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的演義,究竟是啥意思,聽聽我的看法如何

《三國演義》中的演義,究竟是啥意思,聽聽我的看法如何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三國演義》在明朝楊慎這首慷慨激昂的詩詞引導下,拉開了橫戈鐵馬,群雄逐鹿,赤壁鏖戰,三足鼎立英雄史詩般的歷史畫卷。

《三國演義》中的演義,究竟是啥意思,聽聽我的看法如何


《三國演義》的演義一詞,最早出現在《後漢書·周黨傳》:“黨等文不能演義,武不能死君”。西晉潘岳的《西征賦》也說“晉演義以獻說”。由此可見,其本意是敷陳義理加以引申。小說之所以叫“演義”,正是依靠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說三國,就是敷陳三國故事。真正的演義就是將“事詳而文古,義微而旨深”的史傳,以近俗語隱括成編,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語其義,因義而興乎感(明修髯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羅貫中正是在宋元話本,民間傳說的基礎上,依據陳壽《三國志》等資料,結合個人的豐富的生活經驗,寫成了影響深遠的《三國演義》。所以我們說,演者,延也。即將史書演為小說。義者,褒美忠義也。從卷首桃園結義到卷尾東吳丞相張梯甘死國難,義字貫穿全書,構成了這部小說的支柱和靈魂。

《三國演義》中的演義,究竟是啥意思,聽聽我的看法如何

《三國演義》漫談之一,歡迎關注,交流,謝謝朋友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