諸侯國除了諸侯以外,權利最大就要屬公族了。公族的組成也十分的簡單,也就是同諸侯有血緣關係但並不舒服嫡系的那一類人,也就是現在人們所說的遠房親戚,他們都屬於公族的一員,像是上文所提及的恆叔就屬於公族的一份子,也就是當時各個國家諸侯親戚的集合體,創建的本意是為了穩固諸侯的政權,有點像鮮花與綠葉這種關係的存在。

而公室則指的是諸侯的家庭成員,由妻子兒女所組成,也就是諸侯的近親,多由兒女子孫組成,其中諸侯的兒女被稱為公子,他們大多數掌控著國家的實權。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2、“曲沃代翼”致公族被屠

自恆叔為始所爆發的內亂當中,除了不少諸侯因此喪命,也讓晉國很多的公族慘遭打擊,實力大不如從前,這也讓繼位的武公鬆了一口氣,但是由恆、莊二公所組成的新公族卻在努力的汲取著養分逐漸發展壯大,等到晉獻公繼位時,以

恆、莊為首的兩大公族的影響力幾乎已經超越當時的公室,這也讓晉獻公倍感壓力。

《尚書》當中記載,莊公二十三年,晉獻公身邊的謀臣獻出一計,不妨先剷除富子,再對這兩大公族進行打擊,當時富子在這兩大公族之中處於絕對核心的位置,獻公聽取了謀臣的意見,採用離間的手段使富子不斷的遭受排擠,最終脫離了公族的行列,獻公見此情形趁機鼓舞當時的公子對當時的遊氏進行屠殺,就在這種自相殘殺的過程中,公族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實力也大不如從前。

但此時的獻公並沒有心滿意足,根據祖上的經歷他知道如果不趕盡殺絕,那麼公族肯定會捲土重來,於是他將恆、莊兩大公族的成員全部抓入大牢,然後統一實施了處決,在此之後晉國的公族被斬殺殆盡

但晉獻公萬萬沒想到了是正是他的這一舉動讓他子孫的地位岌岌可危,等到晉成公時期,出現了很多由異姓人群所組成的假公族,並且勢力不斷壯大,再加上沒有了血緣羈絆,這也就代表著這些假公族不再有義務替諸侯鞏固政權,內政危機隨之爆發,不少人都想奪取政權,多位諸侯也喪命於其中。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三、權利擴大:異姓公族致諸侯被弒


1、權力漸傾於卿大夫

其實卿大夫的掌權早在武公、獻公時期就埋下了隱患,當時他們親自冊封了一些異姓卿用來牽扯公族的發展

,但沒曾想到晉獻公時期公族就已經被屠殺殆盡,等到晉文公繼位時期雖然內亂已經得到了平息,但鑑於前車之鑑,在政治上他仍不任用公族親人,而是引薦了大量的異性族群,後來文公被流放,正是得到了許多異姓族人的幫助才得以重返王位,為了感激他們,這些人被加冠封爵,這也讓大量的異姓群體進入到了當時的統治階層。

晉文公用人的方式在他的那一時期確實起到了鞏固政權的作用,但隨著晉襄公去世,這一制度的問題也就暴露了出來,隨著異姓公族所掌握的權利越來越大,諸侯也越來越難以控制其發展,襄公去世本應該有長子繼承諸侯之位,但這一舉措卻受到了卿大夫的反對,甚至一度出現了廢長子立他人的局面,由此可見當時卿大夫勢力之強大。

在此之後卿大夫的權利不斷增長,在晉國後期晉國一度被韓、趙、魏、範、智、中六卿所壟斷,晉靈公、晉厲公在卿大夫的統治下被殺,晉國在最後也沒能逃過被瓜分的命運。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2、軍權漸失於諸侯

軍權可以說是一個國家的命脈,可以晉文公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晉文公時期,他除了對朝政進行了改革以外,還對國內的軍事領域進行了相應的變革,並且對軍隊進行了擴編,《左傳》僖公二十七年載:“於是乎蒐於被廬,作三軍,謀元帥。”隨著時間的推移軍隊的編數也在不斷擴張,再加上春秋時期本就兵荒馬亂,沒有外患困擾的晉國更是不斷的壯大自己的軍事實力。

晉國的軍事管理屬於明確的獨裁製度,全部士兵都用中軍一職進行把控,《左傳》之中也對擔任過中軍一職的官員有著明確的記載,無一例外全是異姓,這也就代表著異姓卿大夫具有絕對的軍權,這樣一來諸侯保護自己的唯一途徑蕩然無存,這也是導致諸侯被弒的主要原因。

敲響“禮崩樂壞”的協奏:春秋時期,晉國諸侯為何頻繁被弒?

結語

其實導致晉國諸侯頻繁被弒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中“禮崩樂壞”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點,禮樂制度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繼承製在當時的晉國其實已經名存實亡,不少庶子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紛紛加入到了弒君的行列中來,以嫡長子繼承製和庶子分封制為核心的宗法制度嚴重遭到破壞,這也打開了禮樂制度全面瓦解的開端

其實對於當時“禮崩樂壞”現在的發生,也是歷史的必然結果,畢竟春秋時期周王朝的統治早已被弱化了很多,想要靠禮樂制度鞏固自己的政權幾乎是不可能的,當時的諸侯國也有不少迫切的希望脫離周王朝的管控,如此一來新的王朝建立新的制度也會代替禮樂制,就此而言“禮崩樂壞”呈現出一種必然趨勢,而晉國弒君事件頻發也更像是這種趨勢下所引發的產物

參考文獻:

《左傳》

《史記.晉家史》

《尚書》

《毛公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