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文 | 小碧育兒心得(此文為原創 ,版權歸屬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本文約2180字,閱讀全文約需3分鐘)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我身邊的梁女士就因為眼前的這個問題而感到困擾著,明明寫作業是每一個孩子都必經的事情,可是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在寫作業的時候,總是展現出一幅困難的表情呢?

這一天依舊如此,當梁女士監督自己的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孩子居然委屈地說道:“媽媽,我能不能不寫了,真的好難!”梁女士感到非常疑惑,只是一些作業而已,用得著展現出這麼恐懼的樣子嗎?

其實現如今這樣的案例有很多,當孩子做一些對於他們來說比較困難的事情時,他們就會產生畏懼的情緒。而這樣的情緒,其實在心理學中也有著一個分類叫做畏難情緒。尤其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存在習得性無助。那麼當孩子出現這樣的畏難情緒時,我們到底應該做些什麼呢?

一、當孩子出現“畏難情緒”時,我們該注意什麼?

1、不要強迫孩子

當孩子存在畏難情緒的時候,家長真正要做到的是不要去強迫孩子。其實這也是很多家長最容易犯的錯誤,他們總是會對孩子有著數不盡的批評,總是一次又一次的擊垮了孩子的心理防線,總覺得用激將法可以讓孩子重振士氣。

但是你的強迫只會使孩子習慣逃避困難,只會增加孩子的挫敗感。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2、不要給孩子貼標籤

在孩子產生畏難情緒時,家長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在這個時刻給孩子去貼標籤。因為你一旦給孩子貼上了不自信的標籤,那麼孩子不僅會很尷尬,而且也會因為你的舉動感到很傷心,並且對自己反而更加的沒有信心。

家長的這些舉動已經形成了惡性循環,自以為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是一個好的方式,但實際上反而給孩子造成了更加嚴重的傷害。

3、注意我們對孩子的要求

家長總是對孩子有著高要求,但也正是如此,使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所以當孩子畏難情緒來,臨時家長真正要注意的就是我們對於孩子的要求。家長的要求太高,孩子沒有辦法去完成,他們在失落中和挫敗感中當然會產生畏難情緒,使他們漸漸形成了逃避的習慣。

以上這3點就是我們平常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只有這樣的話,才能保證孩子不會被畏難情緒給困惑住。而且我們也必須要了解到畏難情緒,對於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也正是因為擁有著這樣的情緒存在,才讓孩子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二、畏難情緒,讓孩子不敢走出自己的舒適圈

其實所謂的畏難情緒只不過是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所產生的一種恐懼的心理狀態而已。而再具體一些,就是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會採取躲避退縮的態度去對待所謂的困難。對於困難根本沒有信心去解決,也沒有勇氣去面對。而在面對這些困難時,不僅不會積極地去進行處理,反而會用放大鏡去看待這個問題,總是將這個問題想象的非常有難度。

美國心理學家Noel Tichy(諾爾·迪奇)把人的知識和技能層次劃分為舒適區、學習區和恐慌區。

而學習本就是非常枯燥無味的,即便是我們成年人面對一些有趣的書,也仍舊無法長時間的去觀看這本書,總是會對其他的事物產生很大的興趣,譬如喜歡看電視,又或者是打遊戲玩手機。

我們本身就對一些舒適的東西有著一定的迷戀,也正是這種惰性,才使孩子在學習上面出現了缺乏動力的情況,也正是如此,使孩子產生了畏難情緒。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在畏難情緒、學習難度和惰性的影響下,是孩子不願意去面對這些困難,寧願待在舒適圈中不願離開。

所以說我們千萬不要把畏難情緒看成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我們只有用一個良好的方式來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才能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那麼我們具體應該怎麼做才能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呢?

三、家長如何幫助孩子克服“畏難情緒”?

1、培養孩子的逆商

逆商主要指的就是,當一個人面對逆境時所做出來的反應,並且面對挫折,擺脫困難和解決困難的能力。所以家長想要讓孩子戰勝畏難情緒,克服畏難情緒的話,就一定要培養孩子的逆商。

需要讓孩子養成不怕苦,不怕累的性格,並且在面對困難的時候,家長更需要給予孩子一定的信任。即便孩子經歷了失敗,我們也一定要對孩子進行鼓勵,並且肯定孩子的努力。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2、接納並肯定孩子的情緒

在孩子產生畏難情緒之後,應該接納孩子的情緒,並且肯定孩子的情緒。孩子最害怕的就是父母不理解自己,最害怕的就是父母會因此責怪自己膽小懦弱。

但如果家長在這個時候去接納並且肯定她們的話,這就是對孩子的一種肯定,反而對孩子克服畏難情緒有著一定的幫助。

因為在家長的接納和肯定之下,孩子擁有了安全感,這對於他們克服畏難情緒是一個極大地幫助。

3、給予孩子正面鼓勵

家長對於孩子的鼓勵更是有著一定的作用,因為在家長的正面鼓勵之下,孩子可以產生信心,如果家長在這時陪同孩子一起去應對這些困難,那麼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之下肯定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麻煩。

也許很多家長擔心孩子因此會依賴我們,沒有辦法獨立,其實我們可以先和孩子一同去解決,然後再讓孩子自己去嘗試解決一次。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瞭解困難,並且學會真正解決困難的方法,使孩子漸漸地克服畏難情緒。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以上這三個辦法就是我們在平常的時候需要用到的,只有這樣的話才能保證孩子不出現任何意外。而且我們一定要逐漸地讓孩子去適應學習的難度,這樣循序漸進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漸漸地習慣這一切,而且還不會變得反抗。

那麼你在平日的生活當中,你會用怎樣的方式來解決孩子的畏難情緒呢?說出你的好辦法,讓我們來好好的討論一下。

孩子容易出現“畏難情緒”?這是在提醒你該培養TA的“逆商”了


我是@小碧育兒心得 ,是一名3歲寶寶的媽媽,也是一名高級育嬰師。

有關更多的“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更多的人,別忘了點贊 + 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