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逆商”,提升幸福能力

生活中我們聽過最多的是智商和情商,很少有人討論過逆商,其實逆商的高低不僅會影響到我們人生的成就,更會影響到我們的幸福感。

那麼什麼是逆商呢?逆商是指我們看待逆境的態度和自己在逆境中反脆弱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次登山,當登山路中遇到“暴風”來襲,一般會出現三種登山者心態。

第一種是放棄者,在他們看來,風太大,覺得自己反正也無能為力,乾脆原地不動,甚至躺下。這種情況其實非常危險,甚至丟掉性命。

第二種是紮營者,當大風來臨時,他們會忙前忙後把帳篷紮好,不管有沒有用,他們會做一些努力,然後在之前的成就上就不再前行。

第三種是攀登者,他們心中有著明確的目標,即使大風吹的他腰都直不起來,他依然會選擇前進,他的目標可能是在溫暖的燈光下和一家人歡聚一堂,也可能是心中有個夢想還沒有實現,或者只是單純的想活下去,活得更好。攀登者的特點就是不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某個時刻。就如尼采所說:如果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他就能忍受生活加諸於他的一切困難。

要想知道如何提高逆商,我們需要先了解一下逆商建立的三大理論支柱。

一.認知心理學

我們既然改變不了這個世界,那就改變看待這個世界的態度。認知心理學有2個理論基礎:

1.習得性無助

所謂習得性無助就是當生活不斷打擊我們,時間久了我們就會對生活失去動力,再次遇到打擊時就想當然的認為自己肯定不行。

曾經,科學家還做過一個實驗驗證這個理論。他們把狗分成2波,2波狗關在兩個籠子裡,每天同樣的時間電擊一段時間,不同的是其中一波狗腳邊有個按鈕,只要狗用爪子按住這個按鈕,電擊就消失了,而另一波狗只能無可奈何的忍受電擊。持續一段時間後,將兩波狗一起放到一個很矮的柵欄裡面,再次用電電擊這兩波狗,這時會發現那些可以通過按鈕不被電擊的狗一下子就跳出了柵欄,而那些被電擊又無能為力的狗即使此時可以逃出去,他們依然會蜷縮著哇哇哭叫,而不是一躍而出柵欄。

在這群狗心裡因為長期的被電擊而無能為力,它會覺得每天定時的電擊是生活的一部分,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即使當自己有條件逃離時,它依然不相信自己可以逃離。這就是習得性無助,對生活失去掌控感。我們人類也是一樣,如果接連性遇到生活的挫折,又無法解決這些問題,時間久了就很容易形成習得性無助。

2.歸因理論

歸因理論是指我們在面對問題時如何歸納原因。

小時候班級總有小朋友數學成績不好,而老師喜歡對男孩的父母說:你家孩子數學成績不好,是沒有好好學習,沒把注意力放在學習上,一般男孩數學成績都能變好,回家多督促,成績還是能變好的。

但是如果是女孩數學不好,老師可能會說:你們家孩子數學不好,看來沒這方面天分,一般女孩數學都不行,沒天分的話一輩子也很難把數學學好。

我們會發現男孩數學可能真的越來越好,女孩數學可能就真的不行了。就像在我們刻板印象中就覺得男孩數學就是比女孩好,這可能也是因為我們的歸因方式錯誤。

老師對男孩數學成績不好的歸因特性是暫時的,外在的,有限的。這種歸因方式會讓我們對這件事變好持樂觀態度。

而對女孩數學不好的歸因卻是永久的,內在的,普遍的。這種歸因方式會讓我們對這件事變好持悲觀態度。

所以當我們面對困難,如果可以歸因為暫時的,即這個困難只是此時解決不了而不會一直無法解決;外在的,即這個困難不是因為我本身天賦,素質等不可改變的內在因素不行,而是“我暫時沒有學過這方面問題的解決方法”這種可以通過努力解決的的外部因素的不行。

二.健康新論

以前人們總認為身體與心理健康沒有直接關係,後來有人就做了個實驗,給2老鼠身上注射癌細胞,將老鼠分成2波關在不同的地方,一波老鼠每天可以通過按一個按鈕自己掌控吃的,另一波老鼠則什麼也掌控不了,周圍的環境和他沒有什麼關係。經過一段時間,人們發現有掌控感的老鼠癌症發病率要低很多。

人們也是一樣,當我們用一種軟弱的態度應對生活的逆境時,我們更容易抑鬱或者生病。軟弱的表現有“我沒辦法”,“雖然我很生氣,但我無能為力”,隱忍等。

三.腦科學

說到腦科學,需要理解2個詞語:大腦皮層和基底神經節。

舉個例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剛開始學習吃飯時,我們動用的位置是大腦皮層,當我們漸漸完全學會吃飯時,我們每次吃飯,動用的位置就是基底神經節。大腦皮層被調動是有意識的關注某件事,而基底神經節調動是我們潛意識在發揮作用。

也就是說我們應對逆境的第一反應很多時候是來自基底神經節,一種潛意識的慣性思維,如果這個思維是習得性無助思維或者歸因時歸為內因,那麼我們就會無意識的在逆境中採用消極態度,消極的態度又會進一步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我們下次再次面對逆境時可以停下慣性思維,調動自己的大腦皮層思考這件事,才能換一種方法重新看待問題。

那麼如何調動大腦皮層,重新認識和改變逆境呢?

一.覺知逆境

要想擊穿基底神經節,用大腦皮層重新思考逆境,首先就需要發現逆境,並用很誇張的語氣把這個逆境描述出來,引起大腦的注意。

1.阻斷受害者心態

比如你發現自己忘記帶鑰匙了,一般我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我怎麼記性這麼差,我怎麼這麼倒黴等。這個時候我們要趕緊停止胡思亂想,通過拍桌子或者對自己喊一句stop,讓自己的負向思維停止。

2.覺知逆境

只需要用很誇張的語氣說一句:啊哦,今天沒帶鑰匙。自己就會意識到我遇到一個逆境了,這個逆境是今天沒帶鑰匙。

二.從3個維度分析逆境

1.掌控感:這個局面是不是已經無法掌控了,是不是沒帶鑰匙我就一定進不了家門了?我的人生是不是就完蛋了?

2.影響度:這件事會影響到哪些方面?鑰匙沒帶對我的影響是我這會進不了家。

3.持續性:這件事會持續多久?是幾個小時進不了家?幾天進不了家?幾年進不了家?一輩子都進不了家?

三.如何擔當結果

1.擔當力:誰能對這件事真正的負責?一般情況都會是自己。

2.我能做什麼?把能做的事用漏斗法,就是一件一件全部列出來,然後挑選一些開始行動。只要開始做了,事情自然有辦法解決。

總結起來就是,習得性無助和錯誤的歸因會讓我們面對逆境時產生負面的思維,負面思維會進一步影響我們身體健康。

所以提高逆商的關鍵在於我們要改變自己的負面思維方式。

如何改變?首先要阻斷受害者思維,然後覺知逆境,通過問自己關於“掌控感,影響度,持續性,擔當力”相關的4個問題分析逆境並尋求解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