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用心棒》是由電影界的“莎士比亞”,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浪人系列電影中的一部,上映於1961年。它可能相對於《羅生門》、《七武士》、《亂》等同為黑澤明執導的影片名氣要小一點,甚至可能知名度上還不如上映於1964年,翻拍自它的另一部西部電影《荒野大鏢客》。雖然如此,卻掩蓋不住它是一部經典影片的光芒。這部距今已60年的電影,豆瓣評分高居8.9,證明了經典才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用心棒”在日語裡是指頂門棍,保鏢的意思。在《用心棒》這部浪人為主角的電影裡,自然也就是保鏢的意思。在日本,武士是指具有高超武技和武士道精神的人,他們一般服務於某一家族,成為其打手、保鏢,為家族效忠。一旦沒有家族僱傭或者家族沒落後,武士就會失去生活來源,淪落為浪人。《用心棒》就是以浪人桑三十郎為核心展開的故事。

《用心棒》劇情很簡單,講述了浪人桑三十郎流浪到一個小鎮,發現小鎮被兩股惡勢力所統治,導致整個小鎮民不聊生,老百姓苦不堪言。他用計謀和自己的高超武技引發兩股勢力最終相互惡鬥,兩敗俱傷,徹底消滅了惡勢力,還小鎮一個太平。

如此簡單的劇情,在大師黑澤明的手裡,將荒誕、緊張、詼諧、血腥等手法綜合運用,把一個情節看似平平無奇的電影拍得耐人尋味,60年來仍為人津津樂道,甚至翻拍作品都能為大家所喜愛,為何《用心棒》這樣一部劇情普通的電影能有如此魅力,本文將一一進行分析。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01 “小格局”下的大電影,黑澤明用一個小鎮映射了整個日本上層階級對人民的壓迫

相較於《亂.》、《影武士》這種以家國大業為背景的宏大場景來說,《用心棒》幾乎所有場景都構建於一個破敗不堪的小鎮上。這個小鎮小到兩大惡勢力家族居所之間只隔了幾步之遙,而所有劇情都在這個真正的彈丸之地展開。

在出場人物設定上也沒有《亂》、《影武士》中的君主及各世家的家老等上層大人物,只有棺材店老闆、飯店老闆、鎮上兩大地頭蛇等等這種在上層人物眼中小得不能在小的人物。

劇情設定上沒有兩國交戰,兩大世家鬥爭的宏大戰爭場面,僅有由一些犯罪份子、詐騙犯等不入流的社會底層邊緣人物組建的兩股惡勢力之間的爭鬥。這種爭鬥相對軍隊、士兵來說,無異是烏合之眾。

小場景、小人物、小爭鬥構成了這部劇的“小格局”。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在這樣的小格局裡,卻被黑澤明佈置的“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完完全全構成了日本武士時代的社會縮影。

有不務正業,不維持小鎮治安,而靠給鎮上惡勢力介紹打手拿回扣的巡捕;有對小鎮現狀深惡痛絕的正義之士飯店老闆;靠發死人財,小奸中有帶點小善的棺材店老闆;更有表面前來巡視,但其實只是走過場,拿賄賂的巡撫大人;再加上靠欺壓老百姓的 清兵衛和新田醜寅兩大惡勢力,組建了一個“小型日本國”。

在這樣的“小國”裡,我們看到當官的貪汙腐敗,只為謀求一己之私,不顧人民死活。而地頭蛇們則像吸血鬼一樣壓榨著百姓,壟斷絲綢、酒市。百姓只能吃粗糙的光米飯和芋頭維持溫飽,見不到一絲葷腥。甚至對於強搶民女的事,在桑三十郎沒出現之前,大家都只能屈服於武力壓迫下,默默忍受著。

黑澤明僅用一個小鎮、為數不多的角色這樣的“小格局”,就向大家展現了一個早已腐朽墮落的日本武士時代社會縮影,把日本上層階級對人民的壓迫直接攤開放在了觀眾的面前,引發觀眾的憤慨,而這種背景的設定卻為突顯桑三十郎這位“鯰魚”一樣的流浪武士帶給小鎮的新生奠定了基礎,更易拉近觀眾與桑三十郎的距離,希望自己也能如他一樣行俠仗義,救這些苦難的百姓於水火之中。

如果說《亂》、《影舞者》是黑澤明精心烹飪的大餐,那麼《用心棒》則更像《食神》中周星馳的那碗黯然銷魂飯,看似簡單卻韻味深長。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02 平鋪直敘、波瀾不驚的單線電影敘事結構下,卻暗藏了黑澤明對電影深厚的掌控功底

《用心棒》沒有複雜的人物關係,沒有驚心動魄的懸疑情節,但黑澤明用濃濃的戲劇感、人物的荒誕、詼諧感構建了影片輕鬆的基調,從棺材店老闆、酒店老闆、清兵衛老婆或者是亥之吉,每個人身上都是戲,可以說一開場就讓人不由自主入戲,達到了吸引觀眾的目的。

整個電影採用單線敘事結構,情節推進簡單樸實,毫不譁眾取寵。從始至終電影沒有一個爆炸或者高科技特效大場面,更沒有愛恨情仇的狗血劇情。有的只是人與人之間的計謀博弈,甚至就是正面硬剛。

節奏緊湊而不拖沓,很多時候就在飯店中,桑畑三十郎通過推拉木質窗戶來觀察掌握全局,進行謀略佈局,與飯店老闆的對話來交代一些細節,及其它人物背後的發展進程,與展現在觀眾面前的事件進行無縫銜接,可謂巧妙。

既不影響大信息量的輸出給觀眾,又不影響電影節奏的緊湊,在室內景中就完成了很多故事內容,有種話劇的即視感。

室內景看多了,走到室外,再看搭配鏡頭中出現的農田,不會覺得空間狹小或者單調,黑澤明用這種對比方式,把小鎮進行了放大,增加了電影的空間感。這也是黑澤明對電影從情節到人物到空間構建上深厚的掌探功底,這也是一位電影大師的功力體現。無怪乎明明如此簡單情節的電影,《荒野大鏢客》這部翻拍劇也同樣成為經典。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03 極具黑澤明風格的黑白灰色調配比,運用高反差深灰色為主的畫面給予電影豐富而飽滿的情緒

黑澤明對顏色的運用無論是黑白片還是彩色片,總為大家所津津樂道。而在《用心棒》中黑澤明對於黑白灰色調配比的掌握與運用可謂是教科書級別的。黑白電影不像彩色電影一樣可以用豐富的顏色來對電影構圖進行調節,使電影視覺內容得以豐富起來。在黑白電影中,只有黑白灰三色,如何運用好這三色,將決定著電影的構圖是否精緻,人物情緒是否飽滿,背景氣氛營造是否準確等等因素。

在《用心棒》中在打鬥或者情節異常緊張的時候,黑澤明用高反差和深灰為主的畫面來渲染這種氣氛,帶來緊張感和殺戮感。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用灰色的雨景、風沙來營造大戰即將開始的氛圍,給人一種大氣、蓄勢待發的醞釀感。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不論電影中哪一個構圖,黑澤明都用黑白強列對比下,以灰色進行過度,形成哪怕是同一排人物都錯落有致的結構感。同時熟練的運用淺灰和深灰結合來突出人物面部表情,提升角色的豐富感。人物情緒失落的時候,電影以黑、灰色調來進行調控,造成灰暗的感覺。而畫面輕鬆後,比如藝妓獻舞那一段,畫面就以白黑為主,增大對比度,瞬間就讓人感覺明亮一起,一掃之前的陰暗感覺。

縱觀現在基本都是彩色電影的世界,黑澤明的黑白片,無論是《羅生門》、《椿三十郎》或者《用心棒》都能讓人看出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儘管已經和拍攝之時相隔半個多世紀,但這些經典影片依舊充滿魅力,令人回味。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04 桑畑三十郎:日本武士浪人的俠義精神代表,更蘊含了底層人民的反抗

對於劇中主人公桑畑三十郎自然是黑澤明浪人系列的核心人物。浪人系列是黑澤明武士電影的代表,比如《椿三十郎》中的椿三十郎,《七武士》中的七武士等等,他們有個顯著的特點都“無名”。

桑畑三十郎只不過是別人在問及其姓名的時候,他看著屋外的稻田臨時取的名字。就如同《椿三十郎》一樣,當家主夫人問他叫什麼名字,他看著屋外盛開的山茶花,取名為椿三十郎,椿即山茶花的意思,而桑畑則為稻田的意思,而三十則代表了一個三十來歲的男人。而在《七武士》中武士死後墓碑並排,分不清誰是誰,也代表了另一種無名。

在黑澤明的浪人電影中,這些浪人的名字並不重要,重要的只是他們代表著一種相同於中國武俠和西方西部牛仔中的行俠仗義之舉,代表著一類人。他們只為心中那份堅守與正義行事,行俠仗義,不畏強權,做著自己覺得對的事,而卻從不在意別人是否記得自己的名字,這才是真正的“俠義”,所以當小鎮惡勢力消失,恢復平靜後,桑畑三十郎就只說了“再見”轉身離開,因為他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雖然像桑畑三十郎這樣的浪人早已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士,因為他們沒有自己為之效力的家族,到處流浪,更像是遊俠。但當他們看到世間的不公時,總會忍不住出手相助,為了心中的那份正義,為維護底層人民的利益戰鬥著,甚至於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從這個角度來看,黑澤明眼中的浪人,其實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武士,也暗含了對於日本武士時代上層階級虛偽武士道精神的批判。

無論是《用心棒》還是《椿三十郎》,有的只是三十郎的智謀與武藝,沒有絲毫的兒女情長,《用心棒》中桑畑三十郎面對送上門的藝妓,沒有任何動心,有的只是迴避和白眼,讓人覺得他特別可愛之餘,更能感受到他為人正直的品格。

為了與桑畑三十郎形成鮮明對比,黑澤明安排了一個長相、動作猥瑣、聲音尖細的巡捕出現,刻畫了腐敗無能,唯利是圖的公差形象,還有一個大戰在即,本應衝在前面,卻翻牆而逃的教頭形象,以及老婆被搶只能躲在旁邊偷偷難過,還說自己已經放棄老婆,試圖證明自己果斷的無能老公形象,觀眾通過三十郎的視角旁觀了這一切,更感覺到這個看似邋遢的浪人身上勇於擔當的品質。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俠義既然為俠,那武功自然不能弱。《用心棒》沒有國內武俠片中的你來我往,炫彩繽紛的打鬥場面,有的只是直接的砍殺,全劇裡砍殺了19個惡人,時間加起來不過30秒鐘,乾脆利落,最後桑畑三十郎用飛刀弄傷了持有手槍卯之助的手,取得了最終的勝利。這一幕也讓我看到黑澤明想表明再先進的武器與敵不過一顆俠義之心。

桑畑三十郎是浪人,也是社會的底層,他在小鎮上最終的勝利也是黑澤明對底層人民反抗的一種希望與支持。桑畑三十郎是敢於反抗的勇士,那個看似喋喋不休,一直想趕三十郎遠離這個是非之地,默默關心幫助三十郎的飯店老闆,雖然有點膽小但最終時刻也給三十郎送刀的棺材店老闆,他們又何嘗不是真正的武士。

一旦底層人民團結起來,人人都能成為像桑畑三十郎、飯店老闆、棺材老闆一樣的武士,那社會將如同電影最後的小鎮一樣,獲得新的太平。這是導演給所有人的希望,面對不公我們要學會反抗,才能最終維護自己的利益。

《用心棒》“小格局”彰顯黑澤明掌控功底,深層探究浪人俠義精神

總結:

如果你想感受黑澤明黑白電影的魅力、瞭解他的浪人武士的俠義精神,體會他與眾不同的幽默感和對底層人民生活的關注,對腐朽虛偽的上層武士道精神的批判,這部《用心棒》是不容錯過的電影。如果你看過《荒野大鏢客》,還沒看過《用心棒》也建議你看一下,日本武士與西方牛仔的碰撞,品味背後不同的文化,也是不一樣的觀影體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