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理战“疫”】运用唯物辩证法有效应对疫情挑战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与蔓延,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次重大突发事件,其造成的巨大危害不容忽视。美国很多州宣布进入“重大灾难状态”,日本宣布了“紧急事态宣言”,西班牙、捷克等国延长国家紧急状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认为,新冠肺炎疫情是自联合国成立以来我们共同面对的最大考验,是一次人类危机。这次危机首先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尔后又造成了遍布全球的连锁性危机反应,涉及到了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领域,使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未来走向出现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国家之间的关系在疫情当中得到了考验,中国在全球疫情中遇到了比以往更加复杂而严峻的挑战,这其中较为核心的问题依然是不同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较量。和平发展与革命战争的时代条件虽有不同,但中国所面对的挑战依然来自于资本主义世界。为应对与战胜来自日本帝国主义的致命威胁,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创新性地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对如何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并获得最后的胜利,做了很多经典而富有启发性的论述。目前,针对疫情在世界范围内蔓延,有必要回到以唯物辩证法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经典原理,结合目前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创新与发展,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顺利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理性思考与对策建议。

继续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

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观点。实践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人的认识也必然要随之发生变化,实践与认识之间构成辩证关系,即从实践到认识到再实践的螺旋式上升的辩证运动,由此推动了人的认识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在实践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进而指导实践取得预期的效果,是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重要意义所在。疫情在全球蔓延,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个领域出现了新的问题与挑战,如何分析、把握这些问题的特点、规律以及基本趋势,需要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强化认识能力并力争获得富有指导性的规律性认识,用于指导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后的全球格局。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告诫:“只有那些主观地、片面地和表面地看问题的人,跑到一个地方,不问环境的情况,不看事情的全体(事情的历史和全部现状),也不触到事情的本质(事情的性质及此一事情和其他事情的内部联系),就自以为是地发号施令起来,这样的人是没有不跌跤子的。”(《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90页)他的这一重要论述针对的是当时党内的教条主义,而教条主义也就是主观主义。如何避免主观主义?毛泽东认为,必须深入实际,要从本质、内容、主流、全局等角度出发,才能把握住事情的本质,才能跃升到具备指导水平的理性认识层面,从而发挥指导进一步实践并取得预期实践效果的重要功能。面对炎疫情带来的崭新变化,需要在认真领会《实践论》相关重要思想的同时,加强对这些崭新问题的理性认知,进一步提升指导实践的本领。

掌握和运用好分析与综合的科学认识方法

毛泽东的《论持久战》是运用分析与综合方法认识事物的经典文献。他以通俗化的语言对中日双方的力量对比、动态变化、发展趋势、战争结果等,做了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重要结论。毛泽东在《学习与时局》中说:“要去掉我们党内浓厚的盲目性,必须提倡思索,学会分析事物的方法,养成分析的习惯。这种习惯,在我们党内是太不够了。如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胜利。”(《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48-949页)这篇文献虽然晚于《论持久战》,却可以看作是对他在《论持久战》中运用方法的提炼与总结。对于当时抗日战争的分析,与对当前全球疫情下的国际形势分析,具有某种类似的特点。在全球抗“疫”背景下,国际关系变得异常复杂,不仅原有的一些矛盾还未得到完全解决,而且新的矛盾也不断出现,尤其是国际社会中某些针对中国发起的污蔑与指责。中国在当前所面临的国际范围的较量与斗争,虽然与抗日战争时期中日之间的矛盾有差异,但实际上都是国际社会经济、政治等领域矛盾被激化所引发的,相似的地方在于某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始终抱有敌意。犬牙交错的斗争,在现在表现为错综复杂的经济、政治、军事、社会等各种矛盾。面对这些矛盾,依然需要掌握和运用分析与综合的科学认识方法,在对事情本身做充分分析工作的基础上,从事情全部要素的内在关联中合乎逻辑地得出客观的结论。正如毛泽东所说:“反对战争问题中的唯心论和机械论的倾向,采用客观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去考察战争,才能使战争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47页)

阶级分析法仍然是看待我国面临挑战的重要方法

毛泽东在《实践论》中指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论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个是它的阶级性,公然申明辩证唯物论是为无产阶级服务的;再一个是它的实践性,强调理论对于实践的依赖关系,理论的基础是实践,又转过来为实践服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284页)他的很多论述都特别注重运用阶级分析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从而能从深刻的经济关系与阶级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当前全球疫情蔓延,导致了资本主义世界也陷入危机之中,有人认为此次危机的严重程度不仅超过了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也有可能超过1929-1933年的大危机大萧条。全球疫情期间,美国疫情是最严重的,对其国内的经济破坏力是巨大的。据有关报道,美国社会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连续两周超过660万人,经济发展前景黯淡,衰退的可能性很大。面对巨大压力,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史上最大规模”的2万亿美元经济刺激计划;当地时间4月9日,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宣布将推出新一轮更大力度的贷款计划,规模高达2.3万亿美元。这些行为难免会引发通货膨胀,进而引发全球经济的通胀问题。为了转移视线、转移矛盾,美国频繁动用政治、媒体等手段,将矛头指向其他国家,尤其是对中国的指责与攻击。这就说明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阶级斗争这根弦不仅不能松懈,还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要警惕美国等某些资本主义国家转嫁矛盾,以及可能带来的矛盾升级。

以系统思维方法汇聚有利于中国的各种因素

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同其他抗战党派和全国人民一道,唯一的方向,是努力团结一切力量,战胜万恶的日寇。”(《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440页)他的这一思想可以概括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一致对抗共同的敌人。这种思想贯穿于毛泽东众多经典论述之中,是他科学分析中国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重要依据之一。在全球疫情的艰难处境中,从本国立场出发考虑问题成为突出特点,尤其是美国这样的资本主义国家,更是采用各种不当手段来维护本国的稳定与资产阶级的统治。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的分化与矛盾将会加剧,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大国承受了更大的外部压力与攻势。在有理有利有节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与斗争的同时,更加需要以系统思维来维护中国的大国地位,尽量避免中国在应对外部挑战与斗争中有更大的损失。从国际层面来看,进一步团结一切愿意与中国为善的国家,在其危难时刻积极伸出援手。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中,已经向世界各国展现了中国友好与负责任的大国形象。他指出:“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携手抗疫, 共克时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1版)截止到4月10日,多国向中国寻求帮助,中国已向127个国家和4个国际组织提供帮助,向他们提供给了大量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物资。从国内层面来看,虽然现在不是战争时期,但是仍然需要紧紧依靠全体人民应对挑战。世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如何进一步激发我国蕴藏的巨大内需,就成为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的关键所在。

当然,运用创新发展的唯物辩证法科学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的挑战,具体的方法还不止这些。在阅读毛泽东的经典文献过程中,发现毛泽东在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中,有很多具体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经典著述,为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提供了强大而有力的思想理论。无论对于指导革命这样充满不确定性的实践,还是应对目前全球疫情造成的国际社会的新变化,都需要掌握和运用唯物辩证法,拨开罩在事情之上的层层蛛网,形成对事情内在本质、发展规律、未来趋势等的科学把握,进而形成应对挑战的具体的路线、方针、政策,以达到管窥全局、自如应对、力保效果的实践目的。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