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做编辑 我无怨无悔——记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编辑工作者《陕西煤炭》李俊莉

本报记者 刘宏良 《陕西煤炭》编辑部,今年3月来了一名实习女编辑,叫张希阳。张希阳的对面,坐着一个女编辑。对今年21岁的张希阳来说,这可是自己奶奶级的老编辑。

这位年近7旬的就是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编辑工作者李俊莉。

出生1951年的李俊莉是《陕西煤炭》杂志的编辑,在这个岗位上她已经度过了近40个春秋,至今还默默无闻的从事编辑工作,为年轻编辑起示范带头作用。记得在上个时间90年代, 整个煤炭市场处于低谷时期,受大气候的影响,导致《陕西煤炭》办刊资金链断裂,其他同事纷纷调离的困境中,她却毫不动摇的坚守岗位,拼着一己之力使杂志存活了下来。她视杂志的办刊质量为生命,坚持原则,确保了杂志的高水平,为陕西乃至全国煤炭科技研究应用贡献突出。她视作者为亲人,编审修改不厌其烦,一颗公心不谋私利,用心血培育起了一支高素质的煤炭科技作者队伍,她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感动和影响着大家,被亲切地称为李大姐。“《陕西煤炭》我陪伴近40年,无怨无悔,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除了关爱、精心呵护外,还责任,并结下了深厚的感情。”李俊莉说。

四十年做编辑 我无怨无悔——记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编辑工作者《陕西煤炭》李俊莉

为了保留刊号:一个人的编辑部

今年的李俊莉老师已经年近花甲,但精神爽朗,精力充沛,只要提到近期论文的作者姓名、甚至一张图表,马上就能说出在哪一页,啥位置,让年轻编辑非常佩服。这得益于严谨有序的工作习惯,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在她办公桌的左边,总是放着几摞很厚的论文修改稿。上面用红笔标注着各种修改的文字符号;右边则放着几摞多年来杂志内页插图的样稿。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这种整肃的习惯一直不变,40年来,经她编辑过的科技论文能堆满一个仓库。《陕西煤炭》是作为陕西煤炭大省唯一的技术应用类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煤炭安全的科研高地,也在先进技术推广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煤炭生产科技迅猛发展,再加上各地的地质条件和开采工艺的差异性很大,给编辑工作的知识结构和编辑业务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也使工作量不断加大。据《陕西煤炭》执行主编谈美娜介绍说:“在没有电脑制图以前,杂志每年的插图约300多幅,都是李俊莉一笔一划画出来,一个字一个符号地粘贴上去的。粗略计算,近40年来,李老师做了近2万多幅插图。因为插图出彩,成就了《陕西煤炭》成为品牌期刊的显着地位。”

李俊莉是当年的下乡插队知青,先是在工厂当工人,1978年考入西安矿业学院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陕西省煤炭科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参与了国家首批单体支柱配套工作面的前期调研,为建设高档普采工作面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准备,并实施参与国家“一五”期间重点建设项目王石凹煤矿高档普采面的设计安装工程,装备该该高档普采面的王石凹煤矿采煤五区曾连续7年获国家甲级队称号,并获得煤炭部煤炭工业先进勋章。1982年,陕西省煤炭工业厅主办的《陕煤科技》创刊并公开出版发行,李俊莉成为首任编辑。1987年,《陕煤科技》更名《陕西煤炭技术》,2001年更名《陕西煤炭》。唯一不变的是编辑还是李俊莉,40年来,李俊莉与《陕西煤炭》结下了不解之缘。

《陕西煤炭》作为专业性很强的科技期刊,对编辑的知识结构和自身素质要求很高,而且还要乃得住寂寞,甘愿为他人做嫁衣。自从来到编辑岗位,李俊莉面对的就是编校、排版、制作图表、联系作者信息,核实参考文献等等繁琐业务,长年累月,乐此不疲,一直干到2006年退休。除过自身矢志不移,她还是培养青年编辑的好老师。由于科技期刊的编辑不同于报纸编辑,只要文字功底好就能胜任,而科技期刊编辑除具备文字功底扎实外,还必须懂得专业知识,再加上业务单调收入偏低,不时会出现青黄不接的业务人才断层。看到这种情况,李俊莉就毫无怨言的一再坚守,并不遗余力的培养后备力量。教学业务,传承精神。退休了又主动返聘,一直干到现在,仍在发挥余热。迄今已为《陕西煤炭》带出了两位年轻的编辑和一名副主编。

《陕西煤炭》的扉页上,主管单位、主办单位、编委会成员换了又换,主编前后换了七任,印刷厂换了八家,但李俊莉的名字从创刊到现在,一直都在:从编辑、责任编辑、到副主编。2020年她的副主编被年轻的编辑取代,她又做起了编辑,收入减少了,而职业的使命感却从未降低,依然为保证杂志的质量尽职尽责。按时上班按时下班,往往为了一个图表,甚至为一个标点符号和印刷厂争论不休,不许有丝毫的马虎。为年轻的编辑树立了榜样,而从来不为自己的利益争多论少。李俊莉对编辑工作倾注一生精力和认真负责的态度,在陕西煤炭科技界乃至陕西科技期刊界被传为佳话。

上个世纪90年代末,整个煤炭市场处于低谷,致使《陕西煤炭》杂志资金链断裂,也是国家对科技期刊也处于整顿转型阶段,大家看不到当编辑有任何希望,纷纷转型调离,《陕西煤炭》编辑就剩下了李俊莉一个编辑。煤炭研究所也曾想让她回来搞专业,李俊莉思想也有过动摇,但是她又一想,如果自己走了,《陕西煤炭》就有被在整顿中消号的危险,不能,坚决不能让消号,这将是陕西煤炭的无法挽回的重大损失。李俊莉的想法得到了主管(办)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

从此,李俊莉挑起了一人编辑的重任,办公室条件不具备,自己想办法找领导解决,没有电话,就到办公室对面的收发室接打电话,硬是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整改再整改,保证了杂志达到了整改标准要求,保住了刊号,使陕西煤炭科技这面大旗岿然不倒。那时,煤炭厅的人经常看到,煤炭科学研究所的办公楼下,一个瘦弱的女人,用拖把棍,两头挑着两捆杂志,艰难地在一到三楼楼间上上下下。没有电梯,杂志要送去邮局,外地编辑部交流来的杂志要搬到楼上。交流来的杂志,李俊莉把信封拆开后,反过来粘贴成新的信封,用来邮寄自己的杂志。她拉着车子把期刊送到邮局,把杂志摊开,跪在地上,一本一本的盖邮戳。期刊自创办以来就是自办发行,每期邮寄都得写信封,装袋,这对李俊莉来说已成常态,特别是30几年没为发行而消费过包装纸费用,光是这一项,不但节省了费用,还保护了生态,是编辑部出了名的“老啬皮”。

婆婆有病住院,她必须去陪护,就把稿子和插图带到住院部的病房,用小盆盆贴图。就连医生护士都感动了。这样的艰辛“单干”的身影,一直延续了好几年,煤炭厅的上上下下都深为感动。

“杂志创办最艰难时期,我是一个人在奋斗。白天做图,晚上改稿,编辑、描图、贴字、校对,就像养育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用拖把棍挑着上楼,拉着车子送到邮局,再一本一本的盖戳。我一辈子嘴不会说,只会哭;结果哭也没奶吃,只能硬撑着。这样辛苦为什么?就是要保证正常出版,保住刊号。这是我最难忘的,也是最无悔的。”李俊莉动情地说 。

李俊莉不但是个编辑,还承担了期刊的统计工作,每期文章在《中国矿业文摘》的录用情况,都要随时做一统计,计算出摘引率,这项细致繁琐的工作在她这里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通过李俊莉超常的努力和坚守,《陕西煤炭》由弱变强,由小到大,发行量不断攀升,覆盖面包括陕西以及全国主要煤炭产区,成为陕西煤炭科学技术进步的形象标志,也晋身为国家图书馆和上海图书馆的优秀馆藏期刊。

四十年做编辑 我无怨无悔——记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编辑工作者《陕西煤炭》李俊莉

权利是为科技事业负责的,不能谋私

随着煤炭工业高速发展,创新成果层出不绝,《陕西煤炭》作为科技创新论文发表的载体,就成为陕西乃至国内各大煤炭企事业单位工程技术人员论文发表必选的阵地。但是发稿标准严格,稿件采用率在30%左右,有时更低,从投稿到发表最低都需8个月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就难免出现一些急需要评职称的要求插队,甚至不达刊物质量标准的托人疏通关系要求照顾,结果都被李俊莉一一回绝。李俊莉说:“《陕西煤炭》是陕西煤炭工业发展的一张名片,假如我用了你不达标的论文,不仅影响了杂志的质量,更是会对煤炭安全生产造成损失。这个事情我不能干。”李俊莉并能耐心的给作者提出修改意见,不厌其烦地反复和作者沟通指导,待达到刊物的标准才能发表。对于要求插队的作者,她更是一口回绝。除此之外,40年来,李俊莉没有利用工作之便在期刊文章上署过自己的名字,更没有登过一篇文章。对于在煤炭院校上学乃至在煤炭系统工作已十几年的自家亲戚也没因工作之便随意加名。对于当年同窗的文章,也是和外人一样对待,为此也得罪了很多同学。这对于做期刊编辑工作的每一个人说,都是难能可贵。坚持原则,一律按规定办事,是李俊莉做事的底线。李俊莉在质量原则问题上 “倔强”的坚持,不惜得罪人,不论作者身在任何职位,也是挡回。无奈,为了期刊的质量,事后经常给作者、领导做解释,这已经成为常态。她以自己的铁面无私维护了杂志质量的权威性,为编辑部竖起了廉洁奉公的标杆。

李俊莉说,她这一生唯一欣慰的是无怨无悔的给人做了近40年的嫁衣,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无愧于人生,无愧于《陕西煤炭》杂志的崇高事业。1999年,李俊莉被陕西省新闻出版局、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编辑工作者”。2015年,李俊莉获得了中国期刊协会授予的从事期刊出版工作30年纪念勋章。对于将毕生精力都倾注于编辑岗位的李俊莉,这是名至实归的肯定。

四十年做编辑 我无怨无悔——记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编辑工作者《陕西煤炭》李俊莉

在煤炭科技界,她是大家尊敬的李大姐

在陕西煤炭系统,也许人们不知道李俊莉的名和姓,但提起编辑部的李大姐,大家却都很熟悉。陕西一位国企的老总动情的说:应该给李大姐弄个塑像,经李大姐扶持过的作者,不少人成为了企业家和著名专家,而我们的李大姐,还在默默无闻的当编辑。

李俊莉作为资深编辑,与年轻编辑们相处时,总是谦虚谨慎,循循善诱,总能做到“问题共商讨,疑义相与析”,而且能顾忌到每一个人的感受。需要指出问题时,她总是说:“这个事大家讨论一下,我觉得应该这样,你们看行不行。”这样为人做事,使传帮带效果良好,使年轻编辑对她倍加尊重,更使爱岗敬业的优良作风得到传承和弘扬。年轻的副主编谈美娜说:是李老师带出了我们编辑部的风清气正和蓝天丽日。

李俊莉对待工作的倔脾气和原则性是出了名的。业务要求一丝不苟。编稿、校对、印刷,过不了李俊莉这一关,肯定得返工。“我问印刷厂年前能排出来不?印刷厂的人开口就说:是不是李老师让你问的?”

年近7旬的李俊莉,因为眼中有事业,胸中有朝阳,丝毫不显老态,总是朝气蓬勃。“李老师撵公交车还是一路小跑,像小伙子一样。”编辑部的同志笑着说。

近40年来,《陕西煤炭》出刊191期,刊登科技论文7000余篇,达3800多万字,累计发行 万册,遍布全国28个省市,500多家煤炭、冶金、机械单位,各项指标名列同类期刊前茅,获得过陕西省煤炭科技大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陕西省优秀期刊,陕西省特色期刊奖,全国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中国矿业文摘》常用核心期刊。全国期刊规范检查中获首批A类合格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万方数字化群期刊上网期刊。

办刊之余,李俊莉还参与编辑出版了首部《陕西煤炭技术》,参与编辑了国内第一部系统论述可控循环风的著作《矿井可控循环通风》。

“这其中,倾注了李俊莉全部的心血与汗水。她是我们编辑部抢救式的保护的人才。有李老师做总审,我们心里就有底,就不会出问题,杂志质量就能步步上台阶。”主编王成祥非常肯定地说。

祖国的煤炭工业蓬勃发展,煤炭科技日新月异,已经告别粗放式生产管理和产品单一的旧模式,进入了科技化、机械化、智能化、自动化生产和产品深加工、多元化、高附加值的崭新阶段。面对新的形式和任务,李俊莉觉得肩上的担子更重,需要做的事情更多。她深情地说:“如果组织需要,我这个老兵依然个顶个。过去有个先进王国福,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小车不倒只管推,一直推到共产主义。’我觉得这话非常好,道出了我们老同志的不老心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