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村陷入債務困境,出路在哪裡?

位於我國江蘇省江陰市華士鎮被譽為是“天下第一村”的華西村,近日再次登上風口浪尖,只是這次不是以讓人豔羨的姿態出現,而是被爆負債389億,這個曾經在2004年,村民的人均工資就已達到12.26萬元,這相當於當時全國農民的41.76倍,相當於城鎮居民的13.01倍的富庶之地,如今深陷債務危機,出路在哪裡,又該何去何從呢?

華西村陷入債務困境,出路在哪裡?


據報道,華西村控制著210家公司,總資產高達550億元,但也高負債,達389億元,負債率將近70%。如此之高的負債就意味著每年要支付高額的利息,保守估計這個數值將達到30到40億以上,而且是呈上升趨勢。即使華西村控股210家企業,賬面資產550億,那麼假設將這些資產變現,是否能覆蓋這389億的債務呢?

華西村陷入債務困境,出路在哪裡?


答案是絕對不可能呢,為什麼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出售資產的時候有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成本就是稅收成本。同時,很多資產在出售的時候不值錢的,比如說設備,甚至是土地和廠房,只要沒人接盤,它的價值就不高,所以企業的價值就在於它的運營,單純的資產負債毫無意義。資產與資產質量有相當的關係,負債跟負債總量和負債結構也有相當大的關係,而不能簡單地看賬面數字。

因此,華西村這麼高的負債和如此多的資產該如何從困境走出呢?只有一個辦法,就是通過重組,對資產、負債、經營和股權在全面評估的基礎上進行分類,然後保護一批、盤活一批、處置一批、剝離一批,最後達到價值鏈的最大化,達到了價值鏈的重構,只有這樣才能擺脫債務困境,這是一個好的方法。

所有的債務籌劃以及債務危機的應對,目前也只有一種工具,這種工具就是重組,重組這是國家法律規定的。現在上市公司重組大家經常聽說,非上市公司重組也常有耳聞,什麼叫重組,就是資產、債務、股權、經營,萬變不離其中,至於具體的重組方案設計,那可能是相當複雜,在整個重組過程當中,一定會有短痛,一定會有損失,這是不可避免的,是為過去的錯誤買單。但是,只要重組完成之後,企業能夠重生,能夠蛻變,照樣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華西村陷入債務困境,出路在哪裡?


企業如果不選擇重組,或者重組不成功,或者企業直接選擇破產,那設備就是廢銅爛鐵,廠房就是磚塊,唯一值錢的就是土地,那企業就不能創造價值了,這個債就一輩子也還不清了,所以通過重組,讓債務放一放。企業先活下來,創造價值然後再去還債,這個方式才是比較正確的方式也是比較好的方式,也是現在陷入困境和危機的企業應對的唯一有效的,合法的方法,大家明白這一點,企業有好的也是不好的,資產也有優質資產和不良資產,負債有剛性兌付和柔性兌付。頂層的重組設計,系統性的重組方案才是企業走出困境,擺脫危機的最好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