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千古第一才女也曾被家暴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你还记得中浦悠花吗?

一周前,蒋劲夫家暴事件热闹了整个网络,那个受害者的名字,中浦悠花。一周后已经被彻底忘却。

就好像你忘记自己被家暴一样,我们总是容易忽略。

另一半不想和你说话,看手机的时间比看你的时间多一万倍,聊天的回应只有嗯哦,喜怒哀乐不想和你分享,不想和你性爱。这些都是被忽略的家庭冷暴力。

犹记得一周前部分吃瓜侠评价中浦悠花:“品行不端活该被打”,“自己作死怪不了家暴”。呵呵!

家暴不怪人渣,怪女人自己“作”,堕落不怪自己,怪女性堕落连带国家都堕落。从古至今,有些人的脑回路,就是这么短路。

男性希望女性贤惠温柔、体贴大方,却忽略了自己应该对她照顾呵护、尊重宽容。

历史的传承有时候就会出现一些文化糟粕,古代女子不遵守三从四德就是“作”,只要是“作”就理所当然能被伤害。何其相似的逻辑。

幸而历史长河中,总是有些人可以告诉我们,面对伤害,就“作”给你看,哪怕可能不被当时的世俗所理解。

“千古第一才女”、“词国皇后”李清照,也曾被家暴。

49岁再嫁,找一个易安的理由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我更喜欢称她为李易安,大抵是因为“易安”这个号,传达的那种“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境界,与她整个人的命运经历形成的强烈对比。

她的前半生确实是“安定”的,父亲官居礼部员外郎,苏轼弟子,从小受文学熏染,18岁与丈夫赵明诚初见倾心,写下“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少女词句。而后虽然朝堂党争家道中落,但仍与赵明诚屏居青州,琴瑟和鸣,共同收集金石字画,写文赌书。“易安居士”这个笔名,便是居青州时所称,取自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句。若人生按此轨迹发展,我们今日所见易安词,可能就是“东篱下海棠依旧,南山里绿肥红瘦”了。

但命运总不容人间多圆满。易安44岁时,靖康耻,金人侵,青州乱,易安带着15车字画金石,在兵荒马乱中去往江宁(赵明诚在江宁任官)。

从此,后半生想“安”却再也不“易”。

每读至此,我都对易安肃然起敬,很难想象在那样的乱世,她是靠怎样的大智慧和毅力,将这15车文物,从山东青州带到南京江宁的!

可惜这些耗费了她和夫君半生心血收集的文物,在她之后的避乱流亡中慢慢散佚。

2年后,赵明诚染病身亡,易安大病一场,辗转中仅余轻便字画随身;又2年后,流离至浙江绍兴,所余书画被盗,平生所念想不复在,哀莫大于心死。

可命运的玩笑似乎仍不想停止。转年,悲痛中的易安去到杭州,遇到张汝舟,一个如赵明诚一般,进士第小鲜肉。

张汝舟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易安,这一点温暖让她决定再嫁,这年易安49岁。不顾世俗的言论,我想,漂泊经年后,她想找一个能让她易“安”的理由。

家暴,毋宁死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本以为此心可安,奈何张汝舟只是看上了易安收集的字画金石,婚后当张汝舟知道基本上的文物均已散去时,便变得恶语相向,拳打脚踢,甚至觊觎赵明诚的遗作《金石录》,想占为己有。

一代才女,被残酷家暴!

但能在战乱中只身带15车文物辗转千里的女子,能写下“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女子,终归不会任人宰割。

易安状告张汝舟徇私舞弊,骗取官职,要求离婚。宋代法律很可笑的一条,凡妻告夫,不论何事,均需服刑2年。

易安还是告了,世人不解,觉得这是大不敬,是没有夫纲,是“作”。今时再看,惊叹于这位奇女子身上具备的莫大勇气。

家暴,毋宁死。

闻说双溪春尚好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幸得朝中友人搭救,易安只在牢中呆了九日。出狱后2年,易安避乱金华,暮春时节,闻说金华双溪景色优美,感慨国仇家事,做《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生活总有泛舟处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全词并无生僻字,接近今天的白话文,无需解读亦能懂。这是易安词的特色,于平凡中见境界。精炼的用字,传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流传千年依然与人生发同感。

我无意解说该词,百度百科已有详细注解。只是提一点个人与以往解读者不同的看法:

词的下阕讲“虽是暮春时节,但听说双溪的风光仍然甚美,我准备去泛舟散心”,然而笔锋一转,“只是恐怕那舴艋小船,载不动我满腔深沉愁苦”。那到底易安最终去泛舟了吗?

许多解读人不关注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关键。我认为易安还是去双溪泛舟了。因为那样的奇女子,始终有一种生的力量和热爱。

7年前在战乱中的江宁,她踏雪寻诗的灵感;7年后的双溪,我相信她依然会泛舟畅怀。命运诸多困苦,但生活中总有“美”的存在。既然金华暮春的“美”在双溪,那便“拟泛轻舟”吧。

这首词的金句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但我唯爱“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因为这是一种始终相信和找寻生活中“美”的态度。

至于家暴,至于张汝舟,有那么多值得探寻的美,有那么多更忧愁的事,他们还配不上那载愁的舴艋舟。

所以姑娘们,若你正被暴力以待,何不勇敢果决,去寻找那处春色尚好的“双溪”呢。

题外话:朋友圈怎么发才文艺知性

“千古第一才女”面对家暴时是这么做的

听说许多女性每天都发愁今天朋友圈发什么,可以让自己显得文艺、知性、有境界。这没什么不好承认的。其实每一首诗词都有金句,周汝昌老先生说“诗心是熏出来的”,文艺还真就是“装”出来的。用得多品得多,美就自然由内而外了。

比如《武陵春》:

周末起迟了,来个慵懒的自拍,当然要美颜,配一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巧妙的告诉别人姐不是起迟了,只是姐伤春悲秋,文艺感十足。如果有杠精说现在不是暮春,拜托,不管哪个季节都有鲜花凋零的。

听到一首老歌,见到一些旧景,想起一些旧事,有点小伤感小怀旧。就配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嗯,不是姐不会描述,是有些事要自己品,文艺青年都这样。

听同事炫耀周末又去了什么地方游玩,或者在网上看到一个优美的去处。找个目的地的美图,配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人们的注意力就会从讨论景点,转而关心你最近怎么了。此句还可以各种变体,比如“只恐厦门鼓浪屿,散不掉许多愁”,各种百搭,文艺感max。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