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把公司当成家,也别把同事当家人”:听上去很现实,却有道理

还记得刘强东说“员工都是兄弟”,转身没多久就开始裁员,连高管都要淘汰10%。近年来全球“裁员潮”势头迅猛,中国裁员潮从2018年蔓延到2020年,京东、阿里、华为,都没能躲过。在被裁员的人中,有多少人是因为相信了那句“好好干,把这里当成家,相信公司不会亏待你的”,从此倾注自己所有的热情兢兢业业为公司工作,最后在公司需要缩减成本时,毫不留情被裁掉。

所以有人说:别说公司当成家,也别把同事当家人,什么意思?下面这些才是大实话:

“别把公司当成家,也别把同事当家人”:听上去很现实,却有道理

公司的本质是利益

把公司当成家的人,先思考两个问题:第一,你会被你的家庭开除吗?第二,公司能让你身心放松吗?答案都是否定的,我们在公司里始终是顶着压力拼命工作,以此换取应得的薪酬,维持我们和公司合法关系的,是劳动合同,以及利益关系。劳动合同维持我们的权益,价值产出则是公司对员工的认可,当员工价值产出跟不上,就要面临被淘汰的局面。

有人说公司残酷,但公司本身就是利益结合体,它也要生存,而不是无条件供养着一群人,那只会亏损、破产。公司为员工付出人力成本,期待收回大于这个固定成本的利润,并争取利益最大化,很合理。再说员工也会跳槽,职业选择本就是双方互选的过程,好聚好散才是最好的结局,所谓的“家文化”管理,无非是希望员工能够对公司有更深的归属感,创造更多的价值。

“别把公司当成家,也别把同事当家人”:听上去很现实,却有道理

同事间有利益冲突

职场关系错综复杂,就算是办公室里的同事,也存在着利益冲突,晋升发展的路就一条,业绩奖金就这么多,大家都想往上发展,都想拿高工资,难免要互相斗争。有人说“兄弟也会有争斗”的时候,但同事没有血缘关系,连朋友都算不上,很多同事就像人生的过路者,辞职了,就从此是路人,而家人就算远隔千里,几年不联系,回到家里仍有很深的感情。

同事间不适合讲“感情”,影响工作效率,无法客观理性处理团队工作,面对竞争更容易翻脸,做任何决定都得左右权衡,生怕伤了同事感情,拖累自己的职业发展。即便遇到聊得来的同事,也要保持一定的界限,不影响彼此的私人生活,才能更轻松自由,切记,同事始终是同事。

“别把公司当成家,也别把同事当家人”:听上去很现实,却有道理

依靠自身,家庭和工作要分开

市场大势所致,员工要努力工作才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企业需要利润才能继续存活,活下来才能有更多的员工。在这个循环里,你无法依赖任何人,别把自己的事业命运交到公司手里。学会降低对公司的期望,对同事的期待,因为大家拥有自己的立场和家庭。只有提高自身价值才是生存发展之道,自立自强。

不要把自己的心思都放在工作上,想要有家的庇护,有家人的支持,适当放下工作组建自己的家庭,给家人更多陪伴和关心,将工作和家庭生活分开,既能够努力追求事业,也可以享受家庭的温馨,这才是值得追求的生活。

每日更新、只说职场、欢迎关注:

圈子封面

财富学习委员会

圈主:学习委猿

5510成员

进入圈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