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與生活死磕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我們每天都會在路上遇見很多人。

有一些人,他們衣著光鮮,成就著一番事業;另外一些人,他們辛苦勞作,為生活和夢想不遺餘力。成就事業的人,自然令人欽佩;而勇敢追夢者,也同樣不平凡。

這是一位普通得再普通不過的黃石人,名叫陳春華,今年51歲。

聽說他的故事之後,你或許會和我一樣,心頭一熱。

每一個與生活死磕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我第一次認識陳春華,是在2013年高考期間。

那時,我剛剛進入報社工作,要採訪“愛心送考”活動。

陳春華是一名出租車司機,已連續參加“愛心送考”多年。根據報社安排,我隨車,和他一起送考生去考場。

路上,他跟我聊起了他的家庭。

他有兩個孩子,大的是兒子,剛剛進入社會,還沒有固定工作;小的是女兒,讀職業學校;妻子沒工作,在家照顧一家人生活。

我依稀記得,那時的他,總是緊鎖眉頭。或許是因為這個家庭的生活重擔都壓在他的身上吧。

再之後,一年除夕夜,我給他打過電話。當時,他還在跑夜班。他告訴我,這一天,他賺了600多塊,想早點下班,回去和家人團聚……

我還了解到,那時的他,喜歡聽相聲、寫相聲段子。就算凌晨下夜班回家,只要來了靈感,就會繼續創作,常常通宵達旦。

我敬佩他堅持創作的精神,這麼些年,一直和他保持聯繫。

不過,2015年之後,我很少再聽到他的消息了。

聽說,他去了深圳。

每一個與生活死磕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陳春華生於1968年,大冶保安鎮人。和多數同齡人一樣,他成長於改革開放之後,經歷了屬於那一代人的宿命、掙扎和奮鬥。

1991年,他和妻子黃雲香結婚。在農村,結婚就意味著要和父母分家。

不久,他們倆帶著父母給的200塊錢,到大冶城區生活。

他在一家供銷公司上班。那時候,供銷公司是人人羨慕的單位,一些重要建築物資,均會由供銷公司調配。

沒有自己的房子,他們就寄宿在親戚家,生活依然有滋有味。

上世紀90年代中期,國有企業改制浪潮到來,陳春華不得不自謀出路,日子又變得緊巴巴的。

他也曾想購買一處自己的房屋,找來找去,他發現了一套售價6000元的住宅。可掏光了家底,他也拿不出這6000元。

直到最後,老父親伸出了援手。

兩個孩子出生後,生活如一副重擔,壓在了這個家庭上。他到工地上打過工,做過小本買賣,更多的時間則是在大冶開麻木跑運輸。

“咋不苦呢,但是要生活。”夫妻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接著說,“當時只想著咬牙堅持。”

2004年,他們一家輾轉來到黃石。陳春華進入市昌達出租車公司成為一名的哥,收入逐漸穩定。

每一個與生活死磕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十餘年的哥生涯,陳春華曾得到不少同行稱讚。

比如說,昔日同事胡旺洲評價他:“多年跑出租,從未發生一起交通事故,也沒有一例乘客投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更多人則是欽佩他:“會寫相聲,有才!”

陳春華有一個“相聲夢”,但僅僅只是寫,還無法給予他足夠的支撐。在漫長時日的堅持中,他還在“等風來”。

2010年,在兒子的幫助下,他學會了上網。很快,他開始將自己創作的相聲、小品等作品搬上網絡。

“2015年,你去深圳都幹了啥?”

他告訴我:“寫劇本是我的夢想,我賣了出租車,去逐夢。”

在深圳,他先供職於一家影視公司,後因種種原因辭職,“後來想,乾脆自己全職寫劇本。”此時,已經48歲的他,毅然選擇再次創業。

陳春華很幸運,他趕上了互聯網發展的一輪風口期。他建立了自己的自媒體平臺,關注量超過5萬;他搭建了發佈劇本等作品的網站,搜索量迅速名列前茅。

如今每天,他幾乎都守在電腦面前,訂單應接不暇。

“一年的收入有二三十萬吧。”他說起了普通話,衣著也越來越時髦。

2016年,他在廣東惠州購買了一套80餘平方米的新房,售價每平方米近萬元。之後,他又回到黃石,閉門創作。“或許有一天,我會成立一家公司,帶著兒子,一起在互聯網中努力奮鬥。”他說。

黃雲香卻很知足,笑著說:“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算是苦盡甘來。”

我端詳著這兩個曾經皺紋常駐的中年人,變化顯而易見,他們臉上的笑容更多了,他們的思想更開放了,他們的觀念也越來越新潮了。這真讓人欣慰。

每一個與生活死磕的人,都值得被尊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