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李燕

李燕,1943年11月10日生於北京,山東高唐縣三十里鋪鄉李奇莊村人。字壯北,畫室名禪易居。1958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60 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系統學習八年(中央美術學院附中三年、中央美術學院五年)。1972年後在北京榮寶齋編輯科工作六年。現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清華大學教授、李苦禪紀念館副館長,中國美協會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理事、中國周易學會副會長、九三學社中央教育文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

李苦禪之子李燕作品選登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郭味蕖之子郭怡孮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郭怡孮

郭怡孮,1940年生,山東省濰坊市人,郭味蕖先生第三子。1962年畢業於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術委員會主任,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美術創作院院長。

自幼受父母薰陶、耳濡目染、繼承家學,擅長花鳥畫。1959年入北京藝術學院,初習西畫,後專攻中國花鳥畫。畢業創作《春秀》入選文化部主辦的“新芽”美術作品展覽。嗣後有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重大美術作品展覽,並舉辦個人畫展。先後在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肯尼亞及國內包括臺灣等地多次舉辦個人畫展。曾應邀在加拿大、日本等國及我國香港地區講學和學術交流,曾獲“文化部優秀美術作品獎”、北京市優秀美術作品獎、“中日水墨畫特別優秀獎”等。多次應邀出國訪問,進行藝術交流。有的作品被中國美術館和美國、加拿大的美術館和博物館收藏。

出版有《中國近現代名家畫集——郭怡孮》等多部畫集。編著有《中國畫教材》、《郭味蕖花鳥畫技法》、《白描花卉寫生》、《寫意花鳥畫技法》、《花卉寫生教程》、《花鳥畫創作教程》等,並有多部教學錄像帶發行。

郭味蕖之子郭怡孮先生作品選登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李小可

李可染之子李小可

李小可簡介:

李小可,1944年生,江蘇省徐州人,1960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附中。1973年,開始隨父李可染學習山水。1979年進入北京畫院。1985年至1987年入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進修,並參加日本畫家加山又造先生舉辦的短期研修班。現為: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北京畫院一級美術師,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李可染藝術基金會副理事長。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傅抱石之子傅二石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傅二石

傅二石 1936年出生於江西南昌,1958年畢業於山東師範學院美術系,後從事美術教育工作。1979年調入江蘇省國畫院從事國畫創作。曾任山水畫創作室主任。現為江蘇省國畫院一級美術師,傅抱石紀念館名譽館長,江蘇省美術館及南京博物院藝術鑑定顧問,文化部藝術品評估委員會委員,江蘇文德山水畫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自幼隨父親傅抱石學習中國畫,繼承了其父雄強博大、氣象萬千的山水畫特點,而在筆墨運用上更有其自己獨特之風格,強調整體而又不斷變化的筆墨處理,使其作品面貌豐富多彩而富有藝術魅力,為當代中國畫壇具有特色的寫意山水畫家。

傅二石擅長山水畫外,亦擅長畫人物。出版有《傅二石山水畫選》等多種畫冊。曾多次在海內外舉辦個人畫展,深受海內外人士歡迎,眾多作品為博物館、美術館及收藏界人士所收藏,2006年傅二石七十壽辰時,在江蘇省美術館與北京中國美術館相繼舉辦了《傅二石山水畫展》,引起了美術界強烈的反響。

傅二石長期繼承和研究國畫大師傅抱石的藝術成就,著有《一半山川帶雨痕——談傅抱石畫雨》、《醉筆寫出畫中情》等系列文章在海內外發表。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於希寧之子於衍堂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於衍堂

於衍堂,生於山東濰坊瀚墨世家,自幼受傳統文化的熏習和父親於希寧的教導,打下了堅實的國畫功底。

1953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師從國畫大師李可染、李苦禪,並得到葉淺予、蔣兆和、王式廓、齊白石、王學濤、陳半丁、傅抱石等前輩的悉心教導,1958年畢業於中央美院中國畫系。新中國成立後,“北平藝專”更名為“中央美術學院”,於衍堂是中央美術學院第一屆本科生,同屆同學有蔣建國、傅小石、盧沉、朱乃正、蔣採蘋等。

作品曾發表於人民日報、香港文匯報、中國書畫、中國美術等媒體,曾參加甘肅省美展、馬來西亞吉隆坡於衍堂個人畫展等國內外展覽,部分作品被中央美院、人民大會堂、馬來西亞政府等機構收藏。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你認為“畫二代”中誰的藝術造詣更高!

推廣新勢力 | 攻學術·領收藏·私人定製

尊重版權·版權歸作者所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