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通貨膨脹率每年上升10%,對普通公民會有什麼影響?

李勇材


今天我們用白話說一說通貨膨脹對國民的影響。什麼是通貨膨脹?假如整個市場上就1斤糧食和10塊錢,沒有其它的資源,這1斤糧食就10塊錢,市場如果增發10塊錢,現在這1斤糧食就是20塊錢咯,價格上漲了100%,這就是最簡單的通貨膨脹模型。真正的市場沒有這麼簡單,影響通膨的因素太多,各種消費指數,房價,收入,還有外匯管控等等。

通膨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存在,只是有的國家通膨嚴重,有的通膨不嚴重,我國的通膨算控制的相當不錯了,階段性的大通膨是不可避免的,長期是穩定攀升的,不會造成嚴重的影響,雖然物價在逐年上漲,但退休金工資收入也在逐年上漲,這就抵消掉了一定量的通膨。我國的通膨只是內部通膨,外部干擾性有限,因為我們的外匯是管控的。

委內瑞拉這種國家一旦通膨不可想象,他們沒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只是依靠出賣石油資源換取外匯,又沒有外匯儲備,一旦大批量美元輸入國內,就得增發貨幣,增發的貨幣表現為,買一根火腿可能需要一麻袋錢,等美元撤出時,國家就發生動亂,物價飛漲哄搶物資。

大基建是社會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環,GDP每年保持8%的增長速率維持了多年,國民生產生活質量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這個變化是用我們以後幾十年的努力工作換來的,我們提前消費了後幾十年的財富。

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沒有通膨的國家,它把所有的貨幣增發造成的通膨都轉移到了其它使用美元的國家,任何國家存款幾十年後都不能買到等價的物品,只有美國存款不會縮水,因為美國是世界經濟的的構造者。

經濟本就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就是大家怎末去合理的用國內的資源,通過一次二次三次財富分配,使大家都能享受到資源,這裡就分出了學歷,能力,有的人住大房子有的人住小房子,有的人工資高有的人工資低。

通膨是長期存在的,只要通膨在國家可控範圍之內,國民就不用擔心。


遊走京城的魚


通貨膨脹是一個很嚴肅的學術問題,也是普通人最容易接觸到的經濟學問題,和普通人的生活關係息息相關,但是很多人還是不注意過這一點。

通貨膨脹形成的原因有很多,我簡單說一個原因:比如市面上只需要10000元的貨幣就能夠滿足社會的需要,商品和人們手裡的鈔票是相對等的,一元就買一件商品。假如繼續發行10000元,那麼原來的平衡局面就要被打破了,商品還是那個數量的商品,可是市面上的鈔票卻多了一倍,最終的結果就變成了2元才能買到一件商品。按照這樣計算,實際上鈔票的價值就變成了原來的50%。

回到普通生活裡面,比如一個工人原來每個月拿5000元工資,在鈔票發行期間的工資沒有變動,還是5000元,那麼實際上他的5000元只能買原來的2500元商品,可以看到他的工資其實在暗地裡縮水,隨時明面上沒有看到有問題。另外一個方面來說,大家都會對物價有反應,而不是坐以待斃,最直觀的就是消費行業的提價行為,比如最近海底撈的漲價。

貨幣是有傳導效應的,可能有一些行業提價會來得慢一點,有一些行業反應會快一點,但最終基本都是在漲價來應付通貨膨脹的來臨,畢竟每個行業的從業人員都要吃飯,都要掙錢養家。如果年紀大的人回看最近二十點,對20年前的物價記憶猶新。

通貨膨脹對有一些人來說是好事,比如我向朋友借款10萬元,3年後再還10萬元給朋友,表面上看我朋友沒有損失,實際上10萬元在前後的內在價值是不同的,實際購買力也是不同的。按照這個情況,我們也可以把時間從3年擴充到10年,那麼我的朋友的實際損失會更加大,因為通貨膨脹更厲害,實際購買力下跌得更加厲害。

再把上述我的情況更換成銀行貸款100萬元買房子,10年前的房價和現在差距很大,尤其是一線城市,就算我月供期間逐月還款給銀行,情況變的複雜了一點,房子增值的錢還是要遠遠覆蓋我支付的利息。


笑裡藏貓貓


通貨膨脹率每年上升10%看上去是很可怕到事情,但是離我們並不太遙遠。自我們有詳細記錄CPI的1987年開始到現在,CPI超過10%的年份也不少,第一輪是1988-1989兩年,其次是93,94,95那3年,這兩段時間裡,國內經濟發生了很多大事,整個經濟狀態都不是尋常的狀態。

1988年價格闖關失敗曾經帶來過一輪物資大搶購

1988年開始的“價格闖關”導致了全國範圍內嚴重的物價上漲情況。

在1988年新春伊始,各種漲價的小道消息就已經鋪天蓋地了,各種商品的價格持續上揚,民眾心理出現波動。到3月份,國家要調整農副產品零售價的消息傳出,部分大城市開始出現搶購商品的現象,第一波搶購潮開啟,國營商場裡的肉、蛋、糖等副食品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搶購一空。數日內,上海地區商場裡的食鹽、食油、肥皂等日用消費品即告售罄。

到5月,國家放開副食品銷售價格實錘,也證實了此前的小道消息。“謠言”被證實刺激了民眾的神經,新一輪搶購潮又起。與第一輪不同的是,這一次幾乎所有商品的價格都隨著搶購飆升。

到了7月,國家防控13種名煙名酒的市場價格,隨即全國各大城市出現搶購名煙名酒的現象,北京、上海、天津的菸酒庫存一搶而空。

9月起,各種商品全面漲價,搶購風潮又起。

回顧下91-95年期間的大通脹

91到95年剛好是我們的85計劃那5年。

在之前的5年時間裡,我們經歷了東歐劇變、價格闖關、姓資姓社大討論等歷史事件,是改革開放後經歷的最動盪的幾年。在動盪中,我們迎來了鄧小平南巡,要深化改革,經濟重新迎來了一輪快速增長,這5年的GDP增速都保持在了10左右:

跟GDP同樣快速增長的則是貨幣的大規模發行:

那幾年我們的M1增長率接近50%,M1是現金與活期存款的總額,這些貨幣基本都是在市場中快速流通的。在大量新增貨幣的刺激下,CPI開始迎來了改革開放後最瘋狂的上漲。

大通脹時期的居民生活

離開這些空洞的數據,我們來看看91到95那幾年商品價格是種什麼樣的狀態。

當時的兩票剛被廢除,卻引起了農副產品及相關產品價格全面上漲,大米價格從0.8元/斤上漲到1.6元/斤。由於大米、麵粉在商品價格中權重很大,結果化肥、農藥、豬肉隨大米、麵粉全面大漲。

稅務改革上轉行增值稅試點,相當部分企業將增值稅的負擔加到了商品上去,進一步加劇了物價上漲。

匯率上實施了外匯體制及管理體制改革,匯率從1:5.7上漲到1:11再下跌到1:8,這一輪過山車種,多流入了200億美元。這200億美元折換成2000億人民幣又進一步推高了通脹。

與很多人熟悉的只漲物價不漲工資不同,1994年,全國公務員加工資,進而影響到企業工人加工資,當年企事業單位員工工資平均上漲了1倍。工資上漲推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

全國處於一浪高一浪的浮躁的通脹之中,人心惶惶,幸好在政府幹預下阻止了物價的進一步上漲,不然1988年那種全民搶購潮就可能重演。

超過10%的通脹率很容易經濟動盪

不管是1988年還是1993年的大通脹,無一例外都引起了不同程度的搶購潮。

一旦CPI超過10%後,整個物價體系就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了,對於普通公民來說,手裡的現金貶值速度遠遠慢於物價上漲速度,那麼搶購黃金、美元等現象也會隨之出現,各類擠兌式“消費”“投資”活動都會接踵而至。

如果不通過政府的行政手段對於惡性通脹進行及時壓制,這種狀態長期化很容易會引起經濟的崩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