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出门,白天夹尾巴。枪械、球棒,防人之心不可无,还要小心一声喝:滚回中国去。
一
标题的全称应该是“滚回中国”。
之所以缩写,一是不想标题党,要靠内容。二是不想给网管添麻烦。
“滚回中国”是这两天美国网络的热门话题,上了推特热搜,相关的短视频有上千万的转评。
上个星期天,仍是疫情紧张日,科罗拉多丹佛市,一群支持川普恢复经济、结束限制的示威车队,要强行通过某医院的隔离区,遭到阻拦。一位女士探身窗外,挥舞着“自由之地”的牌子,对阻拦的亚裔医护人员多次怒喝:“滚回中国,如果想要共chan主义,滚回中国去”。
事实上,这个脸孔像华人的医护,也有说是韩裔,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美国人,美国的少数族裔,正奋战在抗疫一线。
视频传出后,引发热议。有个帖子称:
“美国人让正在抢救美国人的美国人滚回中国。”
网友们还扒出这位女士资料,让她出名。
自然也有人欢呼附和,早就对这些中国人不满了,终于有人喊“滚”了。
就像谁要是向大楼扔出第一块石头,愤怒的人群瞬间就能把玻璃全砸烂。
就像2019年7月,川普公开扬言,让4位民主党女议员,滚回她们的国家。因为川普说她们来自世界上最糟糕、最腐败的国家,赶快回去修补这些国家,而不是留在美国批评政府该怎么做。
批评政府是宪法赋予美国公民的权利,更是议员的工作。川普上台前,一直猛烈地批评奥巴马政府,没人让他滚回德国老家,也没人让他的三任妻子,全部是来自欧洲的第一代移民,滚回她们的国家。
因为川普和她们都是白人。而那四个女议员,都是非洲裔。其中三个出生在美国,美国就是她们的国家。另一个很小来到美国,早已自然归化成美国人。
但她们仍然由于肤色、种族,被人喊滚。
川普之所以敢这么说,是由于有人拥护,包括一些华人。他们不愿被歧视,却歧视或赞同歧视别人。
想起华人中的一个段子:在美国最讨厌两种人,一是搞种族歧视的人,二是黑人。
二
2001年的911事件后,全世界的穆斯林面临着压力。第二年我去美国,海关等候入境的时候,盘查讯问非常严格,总能看到大胡子、穿袍子、戴头巾的被带走严查。
和我一起排队的一位旅客,也是类似装束。他看我有点紧张,主动说:“我是印度人,锡克教徒。瞧,我们戴头巾的样子和穆斯林不一样。更主要的,我们印度人和巴基斯坦穆斯林是敌人,反对他们在克什米尔扩张,我还在那儿打过仗”。
可是轮到他时,美国警察哪管他头巾怎么戴,直接喝令出列,单独检查。他稍有不满,就被拿下。
直到现在,在美国叫穆罕默德、易卜拉欣、阿卜杜拉的这些人,不需要见面,只要看到名字,就会被另眼看待。
就像满清政权被推翻后,很多满族人改了汉姓,而现在社会安定,又出现了许多爱新觉罗、叶赫那拉。
我在上一篇提到华人的姓氏(点击查看),给美国人的感觉,就像汉族人看到买买提、吐尔逊、阿不都吉力孜的异样。同样,有一个美国式样的名字,比如曾任驻华大使的骆家辉(Gary Locke),以华人身份当选华盛顿州州长,名字得到选民的认同,是否原因之一?如果叫做Luo Jiahui,估计给美国人的感觉像梁家辉差不多。
Lady Gaga 能火,除了唱得好,名字也很重要。安吉拉贝贝不够火,是很多中国人对她的名字不熟悉。她的丈夫黄晓明,有个很中国的名字,很有名。但如果搬到美国,Xiaoming美国人读不出,不管黄(Huang)还是王(Wang),最好改作Wong。
马克·罗斯韦尔是谁?中国人不知道。他就是大山,哦,一下有亲近感。华人在美国,不管你是第几代、是否融进主流,作为少数族裔的肤色、面孔、姓名,差别明摆着。平日还好说,一有个风吹草动、社会危机,滚回中国去。
三
《排华法案》是美国教科书语焉不详,很多中国人不甚清楚的法律,尽管它被执行了61年,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针对特定民族的歧视、迫害法律。
2018年5月,针对川普上台以来美国反移民、歧视少数族裔的沉渣泛起,一些电影人和学者,拍摄完成了纪录片《排华法案》(The Chinese Exclusion Act)。
它追溯了中国移民从1840年到现在的故事,提供了一段详尽记录,但并非众所周知的另类历史,是对美国民族大熔炉神话的重新反思。
和一些一知半解、自轻自贱的华人解释不同,什么抢饭碗、脏、好赌博、不融入,该片中的美国历史学家认为,《排华法案》是长期种族主义、仇外心理、掠夺性资本主义和政治算计的必然结果。
对华贸易和鸦片战争、南北战争与重建时期的乱局、经济萧条和劳工动荡的危机交替,长期形成了一段直到“二战”后才逐渐停止迫害华人的历史。要不是因为60年代由马丁·路德·金推动的黑人和所有族裔的民权运动,华人现在仍在最底层。
当年华人被引进美国,在修建贯穿美国的大铁路中居功至伟,牺牲惨重。但1870年代铁路修通后,南北战争后的萧条导致白人失业,勤劳的华人被视为威胁。当时中国国弱民穷,华人首当其冲成为反移民情绪的发泄对象。政客对这种情绪的迎合,最终促成了《排华法案》1882年的通过。
该片不仅关注政治和立法,还反映了很多社会历史、唐人街生活,以及华裔家庭被迫背井离乡的经历,描述了可怕的暴力浪潮。
包括大规模私刑、伤害,不准入籍,美国出生的华人也不给公民权,禁止拥有房产,禁止与白人结婚,禁止家属来美,教育歧视,掠夺财产,四处驱赶,在美国西部约300个城镇发生的种族清洗。
1943年由于中美二战的结盟,该法律才被废除,但对华人移民仍有严格的配额限制。2012年,美国参众两院通过决议,对排华法案正式道歉。这是美国迟到的纠错,也是国力上升时期价值观的表现。
现在呢?
到处甩锅,从白宫总统到街头妇女:滚回你的国家。
四
排华法案久远淡忘,这个年轻人并不遥远。
陈果仁,1955年生于广东,6岁时被一对美国华人夫妇收养。这对夫妇也不容易,由于二战时丈夫在美军服役,战后才获准妻子来美团聚。二人没有孩子,收养了陈果仁后10年,丈夫在一次抢劫中遇害。养子后来成为汽车城底特律的工业绘图师。
1982年夏日,陈果仁邀两位好友到酒吧庆祝即将脱单。对面的白人艾班斯父子,以为陈是抢了他们饭碗的日本人,用种族语言侮辱陈。双方从口角到打斗,最后陈和朋友逃离。
白人父子开车追上陈,儿子抱住,父亲用棒球棒击打头部。陈果仁昏迷4天后不治身亡,原定6月28日的婚礼改成葬礼。
一审运用控辩交易原则,如果嫌疑人承认轻罪,即放弃对其重罪指控。最后州法院判处白人父子过失杀人,缓期三年,罚款3,780元,当庭释放。
舆论哗然,激起了华裔及更有影响的日裔的不满。两年后再审,儿子无罪释放,责令戒酒;父亲25年徒刑,两万美元保释。二人并没有在监狱渡过一天。就是这样的判决,因法律技术上的问题,不久也被推翻。
三年后的1987年再审,认定凶手没有种族动机,改判无罪释放。之后的民事诉讼中,判处凶手赔偿陈果仁家属150万美元。
但这个47岁的失业工人,自顾不暇,哪里有钱赔偿?就像我在日记7(点击查看)里提到的“巨人强奸少女案”,10亿美元的赔偿很美,但无处执行。
这是历时五年的三次审判,从法官到大陪审团,从刑事到民事,从法律的程序到法律的公正。
陈果仁母亲说:“这是什么样的法律?这是什么样的公正?只因我儿子是华人。如果两个华人杀了一个白人的话,他们肯定会被监禁,甚至终身监禁。这个国家出了问题。”
五
2017年9月,我离开生活了47年的中国赴美。后来三次回去,从南到北,迎来送往,酒后夜归。回到美国,晚上不出门,白天夹尾巴。枪械、球棒,防人之心不可无,还要小心一声喝:滚回中国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