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是座围城,走出体制的人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点

体制是座围城,走出体制的人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点

“仓廪足而知荣辱”,每一个身在体制内的人都渴望“鲤鱼跃龙门”到体制外一展豪情,但对于大多数的我们而言,也只是想想罢了。那些能昂然走出体制的人,无非是基于以下几点:

第一,具有殷实的家境。你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贷右有车贷,一旦没有了每月那几千元的工资,家人也得跟着你喝西北风,况且,你面临着竞业期的限制,你的满身技能无法在短时间内兑现为真金白银,有几人敢花着老婆的血汗钱追求自己的诗和远方。而那些有父母庇护,有殷实家境傍身的人才敢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和底气。

第二,已蜕变为网红的人。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那些最早通过微博、微信扬名立万的网络达人,早已积攒了足够的离开体制的资本。这部分人,有较高的情商和极强的人脉,早早被体制外的猎头为其安排好了席位,故而无忧。

第三,大机关的技术骨干。机关的材料狗永远别想着有大老板来挖你,而大机关的技术骨干,如省级以上法院、检察院的已被单位培养为熟练工的法官、检察官,则会随着保持着离开体制的能力和机会。一旦离开,前景可期,实现财务自由指日可待。

而作为大多数体制内的小喽啰,谁不是一边渴望走出体制实现财务自由,一边埋头苦干为每月的五斗米折腰。什么所谓的洒脱,什么所谓的格局,在现实面前,往往一文不值。而一旦为了一腔热血离开体制,又什么都不是。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年轻人在从事了若干年律师后又考回法检机关的原因。

其实,并非只有离开体制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吴传玖在边陲哨岗历练为著名作家,原陕西副省长白阿莹亦能获得曹禺文学奖,很多时候,我们只是陷入现实的迷茫中反复纠结,而不去找寻自己的内心的乌托邦。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便在日复一日的重复作业中“朝霜暮雪”。

体制内也能盛开自己的理想之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