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行“原油宝”想起,外资银行“KODA”血洗内地富豪

本周最火爆的一件事,就是因外盘原油暴跌成负数,从而引发内地普通投资者血本无归,

亏惨了“原油宝选择到期移仓,不但本金没了,我还欠银行钱?”的中行“原油宝”事件,让我们静观事态发展,这个原本风险有限,而且有国有大银行背书的产品,为何变成普通投资者的坟墓?

这让我想起了十年前,汇丰银行金融衍生品被指金融鸦片 血洗中国富豪,大陆投资人折戟香港 KODA的事件。当年多位内地富豪因一款带有杠杆性质的股票累积期权而深陷“KODA门”,银行追讨欠款、富豪负债喊冤、香港金管局无从插手。即投资香港“累计股票期权”的大陆投资人,因投资高杠杆投资品而面临的巨额损失,当年后续如何,没有统一公开,但是汇丰银行违规是肯定的,而且人家坑害的是内地富豪,现在“原油宝”更多的是内地普通投资者,风险承受能力极低。

次贷危机时期外资银行,纷纷因金融衍生品诈骗而遭到调查为人们敲响警钟。无独有偶,当年中国富豪们通过银行理财,不但自己的上亿身家赔得干干净净,更欠下银行巨额债务。内地商人郝婷倒欠星展银行9000万港元,中国女首富杨慧妍亏损12亿人民币。这些被血洗的投资客,不乏在资本市场翻手云覆手雨的精明玩家,现在却只能被这些投资机构宰割。


KODA能够成为冷酷的“富豪杀手”,主要取决于这个产品设计本身的特性,而金融监管的滞后则是问题的根源所在。“KODA”其实是一种累积期权合约,常见的投资标的资产为股票、贵金属和外汇等,产品本身肯定有问题,是一款银行不需要向投资者支付权利金的 ‘畸形’的、不平等的期权产品。

KODA(
Knock-OutDiscountAccumulator)是一项跟股票挂钩的风险极高的复杂金融衍生品,翻译成中文就是“累计期权合约”,其特点是收益有限,风险无限。在国际上,打折股票被称为“金融鸦片”;而在香港,因为这种期权投资的杠杆效应巨大,Accumulato则被形象地解读为 “IKillyoulater(我迟早会杀了你)”。这是一种“上有封顶,下不封底”的投资产品,因为入场费最低为100万美元,一般由私人银行出售给高端客户。在2007年前三季度港股大升时,香港的私人银行或投资银行曾大力推广给投资者。2007年,香港的GDP总量也才1600亿美元,但投行出售的累股期权值就高达1000多亿美元。

由中行“原油宝”想起,外资银行“KODA”血洗内地富豪

之所以被指不平等条约,就在于KODA是一款名为期权却违背期权本质的产品,虽然KODA提供了投资者低于市价购买股票的权利,但是到达取消价合约就终止了,也就是说收益有限。而投资者提供给银行的却是一个不论市价跌至多少都按行权价购买,且加倍购买股票的权利。

汇丰银行根据文化差异的不同特设此产品,让国人从字面上理解为就是一种存款方式。无数储户的巨额财产在一夜间被洗劫一空,还欠下银行巨额债务。

KODA属于境外产品,国内并没有相关的监管机构。根据香港规定,KODA的入场费在800万港元以上,投资者被视为“专业投资者”,他们和私人银行间的投资行为,无须得到证监会核准,因此不受当局监管。

当年汇丰银行给我们的结训就是,不要完全相信银行。投资有风险,需谨慎!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要找对专业机构。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

推荐阅读:

期货交易:顶与底的领悟

金价大幅下挫,非农来临在即,黄金何去何从?

豆粕不断下跌创本月新低,未来价格走向何方,如何操作?

复盘林广茂从600万到20亿交易全过程,看看大佬是怎么思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