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1968年12月5日下午,周總理正在中南海懷仁堂會見外賓,這時秘書突然急匆匆地走進來,在總理耳邊低聲幾語,他聽到了“郭永懷”的字樣。聽完後,總理臨時中止了與外賓的會談,在走出房間門的剎那,周總理失聲痛哭,久久不能停息。究竟是什麼事使得一向沉穩的總理情緒失控、不能自已?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總理會見外賓(電視劇劇照)

時間退回到5日凌晨,黎明還未到來、世界還在沉睡之際,一聲短暫的嘶鳴緊接著伴隨著一聲巨響,打破了北京上空的寧靜。一架民航飛機在降落的途中突然失控,短短几秒的時間,就在機場外的玉米地中墜毀,機上14人除飛行員重傷之外,其餘人全部遇難。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飛機殘骸

當救援人員來到事故現場時,現場狀況十分慘烈,飛機機身已經碎成七零八落的碎片,遇難的人被火燒得焦黑,無法分辨。這時,兩具姿勢奇異的遺體引起了他們的注意,這兩人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緊緊地抱在了一起,救援人員費力分開兩具已經僵直的遺體時,發現了他們懷中護著的公文包。


這個公文包除了表皮有一點燒焦之外,其餘部分都保存完好,打開公文包後,發現了一份關於熱核導彈試驗的秘密文件,這份文件被完整地保留下來了,然而護著文件的兩位人卻永遠地以擁抱的姿勢離開了世界。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郭永懷和警衛牟方東

這兩個用生命去守護國家機密文件的人,是二機院第九研究院副院長郭永懷和他的警衛員牟方東。


據後來重傷甦醒後的飛行員回憶,飛機從失控到墜毀只有不到十秒鐘的時間,慌亂中他只聽到郭永懷大喊:“我的公文包!我的公文包!”,然後就失去了意識。


在郭永懷去世的第22天,依據這份珍貴資料的幫助,中國第一枚熱核武器試驗成功。


郭永懷是23位“兩彈一星”元勳中唯一一位橫跨核彈、導彈、衛星三個領域的科學家,並且在這三個領域都作出了突出貢獻。只可惜他沒能跟隨著國家進步的腳步,而是永遠地停留在了1968年,但這樣的烈士不應該被人們遺忘,而應該被永久銘記!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兩彈一星郭永懷

科學新星郭永懷


郭永懷,1909年出生于山東榮成的一個普通的農村之中。雖然家境貧寒,但郭永懷卻熱愛學習、成績優異。我們無法想象在那個樹枝為筆、土地為紙的年代,一個農村娃子要通過怎樣的努力,才能走出大山,去學習能夠建設祖國的知識。


1933年,24歲的郭永懷考入北京大學物理系,師從著名光學家、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的饒毓泰。畢業後,郭永懷又以優越的成績留在饒毓泰門下。本以為能就此走在科學的道路之上,奈何天不遂人願。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後不久,北平淪陷,北京大學被迫停課。郭永懷只能回到家鄉,當起了一名教書先生。直到1938年西南聯大成立後,郭永懷才輾轉南下來到了西南聯大。


在這期間,郭永懷目睹了太多中國人被殺戮、被欺辱的情景;經歷了哪怕以千萬人之軀,也無法戰勝敵人銅牆鐵壁般的裝備,認識到沒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就算有再高的信念也遠遠不夠的事實。於是他放棄了原來的主攻專業光學,轉入航空工程系學習流體力學。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年輕的郭永懷

1939年,郭永懷參加了留學生招生考試,報考航空工程專業。只有一個留學名額的航空工程專業,在那一年一共有五十多個人報考。


成績出來後,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郭永懷與錢偉長、林家翹三人同是從物理系轉入航空系,又在考試中同時位列第一。經過老師的多方協商,三人都被錄取,可以一同前往國外留學。


然而這次留學並未成功,郭永懷放棄了導師為他爭取的留學機會,這又是為何呢?


原來,在踏上留學郵輪的郭永懷等人發現自己的簽證居然是日本簽發的,上面還寫著“允許在橫濱停留三日,上岸遊覽”。當時的中國正遭受著日本的入侵,日軍在中國燒殺掠奪、欺壓人民,這群愛國學子當然無法接受這侵略者的簽證,於是當即撕毀護照,下船離開。直到半年後才搭上前往加拿大的郵輪。歷經坎坷之後,時年已經31歲的郭永懷,終於踏上了長達16年的海外留學之路。


國外求學生活


半年拿到了多倫多大學的碩士學位後,郭永懷於1941年前往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讀博。師從“航空之父”流體力學大師馮·卡門,開始研究空氣動力學。膽識過人的郭永懷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對準了當時航空界的難題——“音障”。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馮·卡門

當飛機飛行速度達到340米每秒的音速時,飛機就會產生失靈、機身劇烈震盪等現象,“音障”一度被當時的科學家認為是無法突破的瓶頸。然而在郭永懷和當時同為馮·卡門學生的錢學森的共同研討下,提出“上臨界馬赫數”的概念。為超音速戰機的誕生打下了理論基礎,“音障難題”也隨之被攻破。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錢學森

郭永懷與錢學森同在異鄉學習,又在一次又一次的研討中成為了知己之交。錢學森後來緬懷他時說

“當時有很多國人一同在外留學,和我最相知的只有郭永懷一人”。


1946年,郭永懷受邀前往康奈爾大學講學。此時的郭永懷已是科學界響噹噹的人物了,美國軍方力邀他參加軍事方面的研究。於是郭永懷就被問道:“如果發生戰爭,你是否願為美國服兵役?”回答當然是斬釘截鐵的“否”,郭永懷還說:

“我來貴校只是暫時的,在合適的時候我要回到祖國。”


學有所成的郭永懷從沒忘記自己的初衷,那就是學好知識報效祖國。這樣的回答除了使他無緣美國的機密研究之外,還招來了美國的忌憚。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年輕時的李佩

1948年,在美麗的康奈爾大學,郭永懷與曾經的學妹李佩相遇了。相識後李佩才發現,科學家不都是隻會埋頭研究、兩耳不聞窗外事的人。郭永懷就對古典音樂情有獨鍾,是個具有浪漫情懷的人。學識淵博又愛好廣泛的郭永懷,深深吸引著李佩。李佩說道:

“我想我很難再遇到一個和他一樣對我有吸引力的男人了”。


相戀一年後,他們在異國他鄉結為了夫妻。婚後的郭永懷生活富足,郭永懷連續發表了多篇震撼學界的重要論文,成為了全球最著名的空氣動力學家。學校給郭永懷的工資是八~九百美金一個月,在當時已經是非常富裕了,然而此時郭永懷心繫的始終是飽受戰亂之苦的祖國


艱難回國之路


1949年,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從祖國傳來:歷經百年動亂的中國終於迎來了安定的曙光。


早就歸心似箭的郭永懷十分開心,然而歸國之路並沒有那麼容易。朝鮮戰爭開始後,中美關係極速緊張,留美的中國科學家們紛紛被猜忌、懷疑,成為了美國當局重點調查的對象。他的同門師兄兼好友錢學森,甚至已經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軟禁起來。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錢學森

郭永懷的處境並不比錢學森好到哪裡去,他們經常被叫去問話,家門外每天都有移民局的人監視著,郭永懷只能在焦急中等待時機。


這時,身邊有人勸說郭永懷,在美國擁有優厚的工資和響亮的名聲,這裡環境優越,子女在美國也能受到更好的教育,為什麼還要回到百廢待興的中國去吃苦呢?


聽到這話郭永懷憤怒地回答:

“家窮國貧,只能說明咱們這些當兒子的無能!”


隨著朝鮮停戰協議的簽訂,1955年,美國取消了中國學者回國的禁令。錢學森第一時間就提交了回國的申請,並邀請郭永懷一同回國。但是郭永懷這時還有個科研項目還沒結束,已經簽署了合同的郭永懷不願違背承諾,直到1956年秋,研究項目結束後。郭永懷才和家人一起登上回國的郵輪。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郭永輝與李佩


在離開美國之前的一次聚會上,郭永懷為了能順利回國,竟然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全部燒燬。看到一份份寶貴的文件化為灰燼,在場的眾人都是一陣心痛。郭永懷則安慰李佩說:

“要解決的難題全都記在我腦子裡,這些文件燒掉了反倒輕鬆。”


回國當天便印證了郭永懷的想法。本該出發的郵輪遲遲沒有發動,原來美國移民局的人登船要搜查回國科學家的行李,生怕他們帶走機密文件。一身輕鬆的郭永懷當然沒有任何嫌疑,只能放行。


1956年10月底,郭永懷終於在香港登岸入關。這時他收到了一封來自錢學森的信,信裡他看到了祖國的迫切需要。信裡錢學森催促郭永懷,填寫志願書時一定要報力學所,這裡有全國最好的力學研究資源。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

這一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剛剛成立,錢學森擔任所長,這裡承擔著全國最前沿科技研究的重任。錢學森希望郭永懷能與他一起投入這項工作。言語之中都是懇切之詞:


“現在力學所任務重大,非您來幫助不可,我們拼命歡迎的,請您不要使我們失望。”


奠基國防


回國後的郭永懷一刻也沒有停息,第二天便來到力學所報道,當別人問他回國後要做些什麼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說希望儘快投入工作。


此時的中國剛剛成立,正在收拾戰爭殘骸,百廢待興。然而國際局勢對中國並不友好,美蘇冷戰,兩國之間的軍備競賽愈演愈烈,大有燃起第三次世界大戰的苗頭。面對緊張的國際環境,中國迫切地需要科技來保家衛國。


1956年,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和導彈研製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相繼成立,中國要導彈、衛星一起抓。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錢三強

1959年,蘇聯單方面撕毀要援助中國研製核武器的協議,撤走了所有的專家和機器,帶走了所有的資料,連一張圖紙也沒留下。科研人員只能從零開始,自己學習研究核武器。錢學森向錢三強推薦了郭永懷,來主持領導導彈研究的工作。


還在力學所工作的郭永懷並沒有推辭,而是不言辛苦地奔波在兩地。1960年,能夠模擬高空風速的風洞研製成功,這是導彈、衛星研究的基礎。


1963年,隨著導彈的深入研究,郭永懷隨著國家科研團隊一起遷入滿是荒漠的青海,在極端惡劣的環境下艱苦地工作。又因為郭永懷身兼數職,使他不得不奔波於各地,為了節省時間,郭永懷通常乘坐晚間的飛機,在飛機上睡一覺,第二天馬上又投入工作。身邊總有人勸他說,飛機不安全,改乘火車吧,當時的飛機都是蘇聯舊機改造而來的。他總是半開玩笑地說:

“我是學航空的,不怕坐飛機。”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

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郭永懷卻並沒有那麼多時間沉浸在喜悅中,他馬上開始投入下一項工作。1966年,核導彈研製成功、1967年,氫彈研製成功,這些成功背後都有郭永懷忙碌的身影。


郭永懷投身國家秘密事業研究的同時,也沒放棄力學所的重任,他還擔任起了繁重的教學任務。1956年,力學所迎來了第一批研究生;1957年,郭永懷又主持了清華、北大一起組成的力學研修班;1958年,中國科技大學成立,一時之間,郭永懷身兼數職,不捨晝夜,彷彿永遠不會累一般。


直到1968年12月4日,熱核武器研究獲得重大突破,郭永懷不顧勸阻連夜把資料帶回北京,但他的生命卻永遠停留在了那個夜晚。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郭永懷與家人的最後一張合照

他的妻子李佩,在與郭永懷聚少離多後,等來的卻是天人永隔。悲痛之餘的李佩將自己的後半生,盡數奉獻給了教育事業,並在晚年把自己的所有積蓄、郭永懷“兩彈一星”勳章捐了出去。她說:

“要是郭永懷還活著,我想他也會支持我的”。


偉人就是這樣,來時孑然一身,走時又不帶走一片雲彩,只留給後人一堆寶藏。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李佩與郭永懷雕像的合影

郭永懷和李佩夫婦消失了嗎?不,只要人們記得他們,他們就將永世長存。2018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分別以郭永懷和李佩的名字命名了兩顆小行星,他們最終化為天上的星星,永遠閃耀下去。


郭永懷的學生餘鴻儒至今都還記得郭永懷對他說的一番話:

有人跟我說我回國之後就不會有自己的科學成就了,我對這個根本不感興趣,我只想為國家做點事。

他還告訴學生們:

“你們也好好幹吧,你們或許出不了成果,但你們搞好了,也許後面一代兩代人就能有成果。”

兩彈一星郭永懷:回國前將一生研究資料燒燬,用生命守護國家機密

郭永懷雕像

這番話其實是眾多隱於背後的科技人員的縮影,科技成果需要一代又一代人孜孜不倦地努力,才能一點一點堆砌起來,有些科研人員終其一生、一生清貧,只為了後人能少走彎路。


在到處都是快消費、快文化的現代,又有多少人能安下心來潛心研究呢?又有多少人理解他們的辛苦付出呢?到頭來,人們只知各種流量明星的花邊八卦,而不知這些投身於祖國建設的棟樑,令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