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贛鄱大地染新綠

春耕春播正當時

在廣袤田野中

輪式拖拉機、無人機

插秧機等“大顯身手”

描繪出一幅 “科技春耕圖”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4月15日,在貴溪市河潭鎮橫山村,毛雄開著一輛輪式拖拉機穿梭田間,駛過之處,“泥浪”翻滾,不一會兒的功夫,一大片田地被翻整一新。不遠處,他的妻子正遙控著1臺噴灑除草劑的無人機在農田上空飛行,“嗡嗡”聲所過之處,一層層薄霧灑落田間。


技術過硬,屢屢斬獲大獎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黝黑的面龐,憨厚的笑容、樸實的著裝,絲毫不會讓人聯想到這就是賽場上展示種種特技的80後小夥毛雄。然而,就是這麼一位不起眼的農家青年,憑藉熟練的操作技藝和專業的理論知識,在2017全省農機競賽中榮獲“全能季軍”,在2018年江西省“振興杯”農機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拖拉機移庫第二名、農機具掛接第三名;在2019年江西“振興杯”·“東方紅”農機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全能冠軍”、“拖拉機倒庫賽”單項冠軍、“動力維修賽”單項冠軍,被授予“江西機王”榮譽稱號。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我真的迷上了農機,貴溪一有培訓,我總會第一時間報名,農機廠家的營銷會也不會錯過。在農機的實際操作中,慢慢地又對育秧機、運秧機、插秧機、大中型拖拉機、收割機、烘乾機等十餘種農機的操作技術瞭如指掌,日常農機維護、保養都不在話下。如今,各種機械設備的維修保養都是我自己來,不需要再請人來維修啦。”毛雄說。


農機裝“大腦”,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今年36歲的毛雄2002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專科學院,從小家境貧困,大學畢業之後選擇外出務工賺錢養家,然而外出三年之後卻毅然選擇了回鄉創業。如今依託高檔農機成為河潭鎮首屈一指的種糧大戶,並通過掌握各種機械操作,成為一名新型職業農民,助推農業轉型升級。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我是家中獨子,一個人在外打工,非常眷戀故土,眷戀父母。家中有十幾畝土地,父親已經年邁,無人侍弄田地。那時國家一系列惠農政策陸續出臺,種田或購買農機都有補貼,糧食收購也有了最低保護價,農民的種糧積極性快速提高。”毛雄說,幾年間,他家承包的農田從十幾畝增加到現在的500多畝,而且一干就是十餘年。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為了徹底改變父輩們朝暮傭耕、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勞作方式,毛雄想做的事情就是農耕機械化。20歲開始接觸農機,成為村裡第一個購買手扶拖拉機的人。談及從一個門外漢到“優秀農機手”,毛雄深有感觸地說:“一開始什麼都不懂,雖說買農機時廠家會派專業技術人員來指導,但等待的時間較長,且超過了質保期上門服務要收費,尤其是在農忙時節等不起。因此,從那時起,我下定決心要學習農機技術。我先買來農機方面的書,從農機的結構、操控、修理等方面去學。別人吃飯時,我在鑽研機械圖紙;別人休息時,我在操作農機;別人娛樂時,我在和工友們探討如何提高工作效率。”


發展新業態,“田保姆”服務更專業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為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實現高效生產,2016年,在政府的幫助下,毛雄組建了農機專業合作社,為種植大戶、家庭農場提供更貼心的服務,也為小農戶提供更專業的服務。“今年春耕,從深耕到播種,20多天就全乾完了!”談到農機社會化服務,隔壁鄰居讚不絕口,“這要是在以前,500多畝地要鄉親們起早貪黑做40多天才能幹完,如今機械化種植20天就能全部弄好。”有了農機合作社提供的專業化服務,村民們現在是“只管站在田頭看,不再腳踩泥土埋頭幹”,服務到位。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廣大農機手是農機化的直接推動者,他們用精良的裝備、嫻熟的技能、辛勤的汗水,為農民及各類農業新型主體提供了便捷優質的社會化服務,在農業節本增效、農業科技到田入戶和農業“一控兩減三基本”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貢獻。像毛雄這樣投身農業的年輕人,成為新時代具有高素質、高技能的職業農民。

這名80後江西機王,助推貴溪農業轉型升級!

#聯防聯控 江西在行動#、#抗疫一線江西黨員勇爭先#、#愛心守望 情暖贛鄱#、#抗擊疫情江西在行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