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著作 |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名師著作 |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穆濤

農曆五月,依照十二地支的月曆次序,屬午,因而又稱午月。端午,指五月的首個第五天,即五月初五。


古代中國人對五月有顧慮,甚至有恐懼。五月不宜蓋房子,“五月蓋屋,令人頭禿”。五月上任官員的仕途,就此止步,不再高就,“五月到官,至免不遷”。這個月,須處處謹慎行事,“掩身,毋躁,止聲色”。夫妻房事也暫停,一些地方的民俗,新媳婦要送回孃家住一個月,叫“躲五”,這個月播種出生的孩子,男傷父,女傷母。在古代,五月還稱“毒月”,上中下旬的五、六、七日,合稱“九毒日”。古代的這些認識,與對瘟疫的恐懼有關聯。五月陽氣熾盛,同時陰氣滋生,陰陽交爭易發瘟邪。“九毒日”,用今天的話表述,叫“瘟疫高發期”。端午,是“九毒日”之首,在漢代,這一天要舉行國家大祭祀驅瘟。把這一天確立為節日,是唐代之後(此說依據馬漢麟先生),這個節日的涵義特殊,不是節慶,可以理解為古代的“全民防疫日”。


中國古代的四個節日,中秋,春節,清明,端午,都是以對天地的尊重為前提的,是謝天謝地,每個節日各有清晰的內涵和具體的指向。


中秋節是豐收節,也是月神節,是向月亮致敬。古代中國人看天過日子,看日頭,也看月亮,日積月累,年復一年。中國人的天文曆法有“陽曆”,有“陰曆”,還有通行的“農曆”。陽曆是地球繞太陽運轉的時間規律,陰曆是月亮轉地球運轉的時間規律,農曆是陰陽合曆。陰曆一年的十二個月,按大小月計算有三種天數,分別是353天,354天和355天,比一回歸年相差十一天左右。因此要通過“設置閏月”的方式,給予“補充”,這樣就形成了“農曆”。“置閏時間表”是經過縝密計算的,基本原理是“三年一閏,五年兩閏,十九年七閏。四百年九十七閏”。公元前104年,是漢武帝太初元年,這一年是中國曆法集大成的改革年。頒行新曆法,同時開始“置閏”。但漢代的慶“中秋”,是“秋分”這一天,唐代之後,才確定為農曆的八月十五。


春節是農曆新年,是向太陽致敬。中國古人在對地球繞太陽運行的觀測中,把一個迴歸年的“首日”鎖定在“冬至”這一天,“冬至”是天文學概念中的“元旦”,“冬至大如年,納履添新歲”。這一天,陽氣由地心萌發上行,古稱“一陽”,“今日交冬至,已報(極)一陽生”,陽氣在地下運行四十五天,到“立春(交春)”那天突破地表,萬象自此更新。“立春”也稱“三陽”,這是“三陽開泰”一詞的來頭。周朝的歷法(《周曆》),把“冬至”所在的月定為“歲首正月”,即農曆的十一月,就是據此原理。商朝的歷法(《殷歷》),後置一個月,農曆十二月是“正月”。秦朝的歷法(《顓頊歷》),前置一個月,農曆十月是“正月”。西漢立國後,承襲秦制,一直到漢武帝太初元年的一百年間(公元前206至前104年),均實行《顓頊歷》,漢武帝頒行《太初曆》後,把農曆一月確定為“歲首正月”,正月初一是新年首日。我們讀《漢書》,包括《史記》時會注意到一樁“怪事”,記寫皇帝一年之中的“大事記”,是從十月開始寫起。這是史官在特別強調,漢代太初元年實行的這次重大“改朔”。


清明節,是以風命名的,清明風是東南風。中國古人對天地的研究是細緻入微的,把一年四季中不同方向的風分別命名,從冬至這一天開始,每隔四十五天轉變一種風向,古稱“八風”。冬至到立春是東北風,稱“條風”;立春到春分是東風,稱“明庶風”;春分到立夏是東南風,稱“清明風”;立夏到夏至是南風,稱“景風”;夏至到立秋是西南風,稱“涼風”;立秋到秋分是西風,稱“閶闔風”;秋分到立冬是西北風,稱“不周風”;立冬到冬至是北風,稱“廣莫風”。清明風從東南吹來,大地氣象景明,萬物茂盛生長,“物至此時,皆以潔齊而清明矣”。清明節是祈福節,也是環境保護節,禮敬先人,念祖追宗,同時祈福於天地萬物,各地祈福的方式因習俗不同而有差異,郊祀,春祭,植樹,春浴等等。


我說說漢代時候,人們對端午的一些認識:


十二地支紀年,從“冬至”所在的農曆十一月開始,“冬至子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子,對應農曆十一月,醜是臘月,寅是正月,卯是二月,辰是三月,巳是四月,午是五月,未是六月,申是七月,酉是八月,戌是九月,亥是十月。


十二地支也有具體的涵義和指向,子即“茲”,一陽初動,萬物由此萌動。醜是“紐”,陽氣上通,陰氣固結已漸解。寅是“演”,萬物衍然而生。卯是“冒”,萬物出地表。辰是“震”,蟄伏的動物甦醒,蠢蠢而動。巳,本義是胎兒,引申為後嗣,生機旺盛。午是“杵”,舂米的木杵,引申為“啎”,牴觸、忤逆。“五月,陰氣午逆陽,冒地而出”。(《說文解字》)“午者,陰陽交”(《史記·律書》),陰氣和陽氣交相牴觸。未是味,萬物成長,有滋有味。申是神,“七月,陰氣成,體自申束”。酉,本義是酒的器皿,引申為“成就”,“八月黍成,可為酎酒”。戌,本義是寬刃兵器,引申為“滅”,“九月陽氣微,萬物畢成,陽下入地”。亥時“荄”,草根。“十月,微陽起,接盛陰”,“陽氣根於地下”。


午,在一天的時辰裡,對應十一時至十三時之間,是最熱的時候。在一年中,對應五月,是最熱的季節。這個月裡,有“夏至”,“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禮記·月令》),夏至,不是夏天到來,而是夏之極至。這一天,白天時間最長,是“陽極”。中國古代哲學講究辯證法,“陽極”之中藏著“陰變”。這一天,陰氣由地心開始上行,稱“一陰”,“夏至一陰生,陰動而陽復於靜也”(《周易正義》)。“璿樞無停運,四序相錯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陰生。”(權德輿《夏至日作》,此公為唐人)。這一天,陰氣上行,與陽氣牴觸,紛相爭擾。漢代的《淮南子·天文訓》對五月的概括是,“陰生於午,故五月為小刑,薺、麥、亭歷枯”。一陰生於夏至,五月已有輕度的肅殺之氣,薺菜、麥字,葶藶子等植物枯黃。


名師著作 |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五月也稱“毒月”,上中下旬的五六七日,合稱“九毒日”,再加上五月十四“天地交泰日”,共十天,是傳統認識裡的“疫情多發期”。進入五月,長江流域是梅雨季,雨多,溽熱,潮溼,吃的穿的住的用的易黴變。在黃河流域,螻蛄(拉拉蛄)、螳螂等害蟲現身,而且這個季節,北方最怕乾旱,旱則百蟲生,秋收基本就沒有指望了。端午這一天,是“九毒日”之首,從漢代開始,這一天要舉行國家大祭祀,用以南方防疫,北方祈雨。“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祈雨祭祀),用盛樂(祭祀時多種樂器合奏)。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實”(《禮記·月令》)。“乃命魚人伐蛟取鼉(揚子鱷一類),登龜取黿。令滂人(湖政官員)入材葦(湖畔蒲葦)。命四監大夫,令百縣之秩芻(有防疫效用的百草),以養犧牲,以供皇天上帝、名山大川、四方之神、宗廟社稷,為民祈福行惠”(《淮南子·時則訓》)。今天的民俗裡,仍散落著當年國家大祭祀的一些細節,門前懸菖蒲、艾草,葦葉包粽子,雄黃酒塗於孩子額頭、手心、腳心等。《禮記·月令》中“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這句話,指各地的祭祀要因地制宜,多挖掘一些有影響的歷史人物,“百辟卿士”,以使祭祀免於形式主義,貼近老百姓的生活,“有益於民者”。端午節與屈原的關聯,應該是當年這麼挖掘出來的。


古人對天地的觀察是細緻入理的。五月有“芒種”和“夏至”兩個節氣,各十五天。每個節氣又分為“三候”,候,是時令變化後發生的自然界狀態,五天為一候。芒種三候:初候,螳螂生;二候,伯勞始鳴;三候反舌無聲。伯勞和反舌是兩種鳥,一種開始叫,一種不再發聲。夏至三候:初候,鹿角解,鹿是陽物,此時一陰生,遇陰氣,鹿角脫落;二候,蜩始鳴,蜩是蟬;三候,半夏生。半夏,中草藥一種,生於此時,故名半夏。


名師著作 |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禮記·月令》對五月里人們的行為有具體的規範和建議,歸納一下,大致有七種:


1.“仲夏之月,其帝炎帝,其神祝融”。五月的主宰,天帝是炎帝,天神是祝融。兩位均是火神,居南方。五行屬水,主色是赤。


2.命樂師修鞀鞞鼓,均琴瑟管簫,執干鏚戈羽,調竽笙壎篪,飭鍾磬柷敔。(上述均為祭祀樂器)命有司為民祈祀山川百原,大雩帝,用盛樂。乃命百縣雩祀,百辟卿士有益於民者,以祈谷實。


3.令民毋艾藍以染,毋燒灰,毋暴布。門閭毋閉,關市毋索。這些是防疫的具體措施,不以藍草染布,不燒灰湅布,不曬布。家門街戶多通風,關隘和市場暢通。


4.“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毋或進”。這個月,陰陽紛擾,嚴禁給君主進獻嬪妃。


5.君子齊(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齋,指養齋心,心安是齋。吃素食不是齋,是戒。有些人天天吃素食,但做出的事,比吃生肉的還兇猛,這樣就和齋這個字有距離了。止聲色,夫妻間房事這個月暫停。


6.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遠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處臺榭。這個月,宜登高遠望,但登高先要知自卑。知自卑,戒自大,才有自重,這是中國人的生存哲學。


7.五月,給政府亂作為的警告是:仲夏行冬令,則雹凍傷谷,道路不通,暴兵來至。行春令,則五穀晚熟,百螣(蝗蟲)時起,其國乃飢。行秋令,則草木零落,果實早成,民殃於疫。


來源:美文雜誌公眾號

名師著作 | 端午節,自漢代開啟的國家防疫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