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曲靖马街镇泉丰村扶贫记:村民受益展笑颜

云南曲靖马街镇泉丰村扶贫记:村民受益展笑颜

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新建的异地扶贫搬迁小区“幸福苑”

曲靖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是县委县直机关工委的挂钩扶贫点,辖双坝塘村、泉丰村2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由于资源匮乏、产业单一、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贫困发生率高于3%,2018年该村被定为贫困村。目前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169人。其中,已脱贫40户144人,未脱贫10户25人。

2020年以来,在全县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总攻势下,挂钩干部多次到泉丰村认真对照“三有两好一无一全一高”(“三有”指有安全稳固的住房、有安全饮用水、有持续稳定的收入,“两好”指保障服务好、居住环境好,“一无”是指义务教育阶段无辍学,“一全”指贫困户户档资料全,“一高”是指群众满意度高)要求开展挂钩帮扶工作,力促未脱贫贫困户高质量脱贫,确保与全县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基础设施改造 让村民住上幸福居喝上放心水

为了让泉丰村贫困户有安全稳固的住房,县委县直机关工委与村委会一起,紧紧围绕贫困群众住房安全,聚焦重点对象,严把时间关和质量关,在认真调查核实的基础上,结合贫困户意愿与实际,实施危房改造与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工程,共完成四类危房户69户(其中,贫困户11户),异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68户26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26户121人、政府保障兜底8户9人、随迁户34户138人。目前贫困户已全部迁进新居。

此外,县直机关工委及其他挂钩帮扶的县直单位把解决泉丰村交通、饮水、通电通网等基础服务设施作为扶贫工作的首要任务,与村委会一起积极向县、镇反映,去交通、水利等部门协调,先后协调各类经费200万元,硬化村内道路1.33公里;修建了保护村民安全的防洪大坝1485立方米;村庄绿化2850平方米;改建村党员活动中心,建成村会议室、图书室、办公室、阅览室、远程教育室、扶贫作战室、标准卫生室等,并硬化600平方米集娱乐健身演出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通过升级变电站、电网、光缆入户和增加信号塔,实现了全村通电、通网、通手机和数字电视信号。同时,还积极推进环境提升、污水处理、机井打造、厕所革命、雪亮工程等项目,村基础设施得到极大完善,村容户貌得到较大提升。

云南曲靖马街镇泉丰村扶贫记:村民受益展笑颜

陆良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挂钩扶贫干部走访陆良县马街镇泉丰村了解种植情况

做好产业和就业扶贫 贫困群众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马街泉丰村的一绝是豆腐,以前提起泉丰村,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是提起泉丰豆腐,那可是这里的招牌。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抓住村里的产业优势机遇,扶贫干部亲自政策指导,加大宣传力度,如今泉丰村已经把豆腐产业搞得有声有色。据统计,目前全村从事豆腐制作的56户,从业人员达160余人,年加工600多吨黄豆,出产2000余吨豆制品,实现产值80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高达1.5万元。同时,该村豆腐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养殖业的发展,用加工豆腐的豆渣喂猪、羊,年均生猪出栏近2000头,山羊出栏200多头,实现了豆腐加工和养殖双赢,为当地群众增收开辟了新路子。

双坝塘是泉丰村所辖的自然村,平均海拔2300米,沟壑纵横,被地理位置所限,这里每年种植的粮食产量较低。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县委县直机关工委邀请了县林业局专家到村指导种植结构调整,规模化种植竹子。在县林业局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双坝塘的竹林已长成规模,漫山的竹子萌发着欣欣向荣的绿意,给这一带贫瘠的山岭披上绿装。在林下还可以发展养殖业,纯天然土鸡,土鸡蛋和竹天麻都是双坝塘村的特产。据了解,全村共种植竹子400亩,覆盖所有贫困户,单这一项能给村集体创收65000元。此外,林业科技服务部合作社还依托内置金融平台,利用社员资金入股参与村中基础建设,吸纳8户贫困户资金入股,每户入股资金6000元,每户三年可分股金1140元。

在促进产业发展的同时,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扶贫干部还积极宣传外出务工政策,如外出务工可以享受车费补助,享受免费技能培训等。利用打工直通车、能人带的办法,让有劳动能力、能够长期在外的贫困户在外务工,不仅解决了村里百姓的就业问题,还提升了他们的业务技能。目前转移贫困户14人就业,人均月工资2000元,人均年收入增收24000元。

云南曲靖马街镇泉丰村扶贫记:村民受益展笑颜

陆良县委县直机关工委挂钩扶贫干部开展走访宣传工作

医疗保障全村覆盖 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

县直机关工委挂钩干部一直关心泉丰村的医疗保障问题,确保让所有贫困户都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享受到健康扶贫的相关优惠政策和家庭医生签约的服务。目前该村的患病贫困户报销比例已达90%以上。

医疗帮扶让泉丰村的村民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双坝塘村的村民李洪良是机关工委干部挂钩联系的一位贫困户,他家的情况比较特殊,夫妻两人都是聋哑人,家里三个孩子,目前都已上学。其中一个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李洪良本人在镇上打工,长年不能顾及家里小孩的情况。县直机关工委挂钩干部非常关心李洪良,每次到其家中都会宣传国家的医保健康扶贫政策。当了解到红十字会有一个公益基金会的项目就是专门针对先天性心脏病的患病儿童,工委挂钩干部立即帮助咨询、对接相关情况。目前已帮助孩子进行了前期的手术预约申报。

如今的泉丰村,因为前期异地扶贫搬迁项目实施,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快扶贫产业发展等,村容村貌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扶贫政策到位,挂钩扶贫干部努力付出,让贫困群众从中受益,村民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云南网记者 张洁一 通讯员 杨关艳 摄影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