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从上赛季半决赛前引入国手刘晓彤到本赛季引进外援科兰切维奇,再到二次引援引入国手郑益昕和杜清清。天津渤海女排俱乐部近两年在引援上的一系列“操作”不仅让业内人士挑起了大拇指而且让球迷们拍手叫好。“天天”今天就来揭秘一下天津队的引援思路,让球迷们有一个了解,也把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我们一起进步,希望我们的联赛变得更好、更强。

昨夜雨疏风骤

“天天”还是先讲讲天津队的“引援史”。从第一届联赛开始,全国排球联赛就允许外籍球员可以转会参赛。但直到1999年,时任天津女排主教练的赵雪琪引进了俄罗斯主攻契连科娃,这也开了中国联赛引进外援的先河。1998-1999赛季天津女排引进了第一名内援,北京的左娜,司职副攻。之后在2000-2001赛季引进了河北的副攻张家源。2007-2008赛季,天津女排引进了北京副攻薛明、辽宁主攻张越红、辽宁副攻刘亚男。相信不少球迷对于当年的“明月组合”还记忆犹新。在2014-2015赛季,天津女排引进了塞尔维亚的内索维奇和莫尔纳。2015-2016赛季,引进了古巴接应卡里罗和保加利亚主攻亚尼娃。2016-2017赛季,引进了古巴接应卡里罗和塞尔维亚主攻米哈伊洛维奇。后面就是2017-2018赛季的刘晓彤和本赛季的科兰切维奇以及郑益昕和杜清清。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李珊左手边的就是契连科娃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右一为左娜

以上是天津女排“请进来”的历史。而从天津队“走出去”的球员也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说一个大概——陈丽怡、李莹曾转会北京;张晓婷、孙铭健去过广东;王莉、于静、杨洁加盟过恒大;魏秋月曾赴阿塞拜疆的伊蒂萨奇巴库打球;刘亚、张晓宇曾临转到越南post银行俱乐部;米杨和陈馨彤比较特别,米杨不仅在联赛中转会过福建和上海、而且代表福建打过全运会、陈馨彤既代表北京打过联赛也打过全运会。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月神美美哒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霸气的黑珍珠

应该是绿肥红瘦

20年来,天津女排“进进出出”如此多的球员说明了什么?说明天津女排一直是以一种开放、大度、包容的态度来对待内外援的引进和输出的。都说天津女排是一支有积淀的球队,这么多年来天津女排积淀了什么?就拿“走出去、请进来”这件事来说,天津女排积淀的是一个好的口碑。在转会市场按照规则办事、将事情考虑长远,不争一时一事之得失才让天津女排总能引进自己所需要的球员。天津女排积淀的还有大把的经验,人家说海棠依旧,而你却知道应是绿肥红瘦。

下面来谈谈天津女排的引援思路。其一、没有最好的,只有更适合的。本赛季引进的塞尔维亚外援科兰切维奇就是最好的例子,名气不大,身价不高,但他适合天津女排的体系,他补强了天津队的目前的短板,这就是最好的。再说郑益昕和杜清清,她俩也是天津女排所需要的,并且是国内能够转到的最优秀的球员。为什么要说“能够转到的”?这里要说的是天津女排自身有一套科学的评判系统,拿这次二次引援举例,天津队首先列出在副攻、接应这两个位置国内的顶尖球员,然而评判谁更适合天津女排,之后通过情报系统的删选(有些球员可能因特殊原因不参与到这次转会中来)、最终确立目标,再之后就是严格按照市场程序来操作。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天天”无法辩驳

其二、引援要让本土球员受益,让球队受益。在天津女排看来,好的外援是要能带动一个队伍的,顶级的外援对于现在天津队的这批球员要起到榜样的作用,不仅是在技战术上,而且要在职业精神上给本土球员做出示范。其实本赛季开始前,天津女排曾经接触过金软景的经纪人,当时的思路就是像金软景这样的世界级球员,她在队伍中的领袖作用是我们的球员很难做到和学到的,但我们的球员还是需要学习,需要近距离地去学习。这个思路的核心并不是争取更好的比赛成绩,而是培养我们的本土球员,让她们在联赛中能够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知否知否,应是强援依旧……

其三、服务球迷、提升竞赛水平、提升联赛价值。引援不单纯是俱乐部自己的事情。天津女排被天津球迷所喜爱,球迷的声音也是俱乐部引援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比如郑益昕,在联赛第二阶段排位赛天津主场对阵福建的比赛中,很多天津球迷就喊出了“小清新,欢迎你”的口号。这也成为郑益昕最终花落天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倾听球迷的呼声,满足球迷要求,天津女排一直以来希望将高水平的运动员请到天津来,让天津球迷在家门口就能欣赏到高水平的比赛,今年的亚俱杯落户天津则又是一大力证。打造精品赛事、提升联赛价值也是天津女排在引援上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孤木不成林,我们的联赛与俱乐部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请来高水平的外援对于提升联赛的竞赛水平,提升联赛的价值的作用是巨大的,反之,只有联赛的竞赛水平上去了,联赛的价值更大了,俱乐部才能更好地体现和释放其独有的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