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患者复阳需治疗吗?儿童为何病情较轻?国家卫健委回应

4月2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管理服务情况举行发布会。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复阳是病毒残留还是复发?需要继续治疗吗?儿童感染新冠肺炎为什么总体病情较轻?

针对公众关注的问题,国家卫健委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在会上进行了回应。

康复患者不会感染他人

会上,有记者问,当前世界各地都有出院患者复诊核酸呈阳性的病例,到底是病毒残留还是复发?是否具有传染性?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郭燕红表示,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特别是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治愈出院的患者越来越多。现在有77000多名的治愈患者已经出院,治愈率达到94%以上。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后除了注重疾病的恢复和身体功能的恢复之外,还要注重其心理的恢复。出院患者作为康复期的患者,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使其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会造成感染他人的现象。

大部分复阳患者无需医学干预

那么出院患者复检阳性需要继续治疗吗?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一般情况下,复阳的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大部分复阳的患者都没有症状,只是核酸检测出现了阳性,也有极个别的会出现一些症状,但是病情恶化的病例是非常少的。对于复阳患者,首先要进行相应的隔离,因为复阳患者仍然可能具有传染性、具有传播病毒的风险,所以要到定点医院进行隔离观察。第二是进行密切的医学观察,因为复阳的患者病情是否变化,要通过观察来看。尽管大部分病人没有症状,但极个别会有临床表现,需要进行医学干预。国家卫健委在第七版诊疗方案里明确,患者出院以后要居家隔离观察14天,避免复阳人群可能潜在的传播风险,通过这种手段已经控制了复阳人群造成进一步传播的可能性。

有基础病患者要分层救治

对于患有基础疾病的新冠肺炎患者,到集中隔离点之后没有相应的救治能力,到有救治能力的医院又因为他们隔离期未满不予收治,这类问题该如何解决?

王贵强说,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颁布了《关于做好新冠肺炎与原发基础疾病分类救治有关工作要求》,其中强调,对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一定要给予积极的治疗干预,需要对有基础疾病的恢复期新冠肺炎患者分层治疗。对于基础疾病较重的患者不能转运,强调就地治疗。定点医院要有相应的MDT团队。基础疾病是导致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病情恶化的因素,因此基础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非常关键。各级医院要做好对接,保证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能得到较好的照护。

重症患者要重视肺纤维化

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治愈后如果出现后遗症,该如何进行健康管理,做好愈后康复?

王贵强说,新冠肺炎是个急性的病毒性传染病,病程较短,导致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概率较低,轻症患者大部分不会出现肺纤维化。但重症和危重症病例有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因为新冠肺炎对肺脏的损害比较重,有明显的炎症和损伤,炎症损伤以后会出现修复,修复的过程实际就是有纤维组织增生的一个环节。修复和纤维组织增生是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病情不重的话,可能很快就吸收了,但严重的话,可能会残留一些纤维化,从病亡病例的解剖也可以看到纤维化表现。因此对新冠肺炎的重症和危重症的病例要重视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儿童病例病情较轻

郭燕红说,目前来看,所有的新冠肺炎患者当中,轻型和普通型占绝大多数,占80%以上;而老年人以及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容易发展为重型和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中孕产妇和儿童总体的病例数不是很多,孕产妇大概有200多例,轻症居多,治疗效果也比较好。在武汉,有的产妇经过治疗以后,不仅仅新冠肺炎得以治愈,而且还生出了健康的宝宝。

儿童病例占报告病例的2.4%,总体病情较轻,重型和危重型的例数比较少。其中从武汉的情况来看,轻症的占到96%,重症的占到4%。有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儿童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有关,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之后,机体的炎症因子风暴可能相对较轻。

湖北已全部恢复预防接种

疫情中孩子打疫苗受到影响,怎么办?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表示,近年来我国不断增加免疫规划疫苗的种类,目前适龄儿童可以免费接种的疫苗有15种,能预防15种传染病。2019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一直在90%以上,目前30个省(区、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已基本上和国家的信息平台对接,并与疫苗电子追溯的协同平台完成了对接。早在今年3月国家已要求各地有序恢复预防接种,同时中国疾控中心针对疫情防控期间推迟接种的情况,制定了补种方案。据了解,湖北、武汉已全部恢复预防接种,北京在疫情期间没有停过预防接种。今年国家将优化脊髓灰质炎疫苗、麻腮风疫苗接种程序。此外,还将加强入学入托的免疫接种证查验,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全部完成整个过程的免疫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