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引言:

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成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很多人在飯後,常常會泡上一壺好茶,品一品悠悠茶香。

喝茶並不是現代人才有的習慣,其實在古代就已經有人開始喝茶。經歷過神農嘗百草,茶的身影就一直追隨在我們生活之中。

不過在古時候的茶,是作為一種藥物,主要看重他的藥用功效。而在陸羽之後,人們慢慢地改變了對於茶的看法,讓喝茶成為生活中的尋常事。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茶葉

在明朝時更是有專門的貢茶,廬山雲霧茶也是其中一種,作為一種生長在穀雨之後的茶葉,廬山雲霧的發芽季節委實是太晚了些。

清明前的茶已經出現在人們的餐桌上,廬山雲霧卻連芽都沒有。那究竟是為什麼這麼晚的茶,能夠一馬當先,成為明朝的貢茶,走上明朝人的餐桌呢?

一、廬山雲霧茶歷史悠久,在明朝成為潮流

廬山雲霧茶在現在的社會背景下也是難得的珍品,作為十大名茶之一,廬山雲霧茶的特點也十分鮮明。

“條索粗壯、青翠多毫、湯色明亮、葉嫩勻齊、香凜持久,醇厚味甘”這是當代人對於廬山雲霧茶的評價,可見廬山雲霧茶的美妙之處。

這樣珍稀的美味卻並不是現代都有,而是在漢朝時期就已經有了雛形,但是當時他的名字並不叫做廬山雲霧茶,而是被稱作“聞林茶”。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廬山雲霧茶

當時的聞林茶並不是被權貴人士發掘,而是住在山上的和尚。和尚經常會在廬山瀑布附近晃悠,飛簷走壁的時候,便注意上了這種長著很多白色毫毛的葉子。

因為和尚覺得好吃,所以就採摘了回來。採摘了茶葉之後,和尚們便惦記上了美味,甚至還學著移植這種茶樹。

在東漢時期,還有名僧居住在廬山,教人們怎麼種茶,正是因為和尚的發現,傳播。才讓廬山雲霧茶走出了深山老林,不再是生長在廬山頂上的聞林茶。

到了晉朝時期,聞林茶已經是貢茶,這個稱號給聞林茶特殊的標籤,打上了皇家的烙印。茶葉稀少而珍貴,尋常人家更是連見都沒見過,甚至稱得上鮮為人知。

到了唐茶時期,廬山的茶已經小有名氣,由於陸羽的《茶經》使得唐朝的人漸漸愛上了品茶,正是在這個時候,廬山茶的名氣慢慢打出去了。

就連著名的詩人白居易都寫詩讚揚:“長松樹下小溪頭,斑鹿胎巾白布裘,藥圃茶園為產業,野麋林鸛是交遊”。說明在當時的情況下,茶和藥已經是廬山的產業鏈之一了。

到了宋朝,喝茶的風氣延續了唐朝,宋人在喝茶方面更是有很多意趣,發明了許多新的喝茶方法。

著名的女詞人李清照就曾經在《金石錄後序》中說過:自己和丈夫當時賭書潑茶的意趣。為此納蘭容若還寫了《浣溪沙》:“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李清照

可見,在宋朝時期,茶文化已經走向了巔峰,很多詞人為此寫過很多稱讚茶的詩句,當然在宋朝時期,“聞林茶”依然是貢茶。但是,當時貢茶的種類甚多,所以名聲不顯。

到了明朝時期,“聞林茶”正式改名做“廬山雲霧茶”,更名之後,廬山雲霧茶紅遍了大江南北。

"匡廬絕頂,產茶在雲霧蒸蔚中,極有勝韻。"

這是《紫桃軒雜綴》上的記載,說明在明朝時期,文人墨客已經能夠喝上廬山雲霧茶,而且還能作詞誇獎廬山雲霧茶。

在當時的社會條件下,廬山雲霧茶的名氣已經走上了歷史巔峰。雖然他依舊是稀少而珍貴的,但是他已經被人所熟知了。

二、歷朝喝茶方式不同,明朝泡茶方式成型

喝茶的歷史悠久,但是真正的重視品茶是從唐宋開始的。唐宋的品茶方式與我們現在並不相同,而是製作成茶餅來吃茶。

這種吃茶方式十分複雜,需要浪費大量的精力。宋朝人吃茶之前,需要將茶餅碾成渣。再用篩子篩,最後倒水倒進茶碗中。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宋朝煮茶

這時候還不是一杯完整的好茶,充其量只是一個雛形,而後還要用到茶筅,將茶湯變成乳白色,表面泛起湯花,這才是宋代人所謂的好茶。

這個泡茶手續在我們現代人看來十分的繁雜,而且用到的工具也特別多。這樣麻煩的喝茶方式在元朝就已經被摒棄了,元朝更喜歡大膽而直接的喝茶方式。

到了明朝之後,朱元璋改良元朝和宋朝的泡茶方式,最後才變成了像是現代一樣的用沸水直接沖泡。

沸水沖泡茶餅的味道並不美味,甚至因為加工成茶餅,失去了茶原本嬌嫩的韻味,所以明太祖下令全國不再進貢茶餅,而進貢嫩芽。

“罷廢福建建安團茶進貢皇宮,禁止製造團茶,唯採芽茶進貢。”

這是《明史》中對於當時的記載。明朝類似於現在的泡茶方式,奠定了廬山雲霧茶崛起的基礎,正是因為朱元璋的推動,廬山雲霧茶才在眾多茶葉中脫穎而出。

三、廬山雲霧茶被人追捧,源自自身品質

  • 一、廬山雲霧茶醇厚味甘,香氣持久

廬山雲霧茶作為歷史最悠久的貢品茶之一,存在的時間非常長。這並沒有什麼附加價值,而是來源於這種茶的品質。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廬山

作為一款品質突出的好茶,廬山雲霧茶如其名,味道就像是廬山雲霧一樣,醇厚甘甜,而且香氣持久不散,濃烈的香氣讓人神清氣爽,早上起來喝一杯清茶,能夠讓人一天都十分有精神。而廬山雲霧正是其中佼佼者。

這和他的生長環境有關係,據《廬山志》記載,“初由鳥雀銜種而來,傳播於巖隙石罅……”

作為一款生長在高山峻嶺上的茶,廬山雲霧的味道十分鮮美。

生長在高緯度的雲霧茶,由於氣候,光照,早晚溫差過大等各個方面的因素,造就了它獨特的品質,廬山獨特的地理環境為雲霧茶提供了很好的基礎。

最好的雲霧茶當屬雲霧繚繞的地方,只有雲霧比較多的地方才能生產出最好的茶。雲霧的多寡影響茶葉的品質,所以對於人們來說,雲霧茶的上號佳品,當屬野生的的茶葉,這和陸羽在《茶經》中宣揚的觀點不謀而合。

  • 二、廬山雲霧茶氣若幽蘭,契合明朝人飲茶觀念

明朝人算得上是最為崇尚飲茶的人,都說宋人愛玩,會玩,其實明朝也不甘示弱。明朝對於茶的喜愛程度在唐寅的詩中可見一斑:

“買得青山只種茶,峰前峰後摘新芽。烹煎已得前人法,蟹眼松風朕自嘉。”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明朝出現的詠茶詩數不勝數,比起茶的味道,他們更注重茶的品質,對於茶色、香、味方面的要求極高。

詩人張岱曾經寫過:“白甌沸雪發蘭香,色若梨花透窗紙。”

可見在當時的文人心中,茶的地位十分高。在當時的社會情況下,明朝人品茶的方式最為高雅,而且還極為講究,深得《茶經》真味。

很多文人甚至在喝茶之前,還會焚香禱告,這充滿儀式化的行為裡蘊含了明朝文人對於茶這一物事深深的喜愛。

“尚使佳茗而飲非人,猶汲泉以灌蒿萊,罪莫大焉。有其人而未識其趣,一吸而盡,不暇辨味,俗莫甚焉。”

這是明朝人在於《考槃餘事》中對於茶的講究,他們認為茶應該給品行相對應的人品嚐,這才是對茶的尊重,不浪費一壺好茶,可見在當時的社會情形下,茶和明朝人的精神內核聯繫在一起,正是因為這樣的精神內核才使得茶在明朝能夠被人喜愛。

這種別樣的喜愛不止體現在茶的認識上,更體現在品茶的要求上:“品茶以人少為貴,人多則喧,不宜品嚐。”

對於茶有著諸多的要求,註定明朝的文人不會喜歡普通的茶,而香氣像是幽蘭的廬山雲霧當然備受推崇,這種契合君子觀念的茶,其實並不多見。

  • 三、廬山雲霧茶淵源深厚,明太祖在此屯兵

廬山雲霧茶在明朝走向巔峰其實和朱元璋脫不了干係,在稱帝之前,朱元璋曾經屯兵於廬山。而且在稱帝之後,朱元璋還在廬山建了御碑亭。

明朝的貢茶——廬山雲霧,遲來的饋贈,如何走上明朝人的餐桌?

廬山天橋

在廬山也有很多關於朱元璋的傳說,據傳,朱元璋曾在鄱陽湖周圍和陳友諒大戰18年,有一天朱元璋被逼入絕境,幸得神龍相救才能脫險,脫險之後,神龍飛走了,就留下了廬山天橋。這個傳說表明了朱元璋和廬山的歷史淵源。

他對於作為大本營的廬山有著深厚的感情,在廬山生活的日子裡,自然能接觸到廬山雲霧茶,生活起居都在廬山的朱元璋,已經習慣了廬山的一切,那麼廬山雲霧在明朝的崛起也就不足為奇。

正是因為明太祖的喜愛,廬山雲霧茶才在短時間之內,成為風靡明朝上下的珍品。朱元璋對於廬山雲霧的喜歡,影響了明朝人的審美。

結語:

廬山雲霧茶的歷史悠久,作為一個老牌貢茶,他在明朝的崛起並不是偶然。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廬山雲霧茶已經十分常見,並不像歷史上那麼難以得到。

在我們的生活中,茶是不可或缺的生活情趣,作為一個茶文化大國,我們喝茶的文化不應該沒落,而應該為茶文化註釋新的內涵。

追尋明朝的茶文化,同樣可以給現代生活一點啟示,充分的瞭解歷史,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紫桃軒雜綴》

《廬山志》

《茶經》

《考槃餘事》

《明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