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屬“溫病”範疇,溫病瘥後的中藥調理須辨體施治

(記者 郭靜 通訊員 彭逢美 朱欽文)

中醫對“溫病”的認識”是基於我國勞動人民與外感熱病作鬥爭的經驗積累,歷代醫家通過長期臨床實踐,形成了較完整的診治理論體系和方法。

“溫病”的發生、發展及臨床特點

南方醫科大學中西醫結合醫院副院長彭康教授介紹,“溫病”在發生、發展及臨床表現有共同的特點:①有特異的致病因素;②具有傳染性、流行性、季節性、地域性;③病程發展有階段性;④共同的臨床表現:如起病急,傳變快,發熱為主症,易出現險惡證候,易耗傷陰津。

“基於以上的特點,現代醫學中一些急性傳染病,如常見的病毒性疾病有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流行性腮腺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流行性乙型腦炎、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等;常見細菌性疾病有傷寒、副傷寒、沙門氏菌感染、霍亂、猩紅熱等都屬於中醫“溫病”範疇,當下的“新冠肺炎”也不例外。”彭康說。

“溫病”的瘥後調理是指在溫病邪熱已退後,進入恢復期時的一些藥物調理方法。彭康指出,在這一階段,雖然邪熱已解除,但機體尚未完全恢復正常,而且還有復發的可能,此時,應採取積極有效而適當的調理措施,對於促進病體的康復和防止疾病的復發、遷延,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第七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中醫治療中已明確在恢復期分“脾肺氣虛證”和“氣陰兩虛證”進行中藥調理。

“溫病”瘥後中藥調理以及臨床選方用藥

彭康介紹,“溫病”瘥後有三方面的情況:

第一種:體虛未復

在溫病過程中,由於邪熱亢盛而耗傷了人體正氣,加上在病中脾胃化生水谷的能力減弱,氣血津液的生成減少,正氣未復而出現體虛的表現。根據臨床表現可分為氣血虧虛、氣陰兩虛和脾胃虛弱三型:

氣血虧虛: 症見面色少華,乏力倦怠,少氣懶言或聲音低微、脈虛無力。治以補氣養血為主。可選八珍湯、當歸補血湯等,可用中藥膏方,如集靈膏。

集靈膏。源自《內經拾遺方論》,是一種用於治療久嗽氣血俱虛,不能送痰而出者方劑。製劑熬膏方法,取熟地60g、生地60g、麥冬120g、天冬60g、懷牛膝120、枸杞120g、桂圓肉120g、黑棗肉90g、人參60g(一般用生嗮參,偏陽虛畏寒者用紅參)、生黃芪60g、生白朮60g、陳皮30g、酸棗仁90g、制首烏90g,白蒺藜90g、茯神60g、地骨皮60g、貝母末60g(潤肺止咳用川貝母,價格較高,可用川貝粉30g,煎膏時加入;清熱化痰用浙貝母)。上藥材加水適量浸泡透發(約15-30分鐘),加水煮沸,每煮沸30分鐘,濾取煎液1次,如法共取煎液3次,合併所有煎液,再以文火煎熬濃縮,至較粘稠時,入蜂蜜500g(如用川貝粉,同時加入攪勻。),煎熬至滴液成珠為度,離火,冷卻,裝瓶備用。每次1-2食匙,每日2次,用沸水沖服或含服。

氣陰兩虛:症見精神萎頓,口渴咽乾唇裂,大便秘結,睡眠欠佳,舌幹少津。可選①薛氏參麥湯(《溼熱病篇》)(生曬參或西洋參5g 、麥門冬9g 、生谷芽9g 、木瓜9g 、鮮蓮子6g 、炙甘草3g,水煎服。)②三才湯(《溫病條辨》)(生曬參或西洋參9克、 天冬6克 、乾地黃15克,上藥用水1000ml,濃煎400ml,分2次溫服。)

脾胃虛弱: 症見不飢不食,口乾唇裂,大便乾結,舌光紅少苔。可選益胃湯(《溫病條辨》)(北沙參9g、麥冬15g、細生地15g、玉竹4.5g、冰糖3g,水煎服)。

第二種:正虛邪未盡

溫病邪熱消退後,在正氣虛衰的同時,還有未盡的餘邪。此時,根據正邪兩方的性質和種類不同而採取以下治法。

1.補氣養陰,清除餘熱。用於溫病後期氣陰兩傷而餘熱未淨者。臨床表現為低熱不退,口乾唇燥,不思飲食,舌光紅少苔,脈細數。可選竹葉石膏湯(《傷寒論》)。(竹葉6g、生石膏50g、法半夏9g、麥冬20g、生曬參6g、生甘草6g、粳米10g。上藥先用清水浸泡30分鐘,加水煮沸後約30分鐘去藥渣,加粳米,煮米熟成湯,去米,分2-3次溫服)。

2. 芳香醒脾,清滌餘邪。用於溫病後期溼熱未淨而胃氣未復者。臨床表現為胃脘脹悶,知飢不食,舌苔薄白微膩。可選薛氏五葉蘆根湯(《溼熱病篇》)。(藿香葉10g、薄荷葉5g、鮮荷葉10g、枇杷葉10g、佩蘭葉15g、蘆根15g、冬瓜仁10g。藥量參照原方比例酌定,水煎服)。

3.健脾和中,理氣化溼。用於治療溫病後期脾胃虛弱而溼阻氣滯者。臨床表現為飲食不香,胃脘脹滿,四肢乏力或見肢體浮腫,大便溏薄,舌苔薄白而膩,脈虛弱。可選參苓白朮散。(白扁豆10g、炒白朮10g、茯苓10g、甘草5g、桔梗10g、蓮子15g、生曬參10g、砂仁10g、山藥15g、薏苡仁30g,水煎服)。

3. 溫補腎陽,利水消腫。用於溫病後期陽氣虛衰而水溼內停者。臨床表現為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心悸眩暈,面浮肢腫,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脈沉細。可選真武湯(《傷寒論》)。(茯苓20g、生白朮15g、制附子10g、白芍15g、生薑10g。藥量參照原方比例酌定,水煎服,制附子先煎45-60分鐘)。

第三種:病證復發

在溫病瘥後,因正氣未復,調攝不當,而邪熱復起,又稱為“復病”或“復證”。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1. 勞復。 指溫病瘥後,體虛未復,或餘邪未清,因過早勞作以致重又發熱者。根據虛實情況,又分為挾邪勞復、氣虛勞復和陰虛勞復。

(1)挾邪勞復。 臨床表現為發熱,心煩不安,胸脘痞悶或胸脅不舒,口苦,食慾不振,苔薄黃,脈微數。治以清宣餘熱,理氣寬胸。可選枳實梔子豉湯(《傷寒論》)。(麩炒枳實6g、梔子9g、香豉12g, 藥量參照原方比例酌定。先煮麩炒枳實、梔子,再下香豉,溫服)。

(2)氣虛勞復。臨床表現為發熱,微覺怕冷,四肢倦怠、少氣懶言,舌潤少苔,脈虛。治以補氣健脾,甘溫除熱。可選補中益氣湯(《脾胃論》)。(炙黃芪15g、黨參15g、炒白朮10g、炙甘草15g、當歸10g、陳皮6g、升麻6g、柴胡12g,水煎服)。

新冠肺炎屬“溫病”範疇,溫病瘥後的中藥調理須辨體施治

(3)陰虛勞復。臨床表現為發熱,五心煩熱,顴紅盜汗,口舌乾燥,或心悸失眠,舌紅少苔,脈細數。治以養陰清熱,可選加減復脈湯(《溫病條辨》)。(炙甘草20g、乾地黃20g、白芍20g、麥冬15g、阿膠10g、火麻仁10g,水煎服,阿膠烊化後與煎出藥液混合,或單獨服用)。

2. 食復。指溫病瘥後,胃氣尚虛,餘熱未盡,納食太急,飲食失節而復傷脾胃,導致飲食停滯,餘邪借食滯而復作發熱者。臨床表現為發熱頭痛,噯腐吞酸,煩悶不納,脈象滯緩。治以和胃消食化滯,可選香砂枳術湯(丸)。(木香10g、砂仁10g、麩炒枳實15g、麩炒白朮15g,水煎服),病情重者可選大柴胡湯(《傷寒論》),(柴胡12g、黃芩9g、大黃6g、白芍9g、法半夏9g、麩炒枳實9g、大棗4枚、生薑15g。藥量參照原方比例酌定,水煎服,大便閉者,大黃宜後下)。

新冠肺炎屬“溫病”範疇,溫病瘥後的中藥調理須辨體施治

3. 感復。指溫病瘥後,餘邪未盡又復感新邪,導致其病復發者。臨床表現為頭痛發熱,惡風或惡寒,或口渴舌燥,或兼有咳嗽,舌紅苔薄白,脈浮。治療當根據新感外邪性質的不同而選用疏解表邪的方藥。

溫病瘥後調理除上述內服用藥外,還有許多外治方法以及針灸推拿等康復措施。此外,還需注意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

新冠肺炎屬“溫病”範疇,溫病瘥後的中藥調理須辨體施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