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或將試點“人才”類簽註

經濟大省的廣東也是辦理代表建議的大省,去年,廣東承接全國人大會議交辦建議數量再上高峰。記者21日從省人大常委會召開的持續提高代表建議辦理水平視頻會議上獲悉,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交由廣東辦理的代表建議共93件,在2018年增長2倍多的基礎上再增長66%,持續位居各省級政府首位,數量創歷史之最。

另一方面,我省藉助辦理代表建議強力推動工作落實。不少代表“金點子”被納入已出臺或正在制定政策文件中。在建議推動下,廣東正在配合國家移民管理局,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簽發“人才”類簽註等政策,經我省有關部門認定的灣區專業人才,將可辦理三年多次往來港澳的簽註,且每次逗留時間最長可達14天。

涉大灣區建議佔七成

去年在交辦廣東的建議中,涉及港澳事項的建議數量劇增,這與去年《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公佈實施密切相關,統計顯示,涉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建議佔70%。

特別是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社會各界密切關注的跨境基礎設施建設、通關通行政策創新以及改善營商環境、促進創新創業中的“痛點”“堵點”問題,不少代表根據調研及專業所長提出意見建議。

省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在這些建議中有不少事項涉及中央事權,需要在國家層面統籌協調。因此去年以來廣東加強與國家部委等的溝通聯繫,圍繞代表相關建議,推動出入境簽註、落戶等多項便民舉措落地實施。

去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城鄉規劃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熊曉冬建議強化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支撐環境,為此她提出,探索港澳地區面向青年創新創業人員往返三地的便捷簽註和工作許可制度,針對頻繁往返內地與港澳的青年創新創業人員,設置專門簽註種類和辦理通道,簡化審核程序,允許具備一定專業技能資質的青年創新創業人員在三地內自由流動。

對此,省政府在建議答覆中透露,國家移民管理局正積極研究在粵港澳大灣區試點簽發“人才”類簽註。經由廣東有關部門認定的粵港澳大灣區專業人才,可以申請辦理1年多次或3年多次“人才”類簽註,每次在香港或者澳門逗留不超過14天。

根據現有政策規定,目前內地青年創新創業人員如需前往港澳,可以參照內地赴港澳從事商務、學術交流等活動的人員,申辦3個月或1年多次赴港澳商務或其他類簽註。這意味著“人才”類簽註一旦獲准在大灣區試行,將大大便捷珠三角九市創業及法律、財會專業人才出入港澳地區。

省政府在答覆中表示,下一步,我省將出臺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進一步便利粵港澳大灣區青年創新創業人員往來港澳地區,較好滿足人才流動互補、粵港澳地區融合發展的需求。

所承辦的全國代表建議全部納入省政府工作臺賬

去年以來,在辦理代表建議過程中,我省進一步突出制度剛性約束,制定出臺黨政主要領導重點督辦制度。省政府主要領導連續3年在省政府常務會議上專題部署辦理工作並形成制度,所承辦的93件全國代表建議全部納入省政府重點辦理工作臺賬,由分管省領導親自督辦領辦,從而推動全省各級黨政主要領導領辦督辦重點建議制度實現全覆蓋。

在部門層面,我省全面推行代表建議辦理工作一把手責任制,由各部門一把手親自部署、親自協調、親自溝通、親自審定答覆意見。

藉由“數字政府”改革建設成果,廣東經辦建議跟蹤督辦質效不斷提升,通過省政府協同辦公平臺,我省已實現通過信息化手段實時追蹤建議辦理進程。據統計,在去年廣東負責主辦答覆的38件代表建議中,所提問題已經解決或所提意見和建議已經採納、部分採納的28件、達73.7%,優於上年。

代表“有用之言”正在轉化為政府工作“有益之策”。去年,大量代表建議廣泛吸納運用到“民營經濟十條”“外資十條”等系列政策措施中。比如徐留平等代表提出的解除有關地方政府限購汽車政策相關建議,被吸收納入《廣東省完善促進消費體制機制實施方案》中。

南方日報記者 駱驍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