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光圈大小

是很多朋友如今選擇鏡頭的

第一要義

畢竟

漂亮的

淺景深虛化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誰不想要呢~

不過

你是否想過

單純的追求大光圈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大光圈的虛化總是那麼“誘人”

或許並沒能讓你得到想要的效果

這次我們再來聊聊

你對大光圈鏡頭該瞭解的事兒

大雖然好,長度也很重要

不少朋友在選擇鏡頭時,都會關注光圈值大小。

越是大光圈,同條件下的虛化能力就越強

但是,並不是一味地大光圈

就能讓你得到滿意的虛化效果

很多時候

大家都忽略了焦距與物距的重要性

以下圖為例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這是一張F7.1光圈拍攝的照片

放在常規的思考下

大家會覺得F7.1算是很小的光圈了

難以拍攝出背景虛化和漂亮的背景光斑

而實際上

F7.1完全可以做到這一點

這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這是105mm下的F7.1

並且友君在拍攝時

有效控制了物距(距離物體較近)

所以

並非是光圈小

就不能實現所需的淺景深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焦距越短,淺景深更需要近的對焦距離,這一點不少朋友可能忽略了

相信很多朋友都遇到過

比如

自己擁有35mm

或者50mm的大光圈鏡頭

但是在實際拍攝時有時

卻難以體現大光圈的大

這就是當物距達到一定距離時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雖然是F1.8全開,但這樣的拍攝距離35mm已經很難實現畫面的景深感

即便是大光圈鏡頭

物距的增加會導致難以繼續有效營造淺景深

(這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超焦距的概念)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因此

你需要了解你在拍攝時的大致拍攝距離

以此來選擇對應焦段的大光圈鏡頭

這樣才能實現更好的虛化效果

這就是為什麼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恆定大光圈鏡頭的優勢就在於此

有時一顆24-105mm F4.0

可能比你的50mmF1.4

在虛化營造上還要實用

太大也是“負擔” 小些或許更合適

如今大光圈鏡頭真的是越來越多

F1.4的就不說了

F1.2都開始形成家族

甚至F0.95都開始“滿大街”地出現了

但當你真正擁有這些鏡頭時

或許你反而會後悔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大,是有代價的

“似乎小點兒也不錯”

誠然

大光圈帶來了不可代替的

那麼

代價,是什麼呢?

首先追求大光圈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價格

光圈越大

所需的光學設計就更復雜

尤其是如今大家更加追求

大光圈下的成像畫質

這樣的理念

讓鏡頭

所需的光學材料成本以及加工難度攀升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頂級大光圈鏡頭,價格不菲,體積也相對大

自然大光圈的鏡頭價格也更貴

這也是為什麼

我們經常看到一些鏡頭規格

從F1.8提升到F1.4

光圈大了一倍

而價格往往遠不止翻了一倍的原因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如今廣角鏡頭可以實現一定幅度的大光圈小型化,但其他焦段還很難

此外

就是重量與體積的取捨

當我們追求大光圈的同時

鏡頭的體積和重量也會成幾何級的增加

如今除了超廣角鏡頭外

大光圈的鏡頭仍然很難

在體積和重量上有有效的降低

因此

選購鏡頭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很多時候也要考慮到你自己的體能

以及你的揹包容量

別隻看大小 也要看質量

如今大光圈鏡頭的數量的確越來越多

尤其是當新老大光圈鏡頭都出現在市場上

大家不禁都會有些迷茫

實際上

在選擇自己的大光圈鏡頭的時候

也要考慮到大光圈的質量

綜合性能

比如

一些大光圈鏡頭的便宜

是建立在手動對焦的基礎上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為了大光圈,你準備好接受手動對焦了嗎?

那麼為了大光圈

你是不是能夠接受手動對焦

或者說

你自己是不是能駕馭好MF

此外

一些大光圈鏡頭的設計

在大光圈下往往不具備良好的成像質量

那麼

你是不是願意接受

為了大光圈而犧牲畫質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其實

不僅如此

虛化強度與虛化效果

其實是不同的概念

這也是友君想說的

焦外畫質

並不是焦外模糊了

就是好的焦外成像表現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不只是虛化強度,虛化的質量也很重要(此圖中就有較明顯的“洋蔥圈”)

比如如何控制二線性

如何控制“洋蔥圈”的光斑

(或者說不一定是讓你自己喜歡的)

因此一些看上去可能光圈不那麼大的鏡頭

實際的焦外畫質表現是非常出色的

大,不一定能滿足你 再聊選擇大光圈

而因為光圈不那麼大

被大家忽略了

當然

瞭解鏡頭

並真正找到一款自己喜歡的鏡頭

這是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

更多地去看

去了解

才能讓你找到更合適自己的鏡頭

找到更合適的

比追求大

可能能讓你感受到更多攝影的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