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后国家组织对定陵进行考古,为什么到现在也没人提议挖开秦始皇墓?

史海闲谈


建国后,正是基于定陵的挖掘考古,造成大量珍贵文物瞬间灰飞烟灭的经验教训,所以,当历史学家郭沫若建议挖掘秦始皇陵的时候,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直接就给否决,并指示十年之内不考虑挖掘帝王陵墓。至今,再无人提起挖掘秦始皇陵,大概有下面几个原因。

一、挖掘秦始皇陵的技术不成熟。现在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火药的现代应用,别说打开一个秦始皇陵,就是把地球弄个底朝天,也能办到。但那就破坏了里边价值连城的文物,这样的破坏挖掘对于考古没有丝毫的意义。据《史记》记载,建造秦始皇陵用了三十年的时间,人力多达七十多万,而据专家测算,挖掘秦始皇陵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大部分需要原始的手工作业。没有强大的技术和财政的保证,那么,挖掘秦始皇陵就等同于纸上谈兵。

二、秦始皇陵内部有大量的泉水和水银。《史记》记载:“始皇初继位,穿治郦山,及并天下,天下徒送诣七十万人,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令匠作机弩矢,有所穿近者,辄射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排水问题不解决,陵墓一旦打开,就会水漫秦陵,而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考古专家们。而且,那些“江河湖海”般的水银,也会喷涌而出,会导致挖掘者中毒身死。还有,挖掘者如何躲避箭矢的暗算,即使躲过了箭矢,秦陵地宫已没有氧气,氧气已被人鱼烛耗光了,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三、秦陵地宫里的文物古董已伴随秦始皇躺了二千多年,陵墓一旦打开,遇到光,氧气,微生物的文物就会氧化,怎么才能保护好秦陵里的大量文物,是摆在考古学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保护不了文物,还要进行挖掘,那跟盗墓贼没什么两样。以我们现有的技术,连秦始皇兵马俑的色彩都不能很好地保护,想要完全保护好秦陵里的大量文物,那无异于天方夜谭

综上所述,挖掘秦始皇陵不仅仅是考古学家的事情,还需要多方面的科学规划和计算,而现在我们的现有技术和财力还不足以保证秦始皇陵的挖掘。正因为如此,郭沫若以后再也没有人提出挖掘秦始皇陵的建议,即使有人提出,囯家也会一票否决


品茗读历史


唐、宋、元、明、清开国皇帝的主墓有几座打开过?!

何况那是始皇帝的墓,再挖就到主墓了,

这是始皇帝呀!请问有谁自己扒过自家祖坟的!


荷韻蘭风


之前,文史家郭沫若曾提出要开挖秦皇墓,论证时,陕西文物部门提交了一个报告给国务院,其中提到一个问题,是关于“兵马俑。”的。那时,“兵马俑”出土时都是有颜色的。结果一接触空气就氧化了。

后来,周恩来总理看到了这份报告,立刻作出批示,指出:在现今文物保护措施达不到要求的情况下,不能开掘秦皇墓。要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一辈解决。于是,这个计划被搁置。

那么,因有总理指示在前,所以,这个计划至今无人再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