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职场三思行

明代《菜根谭》、《小窗幽记》、清代《围炉夜话》被后人并称为“处世三大奇书”。虽然距今有150-350多年,仍然影响着当今人们的处世理念和行为。最近重读这些书颇有感想,札记如下,或许对初入职场和走上领导岗位不久的人们有些启发。

一思换位思考。在职场要善于听取别人意见,“体察他人情,做事益他人”,“耳目宽则天地窄,争务短则日月长”,“进善言,受善言,如两來船,则相接耳”。遇到事情、下重大决定前先换位思考:问问自己对方会怎么想,我要是对方我会怎么想?初入职场被领导批评了,心里不舒服,还会把情绪带到工作中,如此反复就会影响工作,影响评价。如果你换位思考了——我要是当领导我会怎么做,会批评我吗?你会想:领导就是要维护制度、检查督促,对犯错的员工就是要批评教育,当领导的不敢去批评下属,这领导称职吗?能当得久吗?哦,原来领导在做他本份工作。是我自己有错在先,领导如果不批评我,别人再犯同样错还批评不批评、处理不处理?当个领导也不容易!想通了,心里开朗了,工作起来也轻松了。话分两头说,当领导的也要换位思考,想想我要是下属我会怎么想?过去我没当领导时可能会这么想那么想,甚至比他们更加出格。哦,我现在是领导了,应该这样处理事情,事后应该这样安抚他们……。

换位思考了,我们可以了解更多情况、体察对方、有利于事件的妥善处理。换位思考适用于我们工作、生活的任何时候、任何场景。不仅在单位,在家庭、在社会我们都要学会换位思考。夫妻之间、父子之间、朋友之间……等等,都有换位思考的必要。丈夫经常给弟弟钱,妻子不高兴了,久而久之影响到夫妻关系。这时妻子不妨站在丈夫角度考虑一下:我有个弟弟需要帮助,我会不管吗?我爸妈看病需要钱,我拿钱丈夫会怎么想?我爸妈就是他爸妈,他弟弟当然也是我弟弟。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哪个当丈夫(妻子)的容易啊!这样,妻子(丈夫)就会想通了。因而,“责己不责人,信己亦信人”,“求个良心管我,留些余地处人”,“知己过,取人长”,这社会就和谐多了,我们的心情也愉悦多了!

二思事缓则圆。不论初入职场还是初当领导,往往争着表现,急于求成。殊不知“急躁”乃职场之大忌。“不尽信人言,莫匆忙行事”;“事有急之不白者,宽之或自明,毋躁急以速其忿;人有操之不从者,纵之或自化,毋操切以益其顽”。遇事一定要先调查清楚,急躁会影响调查过程和调查结果。有些事情在紧迫情况下无法查清楚,宽限一些时间可能就自然清楚了,不要急躁,否则会加速引起当事人的愤懑。有些人不服自己管理,不妨放一放,也许过段时间他自己就明白了,不要操之过急引起对方逆反心理。在气头上,难以做到心平气和、客观全面的看待问题、处理问题,这时需要“事缓”;做出重大决定(决策)前,一定要充分调研,换位思考,兼听各方意见,在冷静的状态下作决定,事“则圆”。领导和管理人员“处事宜宽平,而不可有松散之弊;持身贵严厉,而不可有激切之形”。

“事缓”是手段、方法,“则圆”是追求的结果。不缓则欲速不达;缓太久,事则似“圆”非“圆”。那么“事缓”到什么程度为宜呢?笔者以为,情绪冷静下来了,事情原委搞清楚了,确认决策是最佳的了,外部环境适合了——可以认为“缓”到位了。

“事缓则圆”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比如夫妻矛盾中,常在气头上提出离婚,冷静下来多考虑对方的优点,就后悔了。写文章、编计划也是一样。写好了放几天,更好的思路、更好的修改就出来了。

三思公平兼顾。公平公正是一个组织、一个团体合理合法存在的根基。单位、团队不论大小,领导都要“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不能搞亲疏有别,看人兑汤。领导与部分下属关系密切,其它下属必心存芥蒂,怀疑你的公平公正。领导与所有下属应保持等距离关系,保持杯水之敬。除了公平公正,还要兼顾方方面面。比如一种考核,大部分人不能完成,说明指标可能定高了。虽然不失公平,但缺少兼顾,没有考虑大部分人员的情况。有1/4,最多1/3人员没有完成是一个合理指标。公平兼顾不仅适用于单位,也适用于家庭、社会。

公平和兼顾是相铺相成的。如果说公平是一个组织、团体合理存在的基石,那兼顾就是这基石上的支柱。只有公平缺少兼顾,则公平难以合理难以稳固;光有兼顾缺少公平,则可能吃大锅饭,缺少激励和鞭策。兼顾分横向兼顾和纵向兼顾。横向兼顾就是面上的兼顾,比如单位有一千名员工,有十几个科室车间,考虑问题、方案决策就要考虑这些方方面面。纵向兼顾一是体现在体制上:从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到普通员工要兼顾到;二是在时间轴上,过去历史、现在、未来都要兼顾到,即所谓瞻前顾后。否则今天做的决策明天就暴露出问题了。

处世是门艺术,涉及很多方面。而学会了“换位思考”、“事缓则圆”、“公平兼顾”等处世法宝,你的职场生涯、领导管理之路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远,越走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