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最美逆行者”已在新冠抗疫一线坚守了100天

从1月11日收治第一例患者开始,到4月20日,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南方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下简称“深圳市三医院”)已经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场”上奋斗了整整100天。当日,医院举行了抗疫100天纪念活动,深圳市三医院院长刘磊及各位院领导和仍奋战在一线的医务人员共同纪念了这历史性的一天。


100天的付出和坚守,一开口就眼含热泪

在抗疫100天纪念活动上,“打满全场”的感染二科主任袁静一开口致谢就眼含热泪。在抗疫的日日夜夜里,她带领团队坚守在最危险最艰苦的一线,很多医护人员都放弃了和家人团聚的机会,甚至没有庆祝过春节以来的任何一个节日。

但是,今天,在抗疫100天的日子里,深圳市三医院领导决定举办一场纪念会,给仍然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加油打气!

刘磊说,目前,深圳抗疫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离不开全体医护人员的辛苦与坚守,“我从来没遇到过对人类危害这么大的疫情,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坚守在一起。我们的付出、我们的坚守展现了我们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展示了我们的本领和我们的爱心。”

当日,参加纪念活动的还有仍在支援的外院专家。自深圳打响新冠肺炎抗疫狙击战后,广东省卫健委及深圳市卫健委分批调集100余位医护专家、多套医疗设备支援市三医院,目前仍有部分外院专家坚守在一线。

“广东省卫健委、深圳市卫健委给了我们一套‘最强阵容’。这些医护人员都是战士,都是英雄,都是最美的逆行者。”刘磊鼓励白衣战士们坚持到底,守护好深圳人民,打好战疫的下半场,最终打赢这场战疫。

会上,刘磊院长和市三医院院领导为仍在坚守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献上鲜花,刘磊院长还与袁静主任、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傅应云共同切下抗疫100天纪念蛋糕。

深圳“最美逆行者”已在新冠抗疫一线坚守了100天


100天前收治第一位患者 打响抗疫第一枪

1月11日00:30分,两名有武汉旅居史的不明原因肺炎患者由120救护车送往市三医院,并于凌晨1点被送入负压病房。当时,根据症状体征、流行病学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他们被列为新冠肺炎疑似病例。这打响了抗击新冠疫情的第一枪。

深圳市三医院立即启动相应的严密防控机制。随后,组织了四个医疗梯队,随时准备分批投入疫情防治,并对全院进行了“轰炸式”院感防护培训。

1月13日,深圳市三医院根据病毒基因序列自主合成引物和探针检测到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这个检测结果的得出,比国家配发试剂盒检测结果提早约12小时。

1月20日,经市疾控中心、省疾控中心及国家疾控中心层层复核后,该患者的检测结果于正式公布,这是广东省首例确诊患者,也是全国除湖北省外的首位确诊患者。当天,深圳市三医院号召全体员工取消休假,很多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撰写请战书请求加入一线,医、护、技、行政工勤人员“全员动员、全域作战”,全部投入到深圳抗疫的战场中。

院长刘磊形容,最危急的时刻市三医院是“从一个病房打到一个病区,从一个病区打到一栋楼,从一栋楼打到全院。”

深圳“最美逆行者”已在新冠抗疫一线坚守了100天


临床科研捷报频传 向全球分享抗疫经验

回首抗疫100天,有艰苦、有眼泪、也有感动,深圳市三医院在深圳市委市政府、深圳市卫健委等领导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截至4月19日24时,市三医院共收治新冠肺炎患者461例,累计出院432例。目前,在院的确诊患者26例,无症状感染者33例;在强有力的院感措施之下,市三医院内无一例医务人员感染,无一例院内交叉感染。

在临床方面,深圳市三医院在采取了多种创新的治疗措施,如应用恢复期血浆、二氧化碳清除进行治疗等;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实施精细化治疗管理,每人制定一套方案,每天总结、讨论、多学科会诊;同时,深圳市三医院还及时总结经验,发布通用版、儿童版、国际版、康复随访版等多个版本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第一时间分享“深圳经验”。

在科研方面,市三医院首次在全国率先从确诊患者粪便中检测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与南方科技大学合作,在全球首次从冷冻电镜下描绘新冠病毒真实形貌;描述对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进行恢复期血浆输注的初步临床经验;与清华大学合作,成功分离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在全球率先进行法匹拉韦临床治疗新冠肺炎研究等;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上。

此外,当全球都打响新冠肺炎抗疫之战后,感染二科主任袁静总结经验、制作课件为加拿大、波兰等地直播分享新冠病毒肺炎防治知识和抗疫经验,向全球传递“深圳经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