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準備轉參公管理後,這樣的編制我還有必要國考省考嗎?

  很多人認為考公務員難度太大了,但是考事業編難度明顯低多了。現如今有一個這樣的趨勢,一部分事業單位的崗位即將或者已經轉崗為參公管理序列。這一政策變化對很多期待考公的人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消息,或者是天上突然掉下來一個蘿蔔,你進入了一個安全而踏實的隊伍裡了。這樣的機會很多嗎?或者說這樣的改革在哪些單位實施。

  目前,根據最新政策的變化,和各地的改革快慢看,一些有實權的事業單位都在陸續轉參公管理崗位。類似國土資源部門、住建部門、人防部門、人社部門、交通部門、質監部門等下屬的事業單位都在改革,這一改革當然對類似這樣的部門工作人員是一個很好的消息。尤其是那些剛進入事業單位,還準備考公務員的人來說,基本上可以不用備考了,直接等著轉變簽字,或者等著政策下文即可。

  目前,在一些事業編的職能部門,很多人對業務內容,工作內容本身不是太上心,大家都很關注何時轉編制,何時自己的待遇有提升,什麼時候自己的職級有改變。所以很多類似的崗位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等著變革。但是不是每一個省份都是有這樣破釜沉舟的勇氣,一些地區改革很慢,不少年輕人是等不及了。有的人會考慮辭職,有的人會考慮考選調,還有人甚至保留職位出去到企業工作任職,蟄伏待機。等待各地改革,這對於個人來說是一個很漫長的煎熬,我們不能左右政策的大局,但是我們能做的是儘快的轉變心態。編制固然好,但是不能一味等著變化。要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提升在本行業的影響力。

  尤其,一些不是本地的人,在政策變革的膠著期,有的人想離開,有的人想去其他部門。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前途惴惴不安。正如我認識的一位女性,她在本地事業單位工作多年,但是一直沒有留在本地的打算,所以一直在打聽轉編制或者參公的政策。如今她已經考慮參公登記了,但是文件遲遲不下來,她很著急,家裡對她也催得很急,因為她還沒有結婚,在本地也沒買房。年齡大了,家裡也很操心,如果本次不能轉編制,基本上也只能辭職離開,或者回家鄉再考公務員或者進國企等。

  事業編轉參考本身是我國政策一個探索,對於一些部門是一次絕好的機會,但是這樣的機會畢竟很少,所以不要對他有過高的期待值。作為有想法的年輕人,還是重心放在選調或者繼續考公務員上面,如此才能一步到位。


事業單位準備轉參公管理後,這樣的編制我還有必要國考省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