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后的中小微企业,必学这套“瘦身”法则

难以想象

令人向往的商界大佬

面对疫情

现金流也不足以支撑三个月

数以万计的中小微企业

成了这轮疫情的牺牲品

在凌冽的寒风中

如落叶般静静飘落枝头

坠到黑黑大地之上


一艘“巨轮”的沉没

或许意味着成百上千人失业

而作为商业环境中针扎生存

却依然承载着创业者梦想的中小微企业

如秋风扫落叶般的凋零

意味着多少万个家庭

走入窘迫


疫情后的中小微企业,必学这套“瘦身”法则


分享一个李总的故事

我2019年的朋友圈里

充斥着他企业的辉煌

一百万的注册资金号称估值几千万

接了一个订单,签了一个合同

搞了几场高调的发布会

在最热的那几天

他带着团队去避暑山庄团建

每逢周末,看着他和员工打成一片

灯红酒绿,觥筹交错,酣畅淋漓

朋友圈都是他的光鲜和靓丽

曾几何时

我都有辞职跟他混的冲动

自己的生活和他相比

真是少了太多的激情和澎湃

而最近这几天

朋友圈已经刷不到他消息了

坊间也听到一些关于他的议论

已经两个月发不出工资

员工该走的都走了

劳动局“诉讼状纸”也接了几张

(想到这里其实我内心是有点失落的,看着他为了拉拢人心,多少个宿醉的酒局,依然没有一个共患难的员工,一个都没有,多么可悲)

曾经也听过他的项目

精妙的商业模式和清晰的盈利策略

他抱怨最多的就是手里的人

不足以支撑其“统一六国的雄才霸略”

商业模式成了纸上谈兵

在可以伪装的时代

他一直戴着面具说谎(收钱)

但疫情让他的“变脸”戏法显露真容

最终登上“老赖”榜单

感叹一句话

“裸奔”终究是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疫情后的中小微企业,必学这套“瘦身”法则


故事就分享到这

这是一种可怕的现象

创业者应该要提高警惕

中小微企业片区式的沦陷

问题出在哪里?

如果从企业的三驾马车来分析

“资金”、“资源”、“人才”

中小企业普遍没钱

“资金”主要靠融资和贷款

“资源”这块很难去评判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资源配比

但他们都有一个共通点

“人才”,即团队的打造

回顾下刚才李总的故事

为了匹配商业模式的高端

租了个五百平米的办公室

(豪华的办公环境招聘上略占优势)

薪水和福利对标行业高水平

为了打造商业模式闭环

所有的环节都用自己的人

闭门造车,坐井观天,自娱自乐

复工停产后,没有现金流

员工薪资又不能断

这就成了企业索命绳

压死项目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分享一个叶总的故事

叶总35岁

创业失败过N次(n>=10)

去年找我融过资

出于对N的信任和尊重

委婉的拒绝了

后来他找了6个合伙人

都是不同行业的“老炮”

(什么意思呢?就是那种钱么没有,但履历丰富,怀才不遇的精神小伙)

租了个几十平米的办公室

改造成了一个能喝茶的地方

平时都在茶桌上办公

来客户了就泡茶聊项目

就连打印合同

都是借用隔壁的打印机

所有合伙人不拿工资

全员营销+售后

其余所有环节统统外包出去

设计工作外包给“某设计工作室”

客服工作外包给专业的客服公司

订单发货外包给成熟的海外云仓

软件开发外包给经验丰富的软件开发公司

除了房租

公司几乎没有固定开支

疫情同样洗劫了他们的现金流

叶总说:“面对疫情,我不太担心公司倒闭,没有固定开销,今年活下去没问题。”


疫情后的中小微企业,必学这套“瘦身”法则


嚯,好家伙!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师

掌握全国各地税收优惠政策

研究灵活用工原理方法

制定企业降本增效方案

这些年把精力都集中在了服务大企业

却发现比大企业更适合灵活用工的

是数以百万计的中小微企业

真像是给了我当头一棒!

总结叶总公司的模式:

合伙人+轻资产+全民营销+外包

它进一步改造了劳动关系

从招聘团队

变成招募合伙人或合作对象

从过程管理转成结果交付

轻资产,轻运营

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用工模式

同银行为企业输血式融资相比

这就显得更加亲切、更加实在

毕竟,银行贷款

总是要还利息的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