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知道嗎?周口扶溝這場大戰過後,才有“炎黃子孫”這個稱謂

阪泉三戰合炎黃的故事

王明見

相傳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在5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名叫“阪泉”,傳說中華民族遠祖炎黃二帝之間最著名的一次戰役“阪泉之戰”就發生在這裡。

距今5000多年前,炎帝、黃帝是黃河流域的部落首領。炎帝“定都於陳”(今河南省淮陽縣一帶),是有熊國君少典氏之子。炎帝出生後,被養於姜水之濱,故以姜為姓。而黃帝則是少典國君聰明美麗的次妃所生,因他出生於姬水邊上的軒轅丘,因此姓“姬”,名“軒轅”,定都於有熊(今河南新鄭市一帶)。炎帝、黃帝是同父異母兄弟。

故事:知道嗎?周口扶溝這場大戰過後,才有“炎黃子孫”這個稱謂

炎帝部族以牛為圖騰,在他率領部族東遷途中,擊敗了很多弱小部落。在陳定都時,與一個叫“九黎”的部族發生了多次戰鬥。“九黎”部族是當時長江中游一帶各部族中比較強大的一支,首領蚩尤性格兇猛殘暴。炎帝與蚩尤多次大戰,力不能敵,只好由陳地敗退到阪泉(今扶溝縣)一帶安營紮寨,準備休整後再戰蚩尤。而蚩尤在大勝以後,更加躊躇滿志,也打算休整一段再乘勝追擊,一舉殲滅炎帝,然後消滅黃帝。

就在炎帝與蚩尤作戰時,居住在有熊的以熊為部落圖騰的黃帝部族已逐步發展壯大。他帶領人們建造房屋、養蠶制絲、做衣服、造船、造車,還發明瞭文字。黃帝看穿了蚩尤的陰謀,就召集謀士商計對策,選定三月三日出兵,首先聯合炎帝,然後再共同對付蚩尤。

故事:知道嗎?周口扶溝這場大戰過後,才有“炎黃子孫”這個稱謂

黃帝為了和炎帝修好,率部來到阪泉北邊12裡的地方紮營下寨後,先派遣使者風后到阪泉,說服炎帝歸順,共同對付蚩尤。但炎帝覺得哥哥不能聽命於弟弟,不僅沒有采納黃帝的建議,而且還準備在阪泉與黃帝大戰。於是,黃帝就親自出徵,率領數十萬兵馬,圍困阪泉。黃帝先是三戰三捷之後,又派人出營勸說炎帝歸順,與之結盟;同時對阪泉則採取了圍而不攻,困而不殲的策略,以待炎帝歸降。炎帝被黃帝的舉措和誠意所感動於是就同意結盟聯合,共討蚩尤。

黃帝與炎帝聯合,組成炎黃部落聯盟,聲威大震,不久就在阪泉西邊的桐丘(在今河南省周口市扶溝縣境內,名煙霧山,屬韭園鎮)與蚩尤部落開戰。戰鬥中,炎黃聯軍所向披靡,蚩尤無奈,就施放出漫天大霧,使炎黃聯軍迷失方向而自顧不暇。

故事:知道嗎?周口扶溝這場大戰過後,才有“炎黃子孫”這個稱謂

緊急之中,黃帝命人造出了指南車指引方向,衝出了迷霧。傳說煙霧山的名字就由此而來。清朝詩人趙如桓有《桐丘宿霧》一詩:“南山文豹堪歸隱,涿鹿蚩尤莫漫傳。待得神車出世後,好看霧景滿林鮮。”說的就是黃帝大戰蚩尤的時候,蚩尤作大霧,黃帝將士皆迷失方向,黃帝就造神車——指南車以指方向終於戰勝蚩尤的故事。

阪泉古遺址現狀:相傳扶溝縣在5000多年前的上古時期名叫“阪泉”,中華民族遠祖炎黃二帝之間最著名的一次戰役“阪泉之戰”就發生在這裡。傳說今扶溝縣城北6千米處就是當年黃帝紮營的地方,舊時叫軒轅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稱軒轅鄉,就是因為黃帝曾駐紮於此而得名,現改名為大李莊,是大李莊鄉政府駐地。現村上仍有軒轅黃帝廟,香火十分旺盛。

故事:知道嗎?周口扶溝這場大戰過後,才有“炎黃子孫”這個稱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