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家庭經濟支柱該怎麼買保險?

很多8090後的朋友跟我說,感覺現在的壓力特別大,上有老下有小的,身體大不如從前,不敢病,也病不起。特別是這次新冠疫情中,很多人從確診到死亡,不到一週的時間,其中不少人還正值壯年,是一個家庭的支柱。

身在武漢的葉子暝,對此更是深有感觸,在剛封城那陣子,有四處求助床位的曾經的同事,有逆行千里給感染家人送藥的師兄,有住進方艙醫院的朋友圈那頭的他們。我曾一度感覺死亡離我們如此之近,幸運的是,我們的國家非常強大,新冠疫情控制住了,不幸的是,因為新冠疫情,還是有很多人離開了,他們之中,有很多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頂樑柱。

這一次痛的領悟,讓我們對風險、對健康,對保險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作為一個家庭的經濟支柱,我們深知自己肩上的責任重大,治療新冠肺炎,哪怕是輕症,都要花上好和萬,重症可能需要上百萬,我們都病不起,那麼作為家庭經濟支柱,該怎麼配置保險呢?


宅理財|疫情過後,家庭經濟支柱該怎麼買保險?


家庭經濟支柱一般會面臨三個方面的風險:意外事故、重疾和大額的負債(如車貸、房貸)。這時就要優先考慮意外險、重疾險、重疾這樣的保險產品。曾聽到過有人說,既然壽險和意外險都保身故,那隻買意外險好了,意外險價格還便宜那麼多。

還真不是這樣的!意外險和壽險,雖然同樣保身故和全殘,但意外險只保意外事故,不包含自然死亡、疾病身故、猝死等,責任範圍要比壽險少,保費自然比較便宜。

據理賠數據分析顯示,因“意外”死亡的比例僅有18.9%,而因“疾病”死亡的比例卻高達79.13%,所以單純購買意外險是無法解決身故風險的。因此,回到買保險上,其實我們也應該想想,面對生老病死殘的人生風險,需要多少錢才能應對?

比如一場重病,治療費用比較高,按照平均醫療費用大概需要30萬,且治療時間比較長,按照目前醫學上的標準是5年不復發,這個病就算治癒了,保額起碼得覆蓋三到五年的基本生活費用。所以,除了治療費用外,我們還需要考慮後期的康復費用以及康復期間的收入補償費用,因為重疾期間,很多時候是無法正常工作,也就斷了收入來源。


宅理財|疫情過後,家庭經濟支柱該怎麼買保險?


因此,葉子暝建議是:重疾險的保額,至少得覆蓋50萬左右的風險缺口,再附加百萬醫療險作為補充。

如果是身故,需要結合自身的貸款情況、家庭開銷、子女的教育費等去考慮,責任越大,保額越高。那麼,哪怕是普通家庭,意外險和壽險的保額,至少得覆蓋100~200萬左右的風險缺口

當然,如果當下覺得經濟有壓力,可以先配置一部分保額,10萬20萬都可以,等後面有實力了再儘快作補充。因為我們保50萬,遠比攢50萬要容易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