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礎設施遠超美國根本在於自由資本驅動不了高鐵更築不起國運

作者|鼎盛視訊

1865年7月,悶熱的京城外蟬鳴聒噪,英國商人杜蘭德卻怕紫禁城裡的大人物不夠煩熱,硬生生在宣武門外造了一條500米的小鐵路,還配了個車頭。京師人詫所未聞,駭為妖物,舉國欲狂,幾致大變。而就在3年前的1862年,美國第16任總統林肯簽署《太平洋鐵路法案》,被譽為“世界七大工業奇蹟之一”的跨州鐵路破土而出,深刻的改變了美國的政經風貌。如今200多年過去,兩國對待鐵路的態度卻來了一場絕地翻轉。中國以3.79萬公里的高鐵里程傲視全球,美國則桀驁的在“不需要高鐵”的倔強中,日暮黃昏。

中國基礎設施遠超美國根本在於自由資本驅動不了高鐵更築不起國運

這個大洋彼岸的世界第一強國,真的不需要高鐵嗎?曾經的“基建狂魔”究竟經歷著怎樣的困境?而在看似單純的鐵路建設背後,是否還掩蓋著一個國家的隱痛與傷痕?2021年,後疫情時代中國高鐵運載能力和速度再次刷新了世界紀錄。這些年來,中國東部高鐵佈局完善之後又開始大力發展西部鐵路。這同時也給不少人帶來一個問題“中國西部地廣人稀花這麼多的人力物力來修建鐵路值得嗎?”事實上,按經濟學角度來看給中國西北西南地區的百姓修建鐵路肯定是不值得的!對於這個問題世界上很多國家也都認為收不回成本,俄羅斯雄心勃勃的遠東大開發計劃一筆經濟賬算下來確實不值得,如今遠東西伯利亞地區的交通和蘇聯時代沒多大區別,西伯利亞地區的人們依然過著基本上與世隔絕的生活。阿根廷同樣按照一切向錢看的經濟規律推行鐵路私有化把不賺錢的鐵路全拆了,大幅度提升票價的同時還為了節省成本,放棄對鐵路的維護和保養,不僅把阿根廷鐵路從5萬公里縮水到1萬公里,還事故頻發。當他們重新認識到鐵路的重要性時發現國內已經沒有修鐵路的能力了不得不從中國進口設備來修。

中國基礎設施遠超美國根本在於自由資本驅動不了高鐵更築不起國運

基建工程從來不能用及時性回報衡量利弊,因為這關係著脫貧大業、關係著人民的公平、關係著國家的前途命運。美國終究還是有人能明白這個道理的,此前,特朗普(美國前總統)與卡特有進行過這樣的一次電話交流,在電話中特朗普請教了卡特(美國前總統)一個問題“中國正在超越美國我對此感到不安”。卡特是這麼和特朗普說的,“你知道美國為什麼在被中國超越嗎?”卡特表示:“從1979年中美關係正常化以來,中國沒有把一分錢浪費在戰爭上而我們卻一直在打仗。”“美國在242年的建國曆史中僅有16年沒有打仗,美國已經成為了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因為美國總是想迫使其他人採用美國的原則。”卡特說:“美國浪費了3萬億美元在軍費開支上而中國沒有將一分錢浪費在戰爭上,這就是他們在各個方面正走在我們前面的原因。如果拿出這3萬億美元用於美國的基礎設施建設,我們將擁有高速鐵路、不垮塌的橋樑、良好維護的道路,還能剩下2萬億美元。”卡特說:“相比之下,因為沒有戰爭,中國得以投資基礎設施和教育體系。如今中國已經擁有1.8萬英里的高鐵而我們擁有多長的高鐵呢?”卡特問?答:“零”。卡特表示:“我並不是將我的國家與中國進行不利的對比,只是這是現實存在的問題。”卡特說道:“如今中國在大力發展西部鐵路,事實上我們知道那對整個中國的鐵路規劃產生不了什麼利益但是中國卻依然選擇這樣做了或許這就是美國人和中國人最大的區別了。”

中國基礎設施遠超美國根本在於自由資本驅動不了高鐵更築不起國運

​從卡特總統的回答中我們看到了美國人的無奈但也無能為力,因為在美國那些少數既得利益者們看來給現有的地鐵系統升級或者給美國通上高速鐵路是入不敷出的,他們沒必要也不會去那樣做。(作者:鼎盛視訊)

【運營:鼎盛視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