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亚欧大陆第一次引起连锁反应的白种人西迁是怎么回事?月氏和乌孙将何去何从?

​​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匈奴与月氏的世仇引发的河西走廊白种人西迁局势图


月氏王的北方被匈奴压制,黄河以东又是强大的汉朝,南面有河湟羌王,都是不好惹的主,当下之际,只有向西扩张可以为月氏部落谋取新的生存空间。前177年,月氏西攻党河流域的乌孙部落,乌孙昆莫(相当于单于或王)难兜靡被杀。乌孙与月氏原本同属吐火罗高加索人种,在河西走廊和平共处了几百年之久,突然惨遭首领被杀的打击,只得暂时投靠匈奴。冒顿单于收留了乌孙残部,并于前174年帮助他们西迁至今博格达山北麓游牧(《旧唐书 地理志》:“流沙州北,前汉乌孙旧地,方五千里。后汉车师后王庭”)。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东天山博格达山,该山的存在保证了山北的乌孙不会遇到西迁的月氏宿敌

同年,冒顿单于击败月氏,派浑邪王、休屠王分别驻牧东天山北麓和居延海一带。两年后,也就是前172年,月氏被迫踏上西迁之路,让世人想不到的是,这一背井离乡的西迁之路竟会越走越好,并最终帮助月氏成功逆袭,踏上世界历史的中心舞台。

在河西走廊世代繁衍了近千年,有许多部族不愿就此离去养育他们的祁连山牧场,这些不愿西迁的月氏人选择南入祁连山腹地,最终定居于河湟故地,自号“小月氏”,与羌人杂居相处,成为后来安多藏族的古老族源之一。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湟水故地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古羌世居此地,南迁的白种人小月氏被称为“月氏羌

与月氏共同西迁的还有居住在河西昭武城的部落,后来他们进入河中游牧,于突厥崛起前复称“昭武九姓”,也就是唐代善于织锦和贸易的粟特人。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同样由河西走廊西迁至中亚的昭武九姓也是高加索人种

西迁的月氏自此自号“大月氏”,他们西出白龙堆,跨越哈顺戈壁,沿着天山南路,走走停停,眼看自然环境越来越恶劣,但迫于匈奴的压力,为生存着想也不敢不走。历时10年之久才经过白水涧古道来到天山北麓的准噶尔盆地,准备在此定居。

驻牧天山北麓的乌孙将仇敌大月氏迁来的消息即刻报告匈奴浑邪王,老上单于抓住机会,再次共约乌孙进攻大月氏,迫使月氏人继续西迁。

再往西走就是塞种人游牧了上千年的传统领地,大月氏王带领族人小心翼翼的翻越天山进入伊犁河谷,这里优良的牧场和故地给了月氏人强大的信心,他们重振月氏荣光的机会就摆在眼前。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塞种人青铜时代大规模开采铜矿的奴拉赛铜矿遗址(位于伊犁河谷喀什河流域)

显然,这里并非无主之地,塞种人躲藏在山谷里打量着这群来自东方,但肤色同样属于高加索人种的陌生大军。月氏王下令集中力量在伊犁河谷向塞种人发起进攻,塞军以骑兵为主,不善攻坚和阵地战,塞王下令全族西迁撤退,把完整的伊犁河谷留给了大月氏。塞种人转向西南方的楚河流域和塔拉斯河流域游牧。


丝绸之路的首次东西方交流竟得益于匈奴内乱?

伊犁河谷自古就是古代游牧民族西迁争夺的目标地之一

善于长征的月氏人终于在水草丰美的伊犁河谷得到了长达20年的喘息和发展,但这里注定不是月氏人的最终目的地,他们要给迫于匈奴压力的乌孙人腾地方,乌孙人才是日后伊犁草原的真正主人,而大月氏的最终归宿竟是让人如何也想不到的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