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社长专栏:马来

读书月社长专栏:马来


河流隐藏着一个民族的秘史

——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人文考察

马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

马来,西北大学出版社社长。从事编辑出版工作三十余载,主持了西北大学出版社的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先后策划出版了破解“三农”问题、探索民主政治发展的《乡村治理与选举观察研究丛书》,服务地方文化建设的大型图文书《话说陕西》《华夏龙脉·秦岭书系》以及译介国际思想学术前沿的《精神译丛》等图书,这些图书先后获陕西优秀图书奖、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全球华人国学成果奖、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等奖项。个人先后获陕西省优秀编辑、陕西省优秀青年、中国大学出版社出版人物奖、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等荣誉。

晋陕黄河右岸指晋陕黄河陕西一侧。如果仅就右岸河流直接入黄的流域概念来看,这也是一个广大的空间,相对的历史人文主题同样宏大。我们的考察虽将“晋陕黄河右岸的历史人文”作为主题,但更多地局限在黄河岸边。这一方面因为沿岸的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太丰富了,特别是700余公里的黄河峡谷内目不暇接;另一方面是因为沿黄公路开通,我们的考察更多集中在沿岸景点,多有文化旅游的性质。前后两次共15天的考察,的确时间紧张,内容丰富,要涉及的主题很多。对一个民族来说,河流隐喻或敞显着一个民族生存发展、政治变迁以及精神生活的历史。考察期间,我们深为黄河自然造化的神奇与魅力所吸引,为黄河历史文化内涵的丰富和深厚所感动,在人文与精神层面,收获了更多的感悟和启迪。

府谷墙头。出县城向北50余公里,府谷墙头乡,其因这里明长城之墙头而得名,它也是今沿黄公路的起点。色彩斑斓的雅丹地貌莲花辿景区,与内蒙古准噶尔旗马栅乡接壤,远处稀疏的植被与广漠,给这里增添了更多的塞外风光。不远处是黄河入陕的金龙湾,与山西河曲隔河相望。黄河大大的“S”形拐弯,浩浩洪流,缓缓流淌,史载黄河在这里灌溉生民,从无泛滥之患。塞内塞外交错,农耕与游牧交汇,这里有“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的苍凉,也有萋萋绿林、塞上江南的秀美。古代秦人崇尚水德,秦统一后此地有“秦源德水”之称。所谓“德行不止于人,天地山川皆有其德”,“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黄河入陕,无不给人一种幸福美好的感觉。

晋陕黄河陕北一线,自古就是胡汉相争之地。沿河据险而立的府谷、葭州、吴堡古城,记录着长期的民族融合历史和不屈的御侮抗争英雄事迹。由黄河岸的沿黄公路抬眼望去,这些依山而建的城池首先是军事防御设施,据黄河之险,立山原之要地,拒敌于城下,其坚固有“铜吴堡,铁葭州,生铁铸就绥德州”之说。古城也是古代国家管理体系组成部分,是文明发展、社会生活的聚落,其中不仅保有过去的县府衙门,还保有关于教化的书院、文庙、宗教寺院及完整的生活设施。今天,府谷、吴堡古城是访古探幽的好去处,葭州古城仍继续着今天的文明生活。

黄河乾坤湾。晋陕黄河延川段,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黄河在峡谷中依地势冲蚀形成了蜿蜒蛇行的自然景观,山环水抱,乾坤涡漩,有六七个大角度的河流弯道,在与山原环抱、解开的反复中,蜿蜒前行50余公里,形成了包括延水关、清水关,苏娅湾、乾坤湾、清水湾在内的“二关三湾”国家黄河蛇曲地质公园。山河与共,创造出优美多姿的圆弧形画卷,乾坤湾是最典型代表。在这里,黄河一改雄浑壮阔的激流勇进,顺乎自然悠然前行,厚重中展现出飘逸潇洒的身影,多少透露出乾坤运转、天地造化的规律。

激流澎湃的“黄河大合唱”。碛口、壶口、石门,都是晋陕峡谷黄河河道收束的激流险段,尤其是壶口。壶口瀑布雄姿曾入选人民币主景图案,壶口瀑布激发和启示的不屈不挠、救亡图存的民族精神镌刻在民族的心灵史上。中国进入王朝政治之前的文献《尚书·禹贡》论述壶口,“盖河漩涡,如一壶然”。300多米的河面,在500米内收束为30~50米宽,在壶口倾泻而下,河之“漩涡”激流澎湃,汹涌翻滚,涛声震天,独飙怒吼。1938年,诗人未光然和东征渡河抗日的英雄儿女,路过此地,深受震撼,随后经他创作、冼星海谱曲的“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大合唱,唱响了抗日御侮的中华大地,唱出了救亡图存、团结一致的主旋律,构成中华民族百折不回、不屈不挠的精神底色。

曾经是“鲤鱼跳龙门”的地方。《尚书·禹贡》和《水经注》都有大禹治水,导凿龙门的记载。“龙门”在夏商时期是这里不变的地名,今天依然是黄河的咽喉,晋陕峡谷的出口。左岸龙门山、右岸梁山,两山隔河对峙,黄河在宽数十米的龙门河道破门而山,“水浪起伏,如山如沸”,大有一泻千里之势。黄河由此进入汾渭谷地,始而急流,有“下龙门,流浮竹,驷马难追”之说;继而平缓,黄河出晋陕峡谷携带的大量泥沙沉积河道,汾渭河谷河床宽展,水流缓慢。从龙门到潼关120余公里的流程,河道比降小,河面最宽处达十余公里,这也造就了中国最大的天然滩涂湿地,168平方公里的“地球之肾”。湿地保护区有洽川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其中的万亩芦苇荡、《诗经》关关雎鸠的在河之洲、华夏奇景瀵泉都是当今中国独一无二的人文景观。

现代治水的“潼关之困”。潼关是东汉以来关中与河洛地区东西交通的要隘,北临黄河,南据秦岭延伸之山腰。黄河北来“潼”击关山折而东流,造就了潼关的险隘要津地位。它也是关中东出的大门。今天,站在潼关古城下的港口,眼前就是渭河汇入后泱泱的黄河,抬眼北望黄河漫无边际,洋洋大观不知其限。这是上世纪60年代三门峡水库修建后,黄河河道泥沙淤积的结果。黄河出晋陕峡谷携带的大量泥沙,加上进入汾渭谷地汾河、渭河等支流冲淤,黄河东流出关愈显步伐沉重,以致造成渭河河床不断抬高,在“二华”一线已成地上悬河,黄河倒灌渭河酿成灾难已不止一次。自古以来黄河在下游的“水患”移至中游关中。至此想起了李白在“巨灵咆哮擘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中的激越情怀,想起了王维写《华岳》的“天地忽开拆,大河注东溟”诗意吟颂,这些对神灵伟绩的激情祝颂,面对今天现实,无不令人想象诗人的失意与落空。作为古代治水经典《尚书·禹贡》记载,“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厎柱”,再入于海。“厎柱”即三门峡中的三门山,山高如柱,阻河而过,故乃导之。今“厎柱”三门山已淹没于三门峡水库之下,“库坝”巍然,早已超过“厎柱”,华山之阴潼关岂不淤塞!这次考察上起“秦源德水”的府谷,出晋陕峡谷,过龙门,经华山之阴到潼关,河流山川的神奇雄浑,让我们兴奋不已,但当面对泱泱河水,淤塞阻滞的考察结尾时,难免不适,这也为我们提出了对现代治水文明的思考。 摄影 刘玉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