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大航海时代的到来催化了世界各地间的联系,也加速了各大洲间的物种交流,由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等人为先驱所开辟的新航路上,商船难以胜数。来自西欧大陆的商船,最为追求的物品,除了香料、白银,最重要的,便是致瘾性食品。

此处的致瘾性食品,并不特指今日人们印象中的毒品(鸦片、可卡因),巧克力、糖、咖啡、茶叶等也在此列,这些商品的共同作用,极大程度影响着新航路开辟后的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致瘾性食品伴随世界市场的扩大、世界人口的庞大消费需求和苛刻的种植条件与运输成本而成为珍贵商品。商人利用致瘾性食品赋予消费者的精神或感官上的愉悦感受,完成了自身原始财富的积累。为贸易商和国库赚取大量财富的同时,伴随致瘾性食品在全球市场的普及,道德良心在利润的驱动下遭到抛弃,其罪恶地位逐渐演变为人们的强烈渴求与敬重,并成为人们生活的核心。难以禁绝的情形下,各国政府利用对这类商品所征收的罪恶税,又反过来促进了社会公共事业建设。

一、从货币走向商品——巧克力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可可豆生长于热带低地,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兴奋剂、致醉饮料、迷幻药等影响巨大的物品,珍贵且稀有,以至于一度被当作货币来使用。新航路开辟后,可可豆传入欧洲,受到欧洲人的极端喜爱,随运输手段的发展和商品种植规模的扩大,可可豆的货币地位逐渐下降、消失,作为纯粹的商品来使用。18世纪之前,可可豆是贵族阶层的专用品,此后随着产量的扩大所导致的价格下跌,逐渐普遍化,走入千家万户之中,成为大众商品。19世纪后半叶,牛奶巧克力的问世,促进巧克力成为真正的通俗食物。

二、甜味革命——糖

糖的种植与提取有着悠久历史,最晚于公元前300年在印度成为作物,此时虽受限于运输手段而导致向外传播缓慢,但伴随阿拉伯政府伊比利亚、十字军东征的到来,糖开始在战争手段的催化下,向外传播。后,威尼斯贸易商以武力控制大量港口、奥斯曼土耳其向西扩张以及大航海时代的到来,推动糖进入迅速扩张的时代。曾已衰退的奴隶贩卖自此于三角贸易中被启用,糖结合亚洲植物、欧洲资本、非洲劳力与美洲土壤而成为工业革命的原始资本积累。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此时的海地尽管作为殖民地存在,但也因糖在世界范围内的庞大需求而被称之为安的列斯群岛珍珠,但海地于1797年开始、1804年止的独立革命发生后,海地开始分割甘蔗种植园,黑人农民的生活虽然摆脱了高强度的劳作而有所提高,但海地因蔗糖经济所带来的发达也彻底消失,国家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可以说,海地成也因糖,败也因糖。

三、咖啡与咖啡馆

1690年代之前,全球咖啡市场由也门等三个咖啡产区掌控,阿拉伯人独占咖啡买卖长达约三百年之久。

咖啡最初因提升作用而受到伊斯兰世界青睐,但也曾遭到神学家反对,认为其致瘾性会使人偏离探索信仰的道路。咖啡所催生出的世俗公共场所咖啡馆也因统治者担心促进人际往来、产生阴谋策划与鼓动不满而危害统治,对咖啡馆进行封禁。但因无力消除大众对咖啡的喜爱而难以禁绝。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高压下非法经营的咖啡馆,一方面促进了公民社会的诞生、公共空间的出现和半封建贵族阶层的瓦解,另一方面也因这一世俗公共场所的出现也为人群的聚合提供了便利,推动中东、东南亚地区大规模消耗商业咖啡。

作为最珍贵的世界贸易商品之一,咖啡豆买卖一开始却伴随着规模小、交易形式落后的特点,因而导致咖啡价格的高昂。1708年,法国人德拉罗克率领船队抵达也门摩卡港,企图直接购买咖啡,但因此种行为透露出的显而易见的需求,咖啡价格再次暴涨。

因视咖啡为异教徒饮料、且土耳其咖啡不合胃口,价值咖啡的高昂价格,欧洲人在工业革命前,很少喝咖啡。后因奥斯曼土耳其的传播、美洲发现咖啡豆产区并成功带往欧洲,打破阿拉伯人对咖啡贸易的垄断而导致咖啡价格下跌,拉丁美洲马丁尼克岛咖啡取代也门摩卡咖啡进入西欧,1900年时,也门咖啡产量已不足全球1%。

工业时代后,价格的下降和口味的变化,咖啡普及化,由具有珍贵药用价值的商品转变为工业市场中的职场饮料。

四、茶叶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人登陆美洲,由此掌控了大多数致瘾性食品的生产,唯独茶叶曾脱离欧洲人的掌控长达四百年之久。

茶叶在中国,最早并不受重视,仅为佛教僧侣的日常饮料。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在中国大范围传播,成为统治者不得不重视的民间宗教,甚至很多朝代的皇帝也开始信仰佛教,僧侣饮料自然也被皇帝所接受。上行下效,茶叶开始跻身上层社交场合。

隋唐时期,开放的唐帝国商品交流频繁,茶叶外传,受到外族喜爱,但因苛刻的种植条件而难以种植,为了实现天朝对外族的控制,茶叶逐渐成为战略性商品,古代政府严格禁止茶树出境,将茶叶生产控制于中原政府手中。直到19世纪中叶,全球茶叶大部分产量仍由中国控制。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17世纪时,茶叶出现在欧洲文字记载之中,因珍贵、稀有,早先仅作药用,人均进口量不到三克。进入18世纪后,全球市场进一步发展,茶叶出口量增多,工业革命推动糖价下降,工匠的社会生活也因工厂的刻板时间规定及危险性作工而改变,起提神作用的茶叶和糖,取代酒成为英国的廉价饮料。

然而,人民对茶叶的高度依赖,造成英国白银流失严重,且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严重的贸易逆差地位。此时的英国尽管已开始在印度殖民地种茶,但仍旧难以满足英国国内的庞大需求。鸦片战争期间,英国进一步开辟印度阿萨姆地区以作种茶之用,仰仗强大的军事实力以及高额征税,迫使当地人民陷入负债情境,后以立法和稳赚不赔的修建铁路等手段将印度原住民驱逐出原有家园,开始在印度大规模种植茶叶。加之此时的英国凭借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国门,中国茶叶以相较低廉的价格大量出口。1870-1900年间,英国真正掌控了足够国内消费的茶叶生产。

五、鸦片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鸦片战争既是因中西方通商制度的不同而发生的一场商业战争,也是以鸦片为借口,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侵略战争。战争的失败,既因中西方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上的极大落差,也因鸦片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已非中国一国可以阻挡。

始于18世纪的鸦片贸易,极大程度缓和了欧洲、尤其是英国对亚洲的贸易逆差。鸦片作为奢侈品,从1729年到1800年,在中国的进口量增长超过二十倍,此时尚未动摇国本。但1818年后,廉价、强效的混合鸦片研制成功,国内鸦片消费市场大幅度提升,白银流失剧烈、银价激涨。清朝政府因严峻的财政危机而开始对鸦片贸易颁布禁令,但虎门销烟的进行,却也引发了导致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鸦片战争。

当时的英国作为世界工厂,强大的工业水平早已让鸦片贸易在总体商业版图中并非不可或缺。但英国作为西方最大消费国,早因北美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贸易保护主义,积累了巨额财政赤字,而成为最大的资本供应国。不平衡贸易的维持,唯有依靠对印度的殖民和向中国倾销鸦片所得的利润。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印度人向中国倾销鸦片获得利润,购买英国垄断的印度商业市场中的商品,循环之下,英国和印度以对外贸易顺差而存活,没有贸易顺差国的中国,只能依靠海外华工、华商汇钱回国来填补差额。

全球化市场中,资本经中国、印度、英格兰、美国的辗转而维持其的不平衡鸦片贸易,强有力地推动着英国工业化持续向前和19世纪世界经济的不断扩张。

六、化学工业下的古柯

新航路开辟后,致瘾性食品如何改变世界

生于秘鲁、玻利维亚一带的古柯,最早用于相互交换、纳贡、宗教仪式、社交仪式。新航路开辟后,古柯作为一种致瘾性食品,伴随奴隶劳工的种植而商业化,成为白银渴求的推动力,不再是支撑传统共有、互惠互利的基础。

但此时,古柯并未全世界大规模普及。

现代医学发展后,提取可卡因的成功,使得古柯成为国际贸易商品,作麻醉药物用途。美国、德国及日本,为获取更多利润,开始限制可卡因进口以方便古柯原料的流入,并将其与毒品挂钩,非医疗用的可卡因遭受严重打击,需求急剧下滑。

1970年代,富裕国家因战后的精神空虚及财富的激涨,人民利用可卡因刺激自我精神的满足,可卡因再次繁荣,但很快衍变成追求享乐、沦为第三世界人民掌控的毒品交易。

在商品化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古柯由宗教仪式用品、社交媒介、殖民地商品、麻醉药品变成毒品,完成了它现代化身份的转变,深切表明,现代化带来的不仅仅是机遇,也是挑战。

参考文献:

彭慕兰《贸易打造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