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烧5天的宝宝原因找到了……

近日,气温回暖,阳光明媚。而对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省妇幼保健院、省妇女儿童医院)小儿心肾内分泌科来说,却是难忘的、有意义的一天。因为一位患有重症川崎病的小朋友痊愈出院了。

还记得一天下午,小儿心肾内分泌科主任李艳正在儿内科专家门诊坐诊。临近下班,突然,一位母亲急冲冲推门而入,身后带着一位5岁左右的小姑娘,进门后焦急地说:“李主任,我的孩子一直发烧,去几家医院都看过了,一直吃药,还是高烧,刚在发热门诊看过,麻烦您再给我们看看吧!”说着,把一兜药和化验结果放在桌子上。李艳主任温和地说,“您别急,坐下来慢慢说!”


高烧5天的宝宝原因找到了……

李艳经过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地看了患儿的化验结果,查体及用药情况后发现:颈部淋巴结有肿大,白细胞、C-反应蛋白及血沉等指标明显升高,心脏超声、肺部CT未见明显异常,排除罹患新冠肺炎等传染病的可能。经验丰富的李艳主任告诉家长,从患儿临床特征及辅助检查来看,初步诊断川崎病或脓毒症。她果断做出决定,把患儿收治入院,并通知病房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副主任医师梁宇、主治医师郝海菊、主管护师许远芳接到通知后,立即准备住院事宜,做好相应工作。

高烧5天的宝宝原因找到了……

患儿来到病房后,许远芳立即给予家属护理知识宣教,交待做好个人防护及体温记录等。郝海菊在查体中发现患儿双眼睑结膜轻度充血,扁桃体肿大,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双手稍硬肿,同时给予完善后续化验检查。

考虑到患儿有高热惊厥史,郝海菊当即提出给患儿备好氧气、备好镇静药物、心电监护等抢救措施。入院后不久,患儿的体温再次升高,快速升至近40度。医护人员立即给予积极退热等对症治疗,家属也是非常着急。患儿妈妈还有一个吃奶的小宝宝,由于焦虑着急,额头冒出来细密的汗珠。医护人员一边安慰宝妈,一边忙着给患儿做治疗、书写医疗文书。夜很静,小儿心肾内分泌科却是一番忙碌景象。

高烧5天的宝宝原因找到了……

次日早上,患儿复查心脏彩超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细心的李艳主任发现,前后两次患儿心脏彩超Z值虽然小于2,但是变化差值大于1。按最新川崎病诊疗指南,支持冠脉扩张诊断,结合患儿其他方面的表现,李艳确定川崎病诊断,并立即为其拟定诊治方案。

治疗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在主任李艳和护士长邵秋岚带领的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下,第二天,患儿就不再发热了,体温恢复正常。

患儿从入院到体温稳定,中间仅仅用了一天。患儿将亲手制作的手工画赠予医护人员,表示感谢。患儿的爸爸激动地对李艳主任说:“孩子好这么快,得益于李主任精湛的医术,还有全体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真的是特别感谢大家,真是太谢谢了!”


小儿心肾内分泌科李艳主任提醒,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以全身非特异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容易累及中小动脉,尤其是冠状动脉病变,致冠脉损伤及血栓形成导致猝死发生。

近年来,由于不完全川崎病患儿增多,症状不明显,给临床诊治带来了困难。医护人员要注意详细询问病史,仔细体格检查,重视实验室及心脏超声检查,从而做到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尽早治疗,改善预后,降低远期冠脉事件风险,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文图:小儿心肾内分泌科 郝海菊 许远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