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著名風水大師賴布衣為福建馬七郎尋龍點穴的傳說

宋代福建汀州府四保裡(現在是福建省連城縣四堡鎮馬屋村),馬屋村始祖七郎公,生於北宋徽宗崇寧(約1104-1106)年間一個平民家庭,兄弟九人,馬七郎排行第七,二十多歲時隻身從福建寧化縣安樂鄉馬家圍村來到四保裡賴家墟溪頭一帶打工,其他諸兄弟也前往全國各地肇基建業。馬七郎於南宋1128年(建炎二年),在現今的馬屋村肇基,自宗開南宋至今已經有八百多年曆史。

溪頭賴家墟住著幾十戶賴姓人家(後遷徙上杭,江西等地),其中有一戶“賴員外”,請馬七郎到他家打工,這戶人家很富裕,為人表面和善,熱情好客,經常把賴布衣請去敬為上賓,目的是好為他家找幾處風水寶地。有一天,賴員外出外辦事,賴布衣剛好從石城縣來到賴員外家,一進門,馬七郎熱忱代為招待。晚飯後,馬七郎將賴員外平常洗臉用的金面盆打水給賴布衣洗腳,這時剛巧賴員外回來,目睹賴布衣在洗腳,知道其患有腳疾,賴員外表面上笑臉顏開,客氣地喜問賴布衣的到來,而內心卻對馬七郎自作主張恨之入骨,又礙於賴布衣在場不便發作。於是,第二天就把馬七郎辭退了,無奈之下,馬七郎只好奔波各小戶之家打短工。

幾天過去,賴布衣不見打水給他洗腳那個熟悉的馬七郎身影,心想,是否因端金面盆給自己洗臉洗腳而被辭退呢?心中疑惑萬千。後來在墟場上偶遇馬七郎,問明緣由後覺得相當內疚,主動提出要為馬七郎找一塊安身之地。於是,帶著馬七郎來到對面的梅嶺小溪邊,砍萬根青竹、百捆蘆葦搭起一草堂居住。蘆葦草堂坐東北朝西南(艮山坤向),面向南山雲臺,後靠五崇崗丘,西納來龍五馬落槽,東環曲水三溪合一。賴布衣說:這是“三龍會聚”可以催丁,催貴,催官,催壽,孕育子孫繁衍生息、興旺發達的風水寶地。

馬七郎聽從賴布衣吩咐,在三溪曲水交匯之處,圍築堤壩,壩外挖塘養魚,壩內儲蓄來水,墾田種稻,名為田頭,實為加固下砂關鎖水口,使建在田頭尾旁的草堂更加藏風聚氣,環抱有情,催風水地靈庇佑繁衍生息,富貴綿長。(田頭尾即現在馬屋千五郎、千七郎公祠右後側)。

宋代著名風水大師賴布衣為福建馬七郎尋龍點穴的傳說

安居不久,娶鄰村鄒姓女子為室,並在蘆葦叢中飼養母雞,下蛋孵出的小雞成群結隊,遊走在溪邊田間覽食蟲蟻,促進作物綠茵,五穀豐登。閒時,夫婦倆在門口小溪裡抓捕魚蝦,過著詩一般的田園生活。

某年嘉平月,喜得一子,眉清目秀,令人喜愛,命名馬念三郎。又某年正月十四日,再添一子,命名馬念四郎,玉盤嘉月十四日,馬七郎的兄弟和親戚朋友從四面八方前來慶賀,賴布衣也撥冗前來賀喜,賓客滿座,熱鬧非凡。(馬屋正月十四傳統節日可能由此而來。待考)

歲月如梭,生息繁衍,開枝發葉,枝繁葉茂。馬念三郎遷居上杭,武平等地。馬念四郎在祖地至第六代子孫有馬千五郎、馬千六郎,馬千七郎。馬千六郎又遷居江西三南(贛州定南,龍南,全南)等地。後裔祖祖輩輩團結互助,親密無間;骨肉之情,守望相助;立身處世,忠孝傳家。現已繁衍到32代,除祖地8千餘人外,子孫有遷徙廣東、江西、廣西、四川及港澳臺等地區,人口已逾50多萬人。孕育了元代武略將軍馬千七郎,明代右都御史、政議大夫馬馴,磁州知州馬河圖,正紅旗教習馬源用等一批歷史政聲卓著的先賢和遷居各地的近代國家民航總局局長馬仁輝、濟南軍區軍級幹部老紅軍馬從炘,騰訊商業菁英馬化騰及各條戰線的一大批優秀人才。

宋代著名風水大師賴布衣為福建馬七郎尋龍點穴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