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滄桑——蒲江的路

“東門橋,洞洞眼,下去就是龔水碾。龔水碾,碾子轉,側邊有個龔么店。龔么店,問問路,再走兩裡幹柏樹。幹柏樹,好乘涼,下去就是中興場。中興場好買米花糖,下去就是青龍場。青龍場,好撿糞,一路撿攏壽安鎮。”一首首順口押韻的路途歌,傳唱著一條條載滿滄桑的古道。

享有“美麗蒲江·綠色典範”美譽的蒲江,地處四川盆地西南部,境內長秋山和大、小五面山三山聳峙,蒲江河、臨溪河二水奔流,山川交錯,溝壑縱橫,自古就是南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燦的明珠。

三千多年前,生息繁衍在蒲水流域的蒲人就開山鑿石,修築了道路、橋樑。出行時往東、往北可到中原;向西、向南可達西藏、雲南直至東南亞、南亞、中亞、西亞、東非和南歐。南絲綢之路的“靈關道”(“犛牛道”)一條過邛崍,一條就沿蒲江河谷而上,經霖雨飛仙閣直達雅安。沿途建有多處摩崖石刻,縣城附近的龍拖灣摩崖石刻(西魏)和霖雨二郎灘摩崖石刻(唐、宋)至今保存完好。這條古道從古蜀時期即已開通,出靈關經嚴道古城過雲南可達緬甸、身毒(印度)、大夏(希臘-巴克特里亞王國)和安息(帕提亞),直至非洲東海岸。2016年在縣城東側鹽井溝出土的戰國船棺中,驚現來自天方(地中海東岸)的琉璃蜻蜓眼,就是這段歷史的有力佐證。

相傳漢代莫將軍南征凱旋,途經霖雨二郎灘,見此處“龍蟠鳳翼,水固山環”,遂棄官歸隱而昇仙,後人為紀念他所建的“飛仙閣”現為旅遊勝地。三國時期蜀將嚴顏隨武候南征歸來,也“掛弓汗馬泉邊,結廬紫燕崖畔”,傳說他後來騎大象飛昇,今風景名勝區石象湖即以此得名。

唐宋時期所建茶馬古道遺蹟猶存,在今成佳鎮萬民村襯腰巖,古道及登山石梯苔痕、車轍依舊,還有清道光年間改造時所立碑記,上刻對聯:“旅客行商同登雲路,輕車快馬共歷亨衢。”

古代,官府修建了驛道,民間稱“官道”,供官府傳遞公文差役騎馬通行,也是民間主要出行道路。每10餘里設一驛站(宋代改稱“鋪”)。清代,縣境內有驛道兩條,一為西大路過境線,一為邛蒲路。

西大路為四川4條驛道幹線之一,從成都起,經新津、邛崍入蒲江,過新市鋪(現大塘鎮金鵝村境內)、大塘鋪(大塘鎮)、金雞鋪(現甘溪鎮新民村境內)、甘溪鋪(甘溪鎮)出縣境至名山、雅安,在蒲江縣境內長約50裡。邛(州)蒲(江)路為西大路上的支線,從邛州臨邛鎮起,經致和場入蒲江縣境內,過黃泥鋪(西來鎮墩柑村境內)、西來鋪(西來鎮)、鐵溪鋪(高橋場)至蒲江縣城騰雲鋪(鶴山鎮東街),長62裡,蒲江縣境內約45裡。

民間還開闢了蒲新、蒲彭、蒲眉、蒲丹、蒲名等五條窄小的縣際小道,路面鋪石板,或嵌卵石。

鄉道是場鎮與場鎮之間相互通行的石板羊腸小道,載運貨物靠肩挑、抬、扛、背,可通行獨輪車(雞公車)。全縣有鄉道6條:縣城至壽安鎮、大塘鋪、霖雨場、陳家營,大興場至甘溪鋪,壽安鎮至西來場。

村道都是田坎小路,“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包糟”,常年崎嶇難行、泥濘難走,出行時要穿釘鞋(或拴腳碼子)、拄柺棍。

民間出行多為步行,無論趕場、趕會、朝山拜佛、辦事經商或遊山玩水,遠至成都、雅安、眉山,一百多里路程也是“旱走”,只有少數人用雞公車、船筏、轎、滑竿等代步。

路程遠、需時多的稱“走長路”或“出遠門”。出遠門者多為男子,婦女因小腳遠行不便,除朝山拜佛外,因其它事情出遠門的極少,有的農村婦女一生都未到過縣城。為記住道路走向,民間流傳一些路途歌,如:成都向南——“成都南行雙流縣,黃水新津順河邊。太平羊場離不遠,火燒高橋邛州南。臥龍大塘甘溪鋪,百丈名山金雞關。滎經大通黃泥站,爬了大關與小關。二十四盤向頂營,翻過就是夾金山。一分右手到打箭,一分左手到建南。甘孜涼山很偏遠,山高水險蜀道難。”蒲江向東——“東門橋,洞洞眼,下去就是龔水碾。龔水碾,碾子轉,側邊有個龔么店。龔么店,問問路,再走兩裡幹柏樹。幹柏樹,好乘涼,下去就是中興場。中興場好買米花糖,下去就是青龍場。青龍場,好撿糞,一路撿攏壽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蒲江交通面貌一新,建起了國道、省道、縣道、鄉道交錯縱橫的公路網。進入新世紀,更迎來了高速發展的黃金期,2007年,啟動西部交通樞紐工程,構建起“兩軌兩高五快”(成蒲鐵路、川藏鐵路;成雅高速、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成新蒲快速路、新蒲快速路、蒲丹快速路、蒲名快速路、龍門山旅遊快速通道)和以15條幹線公路為骨架“環放結合,覆蓋全縣”鄉村公路組組通的交通大格局,使蒲江一躍成為成都平原南部城市群區域交通次樞紐。

今日之蒲江,已融入成都半小時生活圈,成為成渝經濟區極具活力的西部增長極。在凱歌高奏捷報頻傳的新時代,蒲江的路正煥發出全新的活力,蒲江兒女正譜寫著更加優美動聽的華彩樂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