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對於很多二戰迷來說,沙漠之狐隆美爾幾乎是神一般的存在。這位軍官不僅僅擁有大量“二戰迷”的粉絲,而且他優秀的軍事才能知道今天也被人們所讚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近這位偉大的納粹名將,看看他傳奇的一生。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1933年希特勒的上臺改變了隆美爾的命運。由於隆美爾當了希特勒的護衛軍官,隆美爾於得以接近希特勒,此後希特勒對其戰略思想和觀點大為讚賞,把他晉升成了少將。希特勒重用隆美爾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即起用非貴族軍官對抗舊的容克軍官。

在德軍閃擊波蘭成功之後,隆美爾主動請緩,要求成為裝甲師的指揮官。德軍總司令部只同意隆美爾擔任山地師指揮官,但在希特勒的干預下,隆美爾最終如願以償。

從魔鬼師的統帥到沙漠之狐

1940年5月至7月間,隆美爾的第七裝甲師在法國境內長驅直入,屢立奇功。隆美爾率領的“魔鬼之師”共俘獲敵軍將近10萬人,而德軍方面僅僅損失600多人。1941年年初,隆美爾晉升為中將,隨即被任命為德軍非洲軍團總司令,遠赴利比亞協同意大利與英軍作戰。

北非戰場是隆美爾的成名之地,也是他軍事生涯滑坡的地方。來到非洲後,隆美爾僅用兩個月的時間就扭轉了局勢,成功地抵禦了英國人兩次反攻,並晉升為上將。1941年年底,英軍的壓烈反擊一度迫使隆美爾撤離昔蘭尼加。但在1942年年初,隆美爾抓住有利的戰機反擊英軍,一舉奪回昔蘭尼加並攻克了此前未能征服的圖布魯克要塞。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北非戰役的失敗

隨後隆美爾攻入埃及,兵鋒直抵尼羅河。此時的隆美爾躊躇滿志。但實際上,隆美爾身患疾病,軍隊補給困難,而他的對手大英帝國經過不斷增兵,實力大增。在決定性的阿拉曼戰役中,隆美爾敗走麥城,被迫開始了千里大撤退。至此,隆美爾的軍事生涯走上了下坡路。1943年3月9日隆美爾灰頭土臉地回國。

狐狸的末日

1944年年初,隆美爾被派遣防禦盟軍的登陸。此時的第三帝國已處在崩潰的前夜,儘管隆美爾盡心竭力組織防禦,但在盟軍“霸王行動”的迅捷進攻下,大西洋壁全土崩瓦解,隆美爾本人也在戰爭前線遭遇空襲身負重傷。7月20日,發生了震驚德國的刺殺希特勒事件,隆美爾陰差陽錯地捲入其中。

加之此前,隆美爾與希特勒就戰與和的問題發生過激烈爭吵隆美爾還曾得罪過馬丁・鮑曼、古德里安等人,這樣就使得隆美爾有口難辯。最終,被迫自殺。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對隆美爾的看法

隆美爾的軍事指揮才能得到了軍事界和史學界的一致認同,但關於隆美爾是否長於戰略的問題卻一直存在爭議。

比較流行的觀點認為他長於戰術,短於戰略。如參加過二戰並在戰後晉升為英國陸軍元帥的邁克爾・卡弗就認為“隆美爾在軍事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他在戰場上獲得了成功,但這種成功更多是出於戰術天才,而非戰略創見”。

邁克爾・卡弗在二戰時與隆美爾有過直接的交手,他的判斷曾被許多人所接受。但同時期的英國軍事理論家李德・哈特卻認為“隆美爾同樣具有深厚的戰略素養”。李德・哈特的結論來自於他所整理的隆美爾私人文件,由第一手資料得出的結論,同樣也被很多人所接受。

在中國學者中,國防大學馬駿教授認為隆美爾長於戰術,短於戰略,指出隆美爾是“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而湖南師範大學的張豔飛則提出隆美爾具有高超的軍事統帥藝術,尤其是隆美爾佔領北非可以把英國切斷成兩個部分。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我認為隆美爾的戰術才能是毋庸置疑的。闡述他戰術思想的《步兵攻擊》一書。這本書被很多名將給予了極高的評價。隆美爾擅於把握瞬息萬變的戰機,擅於運用裝甲部隊搞突襲戰。隆美爾所取得的軍事勝利無論是在法國還是在北非,往往是以少勝多,出奇制勝。他靈活調動部隊,指揮部隊包抄遷回並攻擊敵人的要害部位,從而奇襲制勝。

隆美爾還控長進行戰術偽裝,如他通過偽裝的坦克和沙漠中故意捲起的煙塵來迷惑對手,“沙漠之狐”的稱號把隆美爾的狡黠體現得淋漓盡致。甚至丘吉爾也稱讚隆美爾的軍事才能。

在戰略層面上,我認為隆美爾雖然提出了把英國一分為二的著名論斷,但其計劃缺少可行性。在隆美爾踏上北非的土地之前,希特勒告訴隆美爾他的任務是幫助意大利人牽制英軍,投入北非的力量有限且隆美爾不會再得到任何增援。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隆美爾在取得巨大戰果之後,顯然是把元首的叮囑拋在了腦後。當時的地中海制海權被英國牢牢控制,但隆美爾卻未曾考慮過困難的問題,盲目拖長戰線,甚至希望一舉攻下埃及。他沒有對戰爭的形勢作出理性的分析,其戰略構想脫離實際,最終只能遺恨北非。

至於狐狸最後的悲慘下場,實際都與其性格有著密切的聯繫。隆美爾的性格對其個人的影響具有兩面性:在其達到軍事生涯的頂峰之前,隆美爾性格中的光芒掩蓋了陰暗面,此後其性格當中的魔鬼面凸顯出來,並最終把隆美爾推向了死神的懷抱。

隆美爾是納粹陣營中名氣最大的將領,這與其出色的軍事才能有關,也是媒體宣傳的結果。納粹的宣傳機器極力塑造和包裝隆美爾使得納粹戰神的形象在德國深入人心,就隆美爾本人而言,他也十分喜歡這種榮耀,他的很多照片都是讓自己的戰地記者精心拍攝的。

隆美爾最終被希特勒賜死,也使得他的對手們對其抱有同情,以至於把他吹捧為反納粹的英雄。隆美爾的對手們也對他讚譽有加,被俘的英軍官兵受到過隆美爾的良好待遇,對他的軍事才能十分佩服。

他是二戰納粹名將,沙漠中廝殺的狡狐,最後被迫服毒自殺

小結

隆美爾的一生充滿傳奇和悲情色彩。他作為納粹集團的著名將領,是法西斯集團擴大侵略的幫兇。隆美爾的軍事才能未能造福人類而是將人類推向更恐怖的戰爭深淵,他最終也不可避免地走向失敗,悲劇性地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拋開政治立場,可以說隆美爾雖敗猶榮。就軍事領城來評價隆美爾的話,隆美爾無疑是軍人的楷模,是傑出的軍事家和戰術家。隆美爾的悲劇也是時代造成的,因為他有他的祖國,他無權選擇為誰而戰。服從命令,忠誠於祖國是軍人的天職。

與臭名昭著的武裝黨衛隊軍官不同,隆美爾個人十分反感對無辜的猶太人的居系。當他的兒子曼弗雷德想要加人武裝黨衛隊時,隆美爾極力阻止。黯淡了刀光劍影,遠去了鼓角爭鳴,大漠黃沙帶不走屬於“沙漠之狐”的傳奇故事。

每當我們讀到這些故事的時候,就會有這樣的複雜感情,我們不知該為降美爾功敗垂成感到惋惜還是應該為全人類躲過一劫而慶幸。隆美爾的功過是非如今已盡入漁樵閒話,唯有青史能夠向我們娓娓訴說。

感謝你觀看黃仲彥的原創文章,寫作不易,記得點贊。

【參考資料:《步兵攻擊》《二戰風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