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敬請酌詞煉句#

什麼是押韻?

漢字讀音由聲母和韻母組成。韻,即除聲母之外的韻母,包括韻頭、韻腹和韻尾。韻腹指韻母中發聲最響亮的主要元音字母。主要元音之前是韻頭,之後是韻尾。押韻,即韻句末字,必須使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有平韻和仄韻之分,常見於詩、詞、曲、賦等韻文。

格律詩的押韻規則是什麼?

格律詩押韻,與廣義的押韻不同,必須是同一韻部的平聲字放在韻句末,以產生迴旋往復的韻律美,同一首詩中一韻到底,不可換韻。

什麼是“借韻”?

借韻,即使用鄰韻。

五﹑七言詩,如首句入韻或末句借用可以通押的旁韻,稱為借韻。首句借韻稱為“孤雁出群”,末句借韻稱為“孤雁入群”。

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有借韻。原注:如押'七之'韻﹐可借'八微'或'十二齊'韻,是也。"

郭紹虞校釋:"此當指宋時《廣韻》或《集韻》韻目通用之例。”

清人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借韻》:“五﹑七言近體第一句借用旁韻﹐謂之借韻。唐詩'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李白《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詩,

‘中',《廣韻》屬'東'韻;‘濃'﹐屬'鍾'韻)。'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李商隱《牡丹》詩,'人',《廣韻》屬'真'韻;'君',屬'文'韻)始啟其端。至皮(皮日休)﹑陸(陸蒙)《松陵集》,則舉之不勝舉矣。宋人借韻尤多。近代名家以此為戒,此後生之勝於前賢者。

清人錢大昕的“借韻”定義及詩例,都限於首句,而無言末句“借韻”,且黑體字處指出,“借韻”為近體詩“近代名家”所戒。故而,“借韻”常見於古體詩例,因為古體詩無須嚴格遵守韻律的平仄押韻規則。

例一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唐代)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雨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首句韻字“濃”被古人分類在古韻書“一東”韻部。

“鍾”、“峰”、“松”在古韻書“二冬”韻部。

首句借韻“一東”韻部的字與“二冬”韻部的韻字,顯然不在同一韻部,因此,檢測結果提示出韻,檢測結果截圖如下供探討交流:

“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竹”在古韻中屬於入聲字為“仄”,是合律的;而在新韻中,於規範為平聲字,有“出律”之嫌!

例二

《牡丹》·李商隱(唐代)

錦幃初卷衛夫人,繡被猶堆越鄂君。

jǐnwéi chūjuǎn wèifūrén , xiùbèi yóuduī yuèèjūn .

垂手亂翻雕玉佩,折腰爭舞鬱金裙。

chuíshǒu luànfān diāoyùpèi , zhéyāo zhēngwǔ yùjīnqún .

家蠟何曾剪,荀令香爐可待燻。

shìjiā làzhù hécéng jiǎn , xúnlìng xiānglú kědài xūn .

我是夢中傳彩筆,欲書花葉寄朝雲。

wǒ shì mèngzhōng chuáncǎibǐ , yù shū huāyè jì zhāoyún .

此例古人詩作中的“石”、“燭”是古入聲字,在相應方言中類似於普通話第三、四聲為“仄”。

平水韻檢測提示為“人”字出韻,截圖佐證如下供探討交流:

“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首句入韻的“人”字,韻母是“en”。“君”、“裙”、“燻”、“雲”等韻字的韻母都是“un”。

“en”與“un”韻母不同,古韻中屬於不同韻部,是出韻的;在新韻中合併分類在“九文”同一韻部,是合韻的。

“真”、“文”韻母都是“en”,新韻當分類於同一韻部“九文”,是押韻的。但古韻書分別分類於“十一真”和“十二文”不同韻部,是不合韻的。

“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燭”字在古韻中屬於入聲字為“仄”,是合律的;而在新韻中,已規範為平聲字,當然就有“出律”之嫌!

同一首詩在同一網站,韻部分類和平仄標準不同,檢測結果各異。因古人詩作只能依古韻標準檢測的結果,而不能依新韻檢測結果,所以此例首句“借韻”為“孤雁出群”,實質是出韻的。

例三

《登岳陽樓》·杜甫(唐代)

昔聞洞庭水,

仄平仄平仄

今上岳陽樓,

平仄仄

吳楚東南坼,

平仄平平仄

乾坤日月浮。

平平仄仄平

古人詩作須以古韻作平仄押韻標準,而不能用現代漢語拼音方案為規範的普通話作平仄押韻標準。古韻檢測結果截圖佐證如下,供探討交流:

“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用於“近體詩”合韻嗎


末句韻字“浮”,按古韻及相應方言讀“fóu” ,因而與“樓”韻母都是“ou”。可見,此例中所謂“借韻”​的字,在古韻書中,編輯者已歸類於同一韻部,按古韻及相應方言來拼讀,韻母相同,實質是押韻的,何言“孤雁入群”?

首句“洞”字雖然居於單數位置,當平卻仄,導致“後孤平”失替,造成格律硬傷,此乃格律詩大忌之一;依據馬蹄韻“兩平兩仄交替”的用字組句原理,以及“前寬後嚴,仄寬平嚴”的變格潛規則,不難明白,“一三五不論”的平仄變格,是有條件的。

首句中的“庭”字,居於雙數位置,當仄卻平,明顯出律,導致與對句雙數對應位置平仄失對,說明必須“二四六分明”,不得隨意變格。是詩聖不懂或不會寫格律詩嗎?不是!寫古體詩,本來就無須嚴格遵守平仄押韻要求!

“替對粘韻”是格律詩體裁形式賴以存在的基本規則,缺一不可 ,否則是古體詩,而非格律詩。膾炙人口,流傳千古的古體詩不勝枚舉。“借韻”、“鄰韻”、“孤雁出(入)群”、換韻、仄韻都是古體詩自由用韻常見慣例。

綜上所述,古人所言“借韻”、“鄰韻通押”、“孤雁出群”、“孤雁入群”用於“近體詩”之說值得商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