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很多家長肯定都參加過孩子學校組織的活動,他們會發現每個班都有那麼一兩個孩子,十分擅長口才,在大家面前表演節目或者交談,都是落落大方的。而這個時候家長再看看自家的孩子,就覺得自己的孩子好像不怎麼會說話。

上學期期末的時候,我去參加兒子學校組織的元旦晚會,發現裡面有許多的小姑娘,小男孩表演節目的時候完全不怯場。

和家長老師校長交流起來也是十分得體,十分大膽。很多家長都很羨慕那些舞臺上的孩子,並且對於自己孩子沒有好的口才也不太會說話,表示十分遺憾。

但其實我們所看到別人家的孩子的勇敢和大方,除了天生的性格開朗之外,其他都是可以練出來的。而正是因為很少有家長知道,並且掌握讓孩子練習口才的方法,才會錯過孩子鍛鍊的最佳時機,最後導致差距越來越大。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孩子會說話,對人生會有什麼樣的好處?

第一、人際交往會更順利

在《現代漢語詞典》上,口才是指人們說話的才能。而其中也指出,有口才的人說話具有“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的特徵。

人和人的交往本就多數在語言之中。當我們第1次遇到一個人的時候,對方的語言就可能透露出他這個人的性格,禮儀,家教等方面。

而一個人如果有足夠好的口才,那麼在社會場上會更加如魚得水。孩子學習的最終點也是進入社會成為一個他們所認為成功的人。

那麼人際交往的技巧也是他們需要掌握的。如果孩子能有一個好的口才,那麼做事情起來也會事半功倍。我們常言“禍從口出。”

如果孩子不敢說話或者不會說話,那麼可能會因此葬送了他們的人生。這個社會就是那麼的現實,有時候人們所感受到的就能決定很多事情。就像易書波說的:

“每個人都有一張嘴巴,但是嘴巴有兩個功能,一是吃飯,二是說話。很現實的事,你想要吃好飯,就要先說好話。”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第二、口才也是一個人多方面能力的代表

我們會發現一個會說話的人,他的思維一定是靈活、多維的。並且我們能從他的語言中聽出他做人的深度,我們看著臺上那些侃侃而談的人,他們每一個人的閃光點,絕不僅僅只有會說話這一條。

作家秋瑾說過:“要想開化人的知識,感動人的思想,就要先打動人的語言。”

孩子會說話,不僅僅是他們一方面的能力展示,並且我們能透過孩子說話的行為看到他背後其他方面能力的發展。

所以我們在教會孩子練好口才的過程,也是幫助他們多面發展的過程。既能提升他們的思維邏輯能力也能提升他們對周圍事物的感知能力,這樣一舉多得的事情,父母們又為何要忽略呢?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我們該如何幫助孩子練習“說話”?

第一、先練好表達邏輯再鼓勵孩子多說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遇到過一些人,他們說話起來前言不搭後語一句話也不知道重點在哪裡。這就是沒有邏輯的人說話時會給別人的感受。

所以我們想要讓孩子說好話之前,我們先要練習孩子的邏輯表達能力。我們可以給孩子做一些邏輯思維的訓練,先開闢一下她們的思維能力。只有有一個好的邏輯的孩子,他們說話起來才能井井有條,不會前言不搭後語。

當孩子有了足夠的表達邏輯,我們就應該鼓勵他們張開口說。其實孩子都是樂於表達的,只不過有些孩子過於害羞,只會在自己一個人的時候說。

我們就可以鼓勵孩子多開口,給他們創造私密的環境讓他們有勇氣開口。只有多說才能鍛鍊,我們一定要趕走孩子的“羞怯”,告訴他們表達並不可恥,相反很令人驕傲。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第二、說多≠說好

很多家長可能會走進一種誤區,認為孩子能有好的口才,就是孩子說的很多。確實,孩子說話是需要訓練,是需要經過很多次的現實表達才能成功的。

但是並不是說,我們就是要讓孩子滔滔不絕的說。我們要知道說好其中的一方面就是用最精煉的語言表達最充足的感情。一個有好口才的人,他的一句話頂過其他人的千言萬語。

所以我們在訓練孩子說話的時候,一定不要養成這種錯誤的認知,認為孩子說的越多就會說的越好。

我們對孩子的訓練是要講究高效性的。對於孩子能說出更多的話,我們更加樂意聽到孩子說出更有條理的話。

如果孩子能準確完整有邏輯的表達出他的想法,那麼就算開始說了一句話,在別人看來也是一個會說話的人。學者王充說過“善變者求夫人心也,非屈人口。”善於說話的人是以理服人,而不是以話語權壓制別人。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第三、不同場合要說不同的話

日本首相普京曾經就講過“不以奉承討好人,不以他話取笑人,不以玩笑激怒人。”我們在訓練孩子的時候,更要告訴他們哪些可以說,哪些不能說。

當他們和對方交流的時候,要感受到對方的情感,不要觸碰到對方心靈的禁區,來給他們對面的人造成傷害。

所以在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這不僅僅涉及到人說話的技巧,更涉及到我們做人的禮儀和規範。

並且我們更要告訴孩子,要會說好話,也要會說真話。相信各位已經進入社會的父母肯定都見識過社會的真實,有多少人因為名利而失去了本心?那些在社會大潮中的獨善其身的人都是十分了得的。

我們一生肯定會撒過謊,但是我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告訴孩子能說真話的時候,就要堅持自我。邦達列夫說,難聽的話勝過動聽的謊言。

有時候真話雖然很難說出來,但是那是我們誠信的原則。不能因為陷入大流中就只會說大話和空話,說真話更是對自己人格的檢驗和塑造。

孩子說得多≠說得好,真正的好口才,都是家長這樣引導練出來的

著名的刊物《演講與口才》裡有一期講“在這個世界上會說話的人比不會說話的人擁有更多的特權。”確實如此,一個能說會道的人在社會上得到的便利,必定比那些只會沉默的人多得多。

但好在我們還有時間去訓練孩子,讓他們也能擁有一個好的口才。說話是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基礎,更是我們進入社會以後聯繫的繩索。

注重孩子的口語表達培養,就要從現在開始,不要再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也可以做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