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銀在中國歷史上有著數千年的使用文化,從新石器晚期出現的飾品到春秋戰國時期的“銀之山”,再到現代琳琅滿目的銀飾加工。

白銀不僅僅承載了一種價值的“貨幣”式承載,同時也承載了無數裝飾和工藝的美文化。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在黃金、鑽石和美玉橫行的時代,白銀有很長一段時間都在落寞期。它沒有黃金的“保值”,沒有鑽石的璀璨,也沒有玉石的瑩潤。

人們喜歡銀飾,是因為它本身的平價以及那種不張揚的潤澤質感。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國潮”風盛行,銀飾也再次走入人們的眼簾。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中國風原創銀飾的標籤讓白銀飾品再度迴歸到大眾視野,裡面融入了中國風、匠人、原創等元素。

【中國風】

中國風文化源遠流長,在歷史長河中流淌傳承了幾千年。在新時代發展下,中國風在原有的設計、工藝和獨特理念融入現代元素,無疑成為了國潮趨勢的焦點。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銀飾在加入了中國風元素後,打動無數人。或許這就是流淌在我們國人血脈中的文化共鳴,是中國人對自己文化、文明的自豪。

相信在新時代快節奏的機械化時代,很多人越來越回味過去的慢步調與內斂,回味那種溫潤如水、精緻沉厚的氣質。

蘊含著千年文化的中國風是最能讓人走入這種靈魂共鳴的環境和臆想中的。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匠人的迴歸】

王士源的《序》中寫到“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我們常常用“獨具匠心”一詞來形容一件產品或作品的創造性、獨特性。我們的製造者,技術研發者就是當代之“匠”。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中國從來不缺匠人,尤其是在新時代的大環境下,匠人正在以一種更榮耀的方式,迴歸大眾的視野!

工業革命後,出現高效、便捷的機器,為世界的革新和人類的發展創造了便利。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機器的出現,擠壓了手工藝者的生存空間。那些打磨一件作品或許需要一整天甚至數天時間的匠人們,面對來自機械的競爭,無力還手。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但機器,終歸是機器,它們只能無限生產和複製;卻而無法成就藝術品,無法賦予一件作品以靈魂,而那種靈魂之光,最能打動人心。

所以,匠人成為了新時代備受關注的一類人群。在人們的高追求下,匠人將被時代呼喚,被人們致敬。

【原創設計】

一件器物的靈魂來自於匠心的雕琢,它的瑰麗吸睛則來自原創設計。

曾幾何時,中國大都買東西出現“你買什麼,我也買什麼”的情況。但隨著經濟逐步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不再追尋這種平凡,大眾化。

“我想要與眾不同的款式”“我得和其它人的不一樣”這類話語體現了現在的消費者早已經不再滿足同質化的商品。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原創設計,在近幾年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原創設計師、原創設計師品牌,也成為了追求個性、與眾不同的時尚愛好者的追捧對象。

而銀飾,這個傳承數千年的領域,在重新擁抱文化傳承的同時,也需要原創設計的力量,來賦予它追上時代洪流的力量。設計師總能用一瞬的靈感、一個故事,告別同質化的同時,賦予作品更多內涵。

【原創銀飾】

中國風原創銀飾的種類其實並不單一,它可以分為中國風原創銀飾、民族風原創銀飾和中國風原創手工鑲嵌銀飾等。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中國風原創銀飾以中國銀飾工藝傳承為主。

銀匠師傅精湛的銀飾技藝,展現中華傳統手工藝文化傳承的美學,而現代生活的理念則隨著設計師的原創設計,與之相融合,以此呈現符合當代消費者審美又蘊含古典韻味的中國風原創手工銀飾作品。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民族風作為中國風的一個大分支,往往體現了中國傳統少數民族不同文化、藝術。在銀飾中體現民族風特色的就是那些獨特的紋樣、銘文,那捲鏨刻的經文,在復古的色調裡,講述神聖又神秘的民族故事。

中國風原創手工鑲嵌銀飾,則是將銀與其它中國風飾品相結合。其中鑲嵌物用到最多的是瓷器、木雕、玉和刺繡等。

國潮的下一個風口,美到極致的原創手工銀飾

從以上來看,中國風原創銀飾已經逐漸佔領了國潮市場的一角。其未來趨勢也將向著品牌化、原創設計、傳統手工藝和中國文化傳承的方向繼續深入前行。

加強原創設計、個性化設計,拒絕雷同產品,才能在同質化供應市場與個性化需求市場的矛盾中尋到出路。

中國新時代潮流,必將會出現傳統文化的復興和革新,為全民原創時代來臨打cal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