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父母的身份,給孩子說聲對不起,將帶來別樣的親子關係

一、被誤會的孩子,需要一句道歉

“快說,你錯沒錯?”閨蜜大聲的呵斥著自己的孩子。

孩子躲在角落裡,不敢說一句話,只是忍著沒哭出來。

“還要不要和小朋友打架?”

“我沒打架。”孩子鼓足勇氣說了出來。

“沒打架?老師冤枉你了?”

“就是老師弄錯了。”孩子突然很委屈。

閨蜜也不管孩子的,“站在那裡,什麼時候知道錯了,什麼時候過來找我。”

然而一小時,兩小時,孩子還是沒來找閨蜜。就一直站在那裡。

嘟嘟嘟,閨蜜電話響起,“喂,果果媽,不好意思,弄錯了,班上有兩個果果,你家果果沒打架。”

果果沒打架,那我豈不是?閨蜜知道自己錯了,可是,我是他媽媽,雖然這次不是他打架,教訓一下也是可以的,至少下次他不敢打了。

雖然,閨蜜知道了是自己錯怪了孩子,但是她並沒有去給孩子道歉,而是直接說,“算了算了,過來吃飯吧,記住不要主動去打架就行。”

孩子默不做聲。靜靜地不理閨蜜。而後來在果果的日記裡,閨蜜才知道,自己傷到了果果。

我很不解,媽媽明明教我,自己錯了就要誠懇的道歉,可是媽媽明知道自己錯了,卻依然像什麼也沒發生過一樣,難道就是因為她是媽媽嗎?我不喜歡這樣的媽媽。這樣的媽媽讓我很難過,如果她能道歉,或許我就不會那麼難過、傷心了。

··· ···

每一個家長,是孩子最信任的人,也是最愛的人。可我們卻因為說不出一句“對不起”讓孩子難過,有時甚至把我們的情緒強加在孩子身上,給孩子帶來很大的煩惱。

雖然孩子會選擇默不作聲,但是在孩子的內心深處,不僅難過,還有創傷。

放下父母的身份,給孩子說聲對不起,將帶來別樣的親子關係

二、被父母貼標籤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對不起

很多孩子因為對外界事物充滿好奇心,而被家長莫名的貼上標籤,帶上調皮的帽子。

樂樂好動,對很多新事物充滿好奇。比如,面對一部玩具車,他一定會好奇車是怎麼動起來的,於是總會去把車拆卸下來看一遍,然而並不能弄回去;還有,他好奇母雞是怎麼下蛋的,在去外婆家的時候,就躲在角落裡偷看母雞下蛋······

也因此,父母覺得他調皮不聽話。於是每次只要什麼玩具一壞一定就是他的錯,也不容辯解。其實很多時候,並不是他弄壞的,比如外婆家的雞下蛋後,有時自己壓破了,但是大家也會認為是樂樂弄壞的,即便父母知道了真相,他們也覺得沒啥,小孩子很快就忘記了。

可是週而復始,對孩子將帶來巨大的影響。於是樂樂慢慢地不再辯解,而是任由父母說,在他看來,無論他說什麼,父母都不會信的,索性就什麼也不說。

有時,他甚至因為心裡不平衡,就故意去打壞一兩個雞蛋,甚至去把弟弟的玩具給砸了。

如果父母知道誤會了樂樂,能對樂樂說一句對不起,又或者快速制止自己誤會樂樂的行為,靜下來聽聽樂樂的辯解,或許樂樂就不會這樣,真的成為一個調皮的孩子。

是的,在大人的世界裡,孩子永遠是最頑皮的。但,很多時候的誤會,卻大大地傷了孩子的心,尤其父母明知道誤會了孩子,也像什麼也發生一樣無所謂的態度,給孩子的內心深處帶來一定的傷害。

所以,作為父母,一定要記得,如果誤會了孩子,一定要給孩子說一句對不起,真誠的向孩子道歉。

放下父母的身份,給孩子說聲對不起,將帶來別樣的親子關係

三、被父母情緒語言傷害的孩子,需要父母的對不起

很多時候,我們不僅會誤會孩子,我們還會因為一時的情緒失控而說出傷害孩子內心的話,如:

你不要叫我媽媽,我沒你這麼笨的孩子;

你怎麼那麼不聽話,我怎麼會有你這樣的孩子;

算了,對你也不抱什麼希望了,就這樣吧;

你看看劉阿姨家樂樂,不是和你一起的嗎?你看看人家多懂事;

真不會打扮,穿的啥,醜死了;

··· ···

我們家長在情緒不能自控時,往往會不經意地說出一些對孩子來說難聽的話,也許對我們來說,過了就過了。可是在孩子心裡,卻留下深深的烙印。

記得小時候,因為讀拼音,我總是讀不了第三聲,無論父親怎麼教,我都不會。

父親一氣之下,罵了我一句,“豬,真的是頭豬。”或許父親當時只是覺得說完就過去了,可是在我後面的童年裡,我總會覺得自己很笨,特別的不自信。而且這句話也會莫名的進入我的潛意識,每當聽到這句話或者有人親切的叫我豬豬時,我會莫名的發火,心痛。

我在想,如果那時候,父親說完後,又在我學會後給我道歉,說其實我並不笨,是他說錯了。那或許這句話就不會走進我的潛意識裡,而是隨著時間而消散。

有教育專家和心理學家認為,家長在說了一些傷害孩子的話以後,若能及時向孩子道歉,不僅能治癒孩子被那句話傷害的心靈,也有利於家長和孩子的關係,更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和家長權威的提高。

記得一篇文章裡說:真誠的向孩子道歉,就是向孩子做了表率,就是告訴孩子,做錯事傷害人就應該道歉。

放下父母的身份,給孩子說聲對不起,將帶來別樣的親子關係

四、學會父母道歉的關鍵點,讓孩子和你無話不說

那麼要怎樣道歉才能達到調節父母與孩子的關係,怎樣才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責之深愛之切呢?

首先,作為父母,一定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說話要控制好自己的語氣,真誠的道歉。在孩子面前,要有一種寬廣的氣度和胸懷,及時道歉,並經常反思自己的言行,放下父母的身份,和孩子成為朋友,若自己未能控制好言行,做出了傷害孩子的行為,一定要及時真誠的向孩子道歉,讓孩子看到你那顆愛他的心。

比如:

哦,寶貝,老師打電話把一切都和我說了,媽媽誤會你了,讓你受委屈了。對不起啊,我的小寶貝。媽媽不該不聽你解釋,也不該對你那麼兇,你能原諒我嗎?

對不起,孩子,媽媽錯了,雖然你會去拆卸玩具,觀察母雞下蛋,但是媽媽發現,其實你只是好奇,你並沒有砸壞弟弟的玩具車。媽媽不該給你貼上調皮的標籤,不該說你,而且寶寶對新事物這麼感興趣,真是好寶寶。

乖寶貝,剛剛媽媽沒能控制好自己,說話不好聽,傷害了我家寶貝,對不起啊,其實你是那麼的聰明啊······

真誠的向孩子表達歉意,一般孩子都會原諒你。他們會特別開心,同時也會增強孩子的自信。

其次,孩子在不同年齡階段接受道歉的方式不同,所以不同年齡階段道歉方式不同。

如,面對一些五六年級或者中學的孩子,你的道歉要很正式,很鄭重。除了要認真鄭重的和孩子說,還要把孩子當成朋友,同時一邊道歉,一邊分析自己不對的地方,也在言傳身教中讓孩子明白對與錯。

比如當你沒弄清事實,就責備孩子時,你可以這樣給孩子道歉:這件事呢確實是媽媽不對,媽媽向你道歉。這是因為媽媽沒弄清事情的原委,就責怪你,媽媽這樣太武斷了。以後媽媽會聽你說,弄清事情真相,然後再做決定。這你覺得可好?

當面對幼兒班、或者一二年級的這樣比較小的孩子時,我們不需要說太多,因為孩子本身也記不住那麼多,我們只需要抱著寶寶,告訴他自己的行為不對,給他說對不起,並同時撫摸孩子、親吻孩子,還可以帶上一些溫柔的表情和手勢,這樣很自然的就可以讓孩子知道在這件事上,父母錯了,而且在認錯道歉。

在對孩子說對不起時,父母一定要記得,態度特別重要。

因為一句生硬道歉、或者隨意的道歉,反而激起孩子的不滿,加深孩子對父母的誤解。尤其是對於年齡大的孩子,他們能明顯的感受得到父母是真誠還是在敷衍。

所以父母一定不要礙於面子,一定要記得,只有放下面子,平靜的對待孩子,平等的與孩子接觸,真誠的面對孩子,孩子才會掏出心來真誠的對你,才會和你無話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