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乳業業績由降轉增 鮮奶成“當家花旦”產銷量增三成

光明乳業業績由降轉增   鮮奶成“當家花旦”產銷量增三成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中國“乳業三強”之一的光明乳業(600597.SH)實現了逆襲。

4月20日晚,光明乳業披露了2019年年度報告。當年,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簡稱淨利潤)4.98億元,同比增長45.84%。而在2018年,其實現的淨利潤為3.42億元,同比下降44.87%。

光明乳業曾是中國乳業的“老大哥”,卻因種種因素落後了。不過,從2019年經營數據看,光明乳業大有“崛起再出發”之意。在對各項資產進行清理計提逾2億元減值的情況下,淨利潤依舊高速增長。

經營業績由降轉增的背後,是光明乳業完成了系列佈局:牛奶棚與益民食品一廠迅速融合,收購江蘇輝山乳業、輝山牧業,完善奶源佈局,酸奶冰淇淋、大白兔雪糕競相上市等。

光明乳業的鮮奶經營具有獨特競爭力,依舊保持著強勁增長勢頭。2019年,公司銷售鮮奶31.86萬噸,同比增長27%,是其增長最快的產品線。

二級市場上,光明乳業雖然表現並不出色,但勝在穩定。截至4月21日下午收盤,公司股價為12.24元/股,總市值149.88億元,為蒙牛乳業的14.10%,而去年6月,其市值僅為蒙牛乳業的十分之一。

營收淨利均由降轉增

多項數據大幅向好,2019年,光明乳業的財報數據舊貌換新顏。

年報顯示,2019年,光明乳業實現營業收入225.63億元,同比增長7.52%;淨利潤4.98億元,較上年的3.42億元增長1.56億元,增幅為45.84%;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4.65億元,較上年的3.29億元增長41.12%;加權平均淨資產收益率為9.03%,較上年的6.28%上升2.75個百分點。

2018年,光明乳業實現的營業收入、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分別為209.86億元、3.42億元、3.29億元,相較上年全線下降,降幅分別為4.71%、44.87%、43.51%。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光明乳業還對應收款項、固定資產、生物性資產等各項資產進行了清理,計提了約2.04億元減值準備,對當年淨利潤的影響金額為2.04億元。

與淨利潤相關的經營現金流,2019年公司的經營現金流為24.10億元,較上年的14.54億元增長近10億元,增幅為65.77%。2018年,公司經營現金流淨額較上年的16.42億元下降11.48%。

此外,光明乳業的財務狀況也有所改善。截至2019年底,公司資產負債率為57.95%,較上年底的62.17%下降4.22個百分點。公司長短期債務合計為29.43億元,較2018年底的47.11億元減少17.68億元。與債務減少相對應的是,2019年,公司財務費用為1.05億元,2018年為2.01億元,同比幾乎減少了一半。

A股市場中,多數乳製品企業每年投入的銷售費用不菲。以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為例,2019年前三季度,伊利股份的銷售費用率為23.66%,蒙牛乳業全年銷售費用率為27.25%。去年,光明乳業的銷售費用率為21.54%,低於兩大乳業巨頭,且較2018年的23.80%下降2.26個百分點。反觀伊利股份和蒙牛乳業,2019年光明乳業投入的銷售費用均較上年有所增長。

銷售費用減少營業收入反而有所增長,一定程度上說明,光明乳業的公司治理、產品體系日益完善與優化。

光明乳業總市值與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的差距也有縮小跡象。去年6月初,光明乳業的總市值為118.78億元,僅為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的6%、10%。今年4月21日,光明乳業的總市值接近150億元,約佔伊利股份、蒙牛乳業的8.26%、14.10%。

鮮奶產銷量逐年增長

鮮奶,作為光明乳業的核心競爭力,既能持續為公司貢獻利潤,也擔當著業績壓艙石功能。

2019年,光明乳業的主營業務收入中,鮮奶貢獻不菲。當年,公司鮮奶的產銷量分別為31.93萬噸、31.86萬噸,同比增長29%、27%;同期,公司酸奶的產銷量分別為66.02萬噸、66.96萬噸,同比下降6%、3%;公司原奶產銷量分別為41.89萬噸、41.87萬噸,同比下降5%、5%;公司奶粉產銷量分別為18.82萬噸、17.76萬噸,同比增長18%、4%。鮮奶的產銷量同比增長接近三成,是產銷量增幅最大的產品。

數據顯示,2018年,公司的鮮奶產銷量分別為24.70萬噸、25.12萬噸,同比增長6%、6%。公司鮮奶產銷量連續兩年保持增長,且呈加速增長趨勢。光明乳業沒有披露鮮奶產品毛利率,但從其液態奶毛利率最高達到41.25%來看,鮮奶貢獻的利潤不少。

顯然,僅僅一款鮮奶產品支撐不了光明乳業的崛起。2018年,在其經營業績大幅下滑,董事長、總經理雙雙辭職的背景下,光明乳業進行了人事大調整,也進行了系列產業佈局。

長江商報記者梳理發現,2018年9月、12月,光明乳業相繼收購了上海牛奶棚66.27%股權、益民一廠100%股權,合計耗資約1.7億元。去年,光明乳業出資7.5億元成功攬下江蘇輝山乳業及輝山牧業部分資產。公司還積極擁抱新零售,與阿里雲計算有限公司正式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光明乳業的數字化轉型。光明乳業專屬的送奶上門系統——“隨心訂”取得突破,打開全國佈局序幕。

光明乳業在年報中稱,牛奶棚及益民食品一廠迅速融合,實現轉型升級。公司不僅實現了首家高端烘焙店——“悠焙”的開業,還相繼推出了莫斯利安冰淇淋、冰淇淋風味牛奶及酸奶、大白兔牛奶等新產品,其中部分產品現已成為網紅產品。

通過收購輝山乳業資產,公司獲取射陽的牧業資源和工廠資源,這有利於公司增加奶牛存欄數。另外,完善華東、華北地區奶源基地佈局,有利於公司拓展江蘇、山東、安徽等市場。

此外,光明乳業的海外業務進入收穫期。2019年,新西蘭新萊特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9.55億元,淨利潤2.97億元。新西蘭新萊特在保持較高嬰兒配方奶粉業務比重的同時,還增加了其他日用乳製品並進入本國商超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