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鐵路史中的“瀘州記憶”(四)

川黔鐵路西線(隆築線)——隆黃鐵路的雛形


連接四川貴州兩省的重要鐵路——川黔鐵路,建設計劃始於20世紀20年代。民國16年(1927年)起,國民政府多次組織對四川至貴州的鐵路進行勘測,提出了隆昌至貴陽的西線方案和重慶至貴陽的東線方案,經過比選決定選用西線方案,但只進行過踏勒、初測和編制工程概算。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8月2日,在劉湘主政下,法國代表阿米司基同四川省代表高顯鑑經半年談判簽訂建造成渝鐵路合同,主權屬中國。同時協商建造由重慶經瀘州、昭通至昆明的川滇鐵路(滇蜀鐵路)和由重慶經瀘州至貴陽的川黔鐵路。

民國16年(1927年)至民國36年(1947年) ,國民政府對川黔鐵路進行了5次勘測選線。有0.75米軌距方案,也有標準軌距方案,經過比選,提出隆昌至貴陽長499公里的西線及重慶至貴陽長516公里的東線兩個方案。先擬採用東線,但於民國35年(1946年)編制鐵路建設計劃概要時,因東線上的涼風垣和婁山關工程艱鉅而捨棄,改取西線。選定的西線(隆築線,“築”為貴陽之簡稱)在隆昌與成渝鐵路接軌,途徑瀘州、赤水、董公寺、遵義至貴陽。當時國民政府批准了這方案,並於民國 37年(1948年)完成了線路的初測,但因面臨解放,後續的定測等工作陷於停頓狀態。

新中國成立初期,曾對經過瀘州的隆築鐵路做過規劃:隆築鐵路通過瀘州,線路由隆昌來。規劃在小市木拱溪跨過沱江,建一鐵路橋。過江後即穿進龍透山隧道,到小關門出口,跨越長江,修建鐵路、公路兩用橋。過長江後沿蘭田鎮後煙燈山壁經納溪、敘永、畢節至貴陽。

1951年11月,西南鐵路工程局對川黔鐵路隆昌至貴陽線路方案進行草測。同時,綦江鐵路局在勘測三江至松坎線路時,也對川黔鐵路如何通過涼風埡、婁山關進行勘測。提出了從趕水、新站、麻埡口、楚米鋪、桐梓、兩河口(或板橋)至遵義選線的建議。西南軍政委員會把隆昌至貴陽線(隆築線)作為第一方案,把貓兒沱(位於今重慶江津區)至貴陽作為第二方案,並對兩個方案進行了比較。從運輸意義看,重慶作為西南重鎮是冶煉、機械、輕工、化工、國防工業基地貨物運輸需求量大。第二方案所經之地盛產煤、磷、鐵、鋁,礦藏豐富,且土特產較多。從修築效益比較,第二方案比第一方案短40公里,修築工期少一年,費用也會相應節省。因此,西南軍政委員會於1952年4月7日報告中央財政經濟委員會和鐵道部,建議採用第二方案。

最終,川黔鐵路採用了重慶至貴陽的方案,沒能經過瀘州。雖然,川黔鐵路沒有采用經過瀘州的隆築線方案,但隆築線方案基本形成了隆黃鐵路的雛形,為瀘州後來的鐵路規劃建設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