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常忙碌的行為模式中,
我們更多的傾向於問題本身,
而忽略了問題的主體——人。
心理學稱之為“變化盲視”,
即關注力狹窄。
有人做了一個實驗,
讓第一個實驗員拿著一副地圖問在路上行走的人,
請求指點附近的一處建築該怎麼走,
詢問到一半的時候,
第二個實驗員帶著一扇大門遮擋了原來的
實驗員,
並接著嫻熟地替代了原來的實驗員。
兩個實驗員穿的不同,
身高不同,甚至聲音也不同。
令人驚訝的是:
只有40%的受訪者注意到了實驗員換了個人。
這就是我們大多數人的頭腦運作模式——
立即關注於待解決的問題本身,
這個模式讓我們把注意力縮窄到這個問題上面,
佔據了我們幾乎全部的身心,
從而完全沒有真正看到問題背後的這個人。
同樣地,對於抑鬱的發生,
當我們的軀體感受和情緒持續的低落和下滑時,
我們只會注重我們這個該死的低落,
頭腦於是自動運作——我要採取行動解決低落,
全世界狹窄到只有我該死的低落情緒……
殊不知此時的行動只是在逃避和轉移,
身體仍然在給我們負面情緒買單。
毋庸置疑地,那到底是抑鬱症重要,
還是患抑鬱症的人重要?
或者換個說法是患抑鬱症的人,
這個鮮活的生命個體就只剩下抑鬱了?
不!
我這個人,
高於任何一項問題,高於任何一種疾病,
它們只是我的一小部分,
或者一個面相,
而已!
所以之前就說過,抑鬱症≠世界末日,
除非你自己等同。
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否則只會讓自己慢慢被抑鬱這個黑洞整個吞噬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