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有哪些區別呢?

相互寶是大病互助計劃而不是保險,但人們還是喜歡拿它與保險進行比對,畢竟兩者同屬於保障類服務。

金融界公認最難做的是保險業務,但相互寶比保險還難。

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有哪些區別呢?

保險是最難賣的金融產品,但與相互寶相比還是有兩個優勢:

一是先收保費後理賠。保險產品、保險條款凝聚眾多精算師、律師等專業人士的才智和經驗,而且解釋權在保險公司。即便對簿公堂,保險公司的財力和專業能力豈是普通用戶可與之抗衡的。直白地說:錢已“落袋”,賠不賠的主動權在保險公司手中。

二是保險公司享有更高的靈活性和隱秘性。針對不同的用戶,保險公司推出千差萬別的產品。理賠時,用戶與保險公司構成一對一的利益關係,賠不賠、賠多少與其它投保人無關,公眾不需要、也不能夠獲得相關信息。

相互寶先提供保障、再由參與者分攤費用。最新一期擬幫助287人、每位用戶攤0.94元。算下來,每位幫助者向每位被幫助者支付0.33分錢。雖然只有“不到半分錢關係”,但每個幫助案例都要向支付寶數億用戶公示接受監督。

預收費模式,讓保險公司牢牢把握主動權。相互寶用戶免費加入並獲得保險,救助需求發生後才扣款,主動權交給了用戶,壓力給了自己——畢竟用戶如果不滿意是可以隨時退出的。

每月扣費兩次,幾毛錢還湊合。隨著救助人數變多,如果每次扣幾塊、十幾塊恐怕有些用戶會感到“肉疼”。儘管算下來,用戶要去買同等保額的商業保險的年費動輒數百元甚至上千元。

是創新也是“返祖”

風險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可控的風險。保險、證券交易、有限責任公司等制度安排令風險可控,解除企業家、投資者的後顧之憂。

近代保險業的起源可追溯到大航海時代。船毀人亡的風險讓船東望而卻步,如果由幾十、幾百位船東分擔,那麼誰也不會破產,於是“勞合社”們應運而生。

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有哪些區別呢?

勞合社不是保險公司,而是互惠共生的社團組織。它的職能是為承保人提供服務(包括簽署保單、處理賠案、統計及信息服務等)並同時進行監管(主要監督承保人的覆約情況及財務狀況)。勞合社的承保人都是億萬富豪,他們以個人全部財產作為履行承保責任的擔保金,這就是令人聞風喪膽“無限責任條款”。

市場經濟下,有需求就會有人試圖來滿足。但產品或服務的提供者總趨向於採用令己方利益最大化的模式。

比如居民有吃早點的需求,小販的服務模式是:路邊+特定時間+現場製售+一手錢一手貨。這種模式下場地成本近似為零,營業時間被壓縮在數小時的“高峰時段“,”錢貨兩清“消除了壞賬風險。

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有哪些區別呢?

現代保險的運營模式是為保險公司利潤最大化而設計的,其核心是與用戶“對賭“。

比如重疾險,精算師確定1年之內投保人罹患100種重疾的概率為千分之一、醫療費均值為30萬元,平均下來每位投保人本年花掉醫療費300元,那麼保費一定會高於300元。

保險公司就是與投保人賭醫療費不會高於300元/年。如果是200元保險公司就賺了,如果是350元保險公司就賠了。為了不讓自己遠離賠錢,保險公司要麼增加保費要麼在理賠環節“做文章”。

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是不同的物種。相互寶是“大病互助計劃”,是一個非盈利的帶公益性質的平臺,而保險公司則要為股東賺取利潤。

相互寶與保險公司有哪些區別呢?

未來發展趨勢

相互寶的用戶主要是年輕人。對他們來說,可能會覺得疾病離自己很遙遠、重疾險沒必要買。加入相互寶之後,每期數百宗案例讓他們深切地感到“人生無常”。當經濟條件允許時,這部分人有更大的概率購買保險產品。所以,相互寶不僅是一個公益性重疾幫助計劃,也是規模空前的保險教育——每月兩撥、連綿不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