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詞裡的舟船意象所表達的文化涵養

舟行於歷史長河的文化美

蘇軾詞裡的舟船意象不僅繼承了傳統舟船意象的文化內涵,也在藝術表現上實現了對前輩的繼承和對後輩的啟發。在歷史的長河中,我們發現蘇軾這一站有著獨特的承載力,通過他,我們瞭解了歷史;更通過他,舟船意象的藝術內涵和藝術表現方式也得到了發展。

詞裡閃光的思想理念和故事。傳統舟船意象往往具有獨特的內涵,而這些內涵在蘇軾的詞中得到了繼承和發揚。如“來往一虛舟。聊隨物外遊”(《菩薩蠻》),“吾已矣,乘浪且恁浮於海”(《千秋歲·次韻少遊》)。在這些詞句中,我們既能看到蘇軾乘一“虛舟”追尋莊子尋找心靈的自由,也能看到他在官場失意後希望學孔子乘浪浮於海的歸隱之心,舟船成了他們共同的選擇。

此外,在蘇軾詞裡我們還能看到不少與舟船相關的名人故事和民風民俗。

蘇軾詞裡的舟船意象所表達的文化涵養

“莫偏向姑蘇。扁舟下五湖。”(《菩薩蠻·杭妓往蘇迓新守楊元素,寄蘇守王規甫》)“一舸姑蘇。便逐鴟夷去得無。”(《減字木蘭花·寓意》)兩句都借用了范蠡助吳王復國後,攜西施遊於五湖的典故,恰當的化用,扁舟、舸的內涵瞬間獲得了擴大,藝術的張力也隨之獲得了延伸。

“樓船遠。白雲飛亂。空有千年雁。”(《點絳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韻》)“樓船遠”講述了公元前113年,漢武帝率群臣乘坐樓船過汾河,到河東郡汾陽縣祭祀后土,河中宴飲群臣,期間興致大發,觸景生情,寫了首《秋風辭》,因樂極生悲,而感嘆歲月流逝,人生易老。

歷史的故事在蘇軾這裡又獲得了新生,被重新理解後,再次被賦予新的內涵。感慨時光流變,一切都會隨時間而消逝。“人生何處不兒戲,看乞巧、朱樓彩舫。”(《鵲橋仙·七夕和蘇堅韻》)詞中“朱樓彩舫”正表現了宋代七夕節的民俗,《提要錄》裡說“世俗七夕以五彩結為小樓小船以乞巧”,舟船意象裡的一個重要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他的詞,得以流傳後世。

蘇軾詞裡的舟船意象所表達的文化涵養

繼往開來的藝術成就。蘇軾詞中的舟船意象的表現,有對前人的繼承,也有對後人的啟發。如“海上乘槎侶,仙人萼綠華”(《南歌子》),繼承了李商隱《海客》“海客乘槎上紫氛,星娥罷織一相聞。”一句的用法。槎是一種木筏,海上乘槎同景同情。還有“孤帆遠。我歌君亂。

一送西飛雁”(《點絳唇·再和送錢公永》),“孤帆遠”同李白的“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相比較,也有模仿的影子。

說到對後輩的啟發,我們可以看到蘇軾有一句“無情汴水自東流,只載一船離恨、向西舟”(《菩薩蠻》),用船載離恨,來形容離恨之濃。

蘇軾詞裡的舟船意象所表達的文化涵養

在後輩詞人李清照的詞句中,我們也發現了“只恐雙溪艋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武陵春·春晚》。

二者詞句中船意象的用法極為相似,不能說李清照沒有對蘇軾進行過模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